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中核四〇四医院收治的疑似早期乳腺癌83例,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2种诊断方式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观察超声影像特点。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3例疑似早期乳腺癌患者中,52例为恶性肿瘤,31例为阳性肿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检出率、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X线钼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均显著高于X线钼靶(P0.05);恶性肿瘤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后方回声衰减、微钙化、蟹足征构成比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P0.05);恶性肿瘤患者血流量明显多于良性肿瘤,且阻力指数显著大于良性肿瘤(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价值较高,可清晰显示肿块部位、形态、回声、血流信号等声像图特点,且无放射性,创伤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与钼靶X线对乳腺肿块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同时行乳腺钼靶X线及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220例。总结其超声声像图和钼靶X线的特点,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20例中良性92例,恶性者128例。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对乳腺恶性肿块诊断敏感性为95.3%,特异性71.7%,阳性预测值82.4%,阴性预测值91.7%,准确性为85.5%。结论: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片时,乳腺触诊对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我院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例,术前均行钼靶X线摄片及触诊。42例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24例,导管原位癌8例,黏液癌4例,腺样囊腺癌4例,髓样癌2例。结果钼靶X线摄片检查未触诊时,检出肿块或结节30例,毛刺征20例,钙化影28例,皮肤增厚8例,乳头凹陷或偏位14例;钼靶X线准确率为76.19%;触诊到肿块24例,质地硬韧,边界不甚清晰,无包膜感,推之移动性小,多数无明显疼痛,16例乳头出现回缩、偏位,4例离乳头2~3cm处乳头溢流黄水或血水,10例橘皮样或癌性湿疹样改变;16例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钼靶X线与触诊结合诊断准确率为85.71%。结论钼靶X线摄片与结合触诊,叮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建议做乳腺销靶X线摄片时均结合乳腺触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钼靶乳腺摄影对乳腺微小钙化在不同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乳腺X线钼靶片显示微小钙化病例,分析、评价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乳腺恶性病变42例,良性病变18例.弥漫性分布及粗颗粒型或融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良性病变,沿导管方向走行或单簇分布及蠕虫型或混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癌.结论微小钙化密度、钙化走向分布及钙化与肿块的关系与乳腺痛变良、恶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的全数字化乳腺患者X线征象及病理特征.方法对12例经真空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非浸润性乳腺癌患者X线表现:微细成簇钙化3例,其中1例合并局灶腺体致密;1例仅表现为局灶腺体致密.8例早期浸润癌患者X线表现:微细成簇钙化6例,肿块3例,局灶腺体致密2例,局部结构扭曲2例.结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结合真空穿刺活检是诊断早期乳腺癌极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28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多数表现为不规则分叶或伪足状,边缘毛刺征,界限不清,肿块纵横比大于1,内部回声光点粗大而不均匀,常见砂粒样钙化灶,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丰富等特征性表现.结论 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探讨数字化钼靶影像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结2007-2014年行数字化钼靶影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早期乳腺癌病例,进一步分析早期乳腺癌的数字化钼靶的影像学特征。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中不规则细小沙粒样钙化6例,乳腺局灶性腺体结构紊乱3例,局限性高密度影3例,不典型小结节影2例,隐约可见的细小毛刺征2例,不规则片样纠集影1例,导管造影虫蚀状充盈缺损3例。数字化钼靶片的应用为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条件,极大提高了乳腺癌的检出率,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为进一步开展保乳手术,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的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8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多数表现为不规则分叶或伪足状,边缘毛刺征,界限不清,肿块纵横比大于1,内部回声光点粗大而不均匀,常见砂粒样钙化灶,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丰富等特征性表现。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探讨超声、乳腺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中的价值,并与病理对照提高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水平。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乳腺叶状肿瘤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MRI影像表现,并将3种检查方法分别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各自优势。32例乳腺叶状肿瘤中病理良性19例,交界性10例,恶性3例。X线钼靶诊断:乳腺叶状肿瘤15例,准确率46.88%;X线表现:以不规则形>10 cm的高密度肿块为主47.87%,肿块边缘光整见分叶,部分见晕环征为主要表现。超声诊断:乳腺叶状肿瘤13例,准确率40.62%;超声表现:肿块周围见丰富的供血血管93.75%,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动脉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明显升高。MRI诊断:乳腺叶状肿瘤27例,准确率84.38%;MRI表现:以囊变、坏死及出血为主84.38%,以裂隙性囊变及压脂T2WI分隔不强化为主要特征。比较3种检查方法,在叶状肿瘤诊断中MRI更具有特征性,掌握其特征的影像学表现,可提高乳腺叶状肿瘤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单晓宇 《甘肃科技》2012,28(14):147-148
