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阶段风险概率高、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不能预测其发展态势等问题,综合考虑人为因素、设备与材料、施工技术、安全监督与管理以及周边环境共5个影响因素,通过确定拟评价样本的隶属函数,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计算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基于同异反分析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并利用集对理论分析评价指标的四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案例中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等级为中等风险,与调研结果相吻合;评价方法能真实可靠反映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精度;该综合评价模型不仅能够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进行判定,还能准确预测风险变化的趋势,实现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和GRNN理论,建立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参数识别方法。以某桥梁的施工控制为工程背景,对该参数识别方法进行应用分析。参数典型相关分析得出影响桥梁施工线形和应力的关键设计参数;模拟实际施工中的参数误差,采用GRNN算法进行主要参数识别,识别结果证明了该参数识别方法的可行性。该参数识别方法为该工程的施工控制建立了一定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建设项目施工中各风险因素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采取科学的风险控制策略降低建设项目施工安全风险,通过在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马尔科夫链和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进行估算,以条件概率描述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安全风险损失-控制投入双目标优化模型,设计相应的算法并运用R语言编程求解。结果表明考虑风险相关性的优化模型,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配置策略,对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决策有良好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出现施工安全事故,通过分析总结大量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的基础上,从各参建单位的视角下,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提取,并结合具体项目和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程度,运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建立矩阵模型计算,辨别出该项目安全风险因素的重要度排名,以及主要的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监理规划与实施细则的质量,装配式施工安全专项方案落实情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论证等因素为装配式施工安全关键风险因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帮助管理人员做出相适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邹欢 《工程与建设》2023,(3):1002-1005
为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合理布局和效益优化,以某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为例,开展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与运输、装配式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基于BIM的预制构件与现场施工质量协同控制,提出一种全新的施工思路。通过实例证明,在应用BIM技术后,装配式建筑布局更加合理,并且综合效益更高,可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对建筑的审美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就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效率以及安全性高和环保的特点,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然而我国现阶段中装配式建筑发展进程较慢,在工程设计上和质量监督上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所以导致质量控制难度较高。因此为了推动我国建筑改革本文将对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建立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最佳惩戒参数和核函数因子进行优化,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建立了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评估模型.采用建筑施工项目风险数据进行了评估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解决了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的问题,可以获得理想的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装配式建筑可能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问题,基于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分类,对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与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总结,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设想。结果表明:主要从建立静-动态结合的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标准体系两个方面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分析装配式建筑安全与风险提供一种改进的控制方法,为以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深入探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及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宪军 《科技资讯》2009,(28):132-133
建筑施工是形成建筑实体的过程,也是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笔者基于多年从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经验,深度探讨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及因素,论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而后分析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则,进而分析了建筑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重点,最后笔者分析了建筑施工质量因素的管理,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最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常春光  凌霄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5):15328-15334
为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水平,减少社会经济损失,对施工安全资源投入的合理分配进行研究。选取20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投入与事故经济损失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样本进行非线性拟合,以事故经济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安全投入资源为约束条件,构建安全投入优化模型。以某装配式建设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麻雀搜索算法-支持向量回归的施工安全投入优化方法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损失、节约投入资金,具有良好的优化效果,可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投入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当下装配式建筑存在的技术不成熟、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所引起的安全问题。运用德尔菲法结合领域内专家意见选取人员、环境、管理、设备、技术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基于改进AHP-FCE方法,构建装配式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确定各指标影响系数,最后进行比对排序,提炼影响装配式建筑安全的关键因素,并实证分析了某地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安全风险。结果表明:根据改进AHP模型计算,发现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预制构件质量、节点连接准确度在安全风险影响因素中是主要影响因素,所占比重分别为0.302、0.203、0.141;进一步结合FCE法,实证评价某实地项目处于较小风险水平。本文的研究多维度揭示了装配式建筑的安全风险因素,为实地项目安全管理提供了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BP 网络的一种机型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标识别是防空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对空中目标类型的识别仍没有成熟的理论,在B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目标识别方法,并就具体的主空袭飞机类型给出了识别模型,最后用MATLAB提供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合理可行,这对提高防空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建筑业中,质量问题是关键,特别是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是工程技术人员手工查阅相关的标准规范,然后逐项进行核对和检查,并监督其施工过程。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手段的改进。通过对目前施工质量管理的广泛调研,研究和开发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系统”软件,论述了该软件的结构和相关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全面。由于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受技术、人力、环境、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现如今存在监理监管和项目管理等多种项目风险评估方式,项目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存在不准确等问题。首先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建立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风险管理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AHP和模糊算法的风险评估方法的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法,并分别以监理监管、项目管理、两者并行管理三种方式,对项目风险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采用两者并行的管理方式,其项目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15.
党荃铮 《甘肃科技》2023,(11):17-22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成为国内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代表及产业升级的主要革新点。预制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的组合单元,直接影响着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文章以装配式建筑总承包单位的角度,对影响预制构件供应商选择的关键因素和特殊指标进行了分析梳理,引入已参与装配式建筑的面积作为定量评价指标,并结合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供应商选择的实际案例,建立了基于客观权重的熵权法与“正交投影法”TOPSIS模型来评价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供应商,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基于装配式建筑和一般建筑项目的安全事故统计数据,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安全事故的类型和成因;并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与施工工艺,提出通过临边、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吊装安全管理、构件堆放安全管理、临时支撑布置安全管理等管理措施来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甘露霞 《科技资讯》2023,(14):76-79
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对施工工作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需要不断进行施工工作的创新和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deling)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施工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运维阶段的工作效果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文分析BIM技术的功能,研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的应用措施,提出技术应用的基础保障策略,旨在为促使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中BIM技术的高效化、有效性应用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李佩伦 《科技资讯》2010,(29):67-68
笔者基于多年从事施工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原则与重点,并针对具体影响要素进行了分别的阐述,相信本文的研究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提出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建议,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初步确定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影响因素,基于"4M1E"理论对初步识别的因素进行增补和调整,最后构建装配式建筑质量研究测量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测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影响程度重要性排列顺序为:参与主体>项目环境>管理方式.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建议,以推动装配式建筑得以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荧光磁粉探伤自动缺陷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荧光磁粉探伤的人工观察识别过程中工作量大、效率低、准确性低及健康危害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自动化图像处理与缺陷识别方法。通过分析磁痕图像,设计了一种基于Photoshop中"色彩范围"选择功能的彩色图像分割算法;基于图像形态学提出图像去噪与还原算法;在区域生长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优化,实现单个连通区域的高效提取;基于真伪信号的特征差异设计了缺陷识别方法。以样本图片为例,在集成了OpenCV的VC环境下进行了算法调试,结果显示:彩色图像分割模块滤除了原始图像中由于紫外灯光照射形成的蓝紫色区域和附着磁粉形成的暗绿色区域等干扰信号;开运算后图像中的斑点噪声已经完全被去除,部分细小区域在开运算过程中被断开,导致图像失真;通过闭运算图像得到了还原,图像特征指标保持良好;在识别效率显著改善的同时,识别方法的通用性与准确性也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