探讨了影像学检查在乳腺肿块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机对30例乳腺肿块进行了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乳腺肿块检查的首选方法.和数字乳腺钼靶片联合诊断可提高乳腺癌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浸润性癌的钢靶X线表现与其病理类型的关系,以达到术前根据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判断病理类型的目的.方法:采用医学统计学的x2检验,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女性乳腺浸润性癌患者的病理学和钼靶X线表现的资料.结果:(1)乳腺浸润性癌x线表现为钙化50例占50%,肿块85例占85%,结构紊乱12例占12%.(2)钙化易出现在浸润性导管癌中(46,60.5% x2=14.04.P<0.05),肿块样表现多见于黏液腺癌(75%,6/8)、浸润性导管癌(93.4%,71/76)、髓样癌(100%,6/6),肿块并钙化共44例,其中42例见于浸润性导管癌(95.4%,42/44),结构紊乱多见于浸润性小叶癌(9,90%,x2=63.97,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癌常见的x线表现为钙化、肿块和结构抓曲.浸润性导管癌占乳腺浸润性癌的大部分,肿块并钙化首先考虑浸润性导管癌;肿块样改变尚要想到髓样癌和黏液癌的可能;结构扭曲主要出现在浸润性小叶癌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钼钯显示非典型乳腺癌临床 X线特征 ,提高乳腺癌的临床 X线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对 2 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而钼钯 X线片上未见肿块的乳腺癌回顾性总结分析 ,全部病例均有轴位、斜位 X线片。结果 :根据其 X线形态特征分三型 :片状浸润型 8例 ,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占62 .5 % ;钙化型 7例 ,以浸润型单纯癌为主占 85 .7% ;结构紊乱型 1 0例 ,以浸润型导管癌为主占60 %。结论 :钼钯显示非典型乳腺癌有其 X线特征和病理基础 ,掌握其特定 X线表现 ,对提高乳腺癌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骨梗死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病人均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累及股骨下段、胫骨上段、胫骨下段、股骨颈,胫骨粗隆.结果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中期CT表现为髓腔不均匀钙化,晚期MRI表现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结论MRI检查是诊断早期骨梗死最为有效的方法,X线平片对中晚期病变有帮助,CT较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14.
杨爱萍  蔡忠刚  朱小忠 《甘肃科技》2004,20(5):124-124,122
目的 :提高乳腺钼靶X线片诊断乳腺Ca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2 5 6例经病理证突为恶性肿瘤 ,用乳腺专用钼靶X线机上、下位及侧、斜位摄片。结果 :2 5 6例中有肿块者 ,1 34例 ,有钙化者 82例 ,血管异常者 5 9例 ,其他 2 3例。结论 :乳腺钼靶摄片仍是乳癌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190例乳腺癌的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维及高频彩色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0例(193个)乳腺癌,回顾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着重分析乳腺肿块内部回声的特点、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后方回声、纵横比、微钙化、有无包膜和肿块彩色血流丰富程度、频谱多普勒中的多项测量指标的变化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93个乳腺癌中,肿块形态不规则169个(87.5%),边界不清晰154个(79.7%),内部回声不均匀162个(83.9%),无包膜179个(92.7%),后方回声衰减135个(69.9%),纵横比>1有111个(57.5%),肿块中有微钙化灶86个(44.5%),腋窝淋巴结转移83个(43.0%),179个(92.7%)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H)检出肿块内及周边血流信号,147个(76.1%)RI≥0.7.结论:乳腺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二维声像图及CDFI表现,有利于提高乳腺癌超声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2800例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常规投照轴位、侧住.必要时加重侧斜位片.结果:乳腺钼钯X线照片对妇女乳腺实质类型进行分型,找出乳腺癌易感人群,不同类型的高发年龄段,其中20-30岁604例,31-45岁1728例,>45岁468例.结论:乳腺钼钯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也可作为体检和普查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X线诊断率,对我院近年来5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有临床症状或自己触及肿块而就诊手术的。58例中年龄32-67岁,以40-50岁发病率最高。均摄取银把软X线。轴位及测位片。2结果X线报告正确56例(96.5%),2例诊断错误(3.6%),通过分析找出了X线征象的变化特点。3讨论3.l肿块多为圆形,卵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等。多在1.0一2.ocm密度高低是肿瘤本身的绝对密度及肿瘤与周围组织间密度差所决定。在肿块边缘有毛利或浸润,为粗细不等、长短不一毛刺阴影,部分块影边缘…  相似文献   

18.
探讨周围型肺癌影像(X线/CT)表现的诊断价值. 回顾分析了28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资料及病理学/细胞学结果. 周围型肺癌典型影像表现为:1)结节及小片块状影;2)球型病灶或肿块,边缘可有毛刺征、分叶征、侧缘线征、胸膜凹陷征及空泡征;3)肿瘤血管或血管集束征;4)增强前后CT值变化明显( 30Hu).  相似文献   

19.
宫小芳  戴广强 《潍坊学院学报》2004,4(4):160-160,151
目的 分析乳腺纤维腺瘤钼靶X线表现及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64个纤维腺瘤)及1例双侧弥漫性纤维腺瘤的钼靶X线表现。结果64个纤维腺瘤中圆形或类圆形占36个(56.3%)、椭圆形26个(40.6%)、类土豆样2个(3.1%),其中略有分叶或部分分叶22个(34.4%):肿瘤直径0.5~5.5cm:分布于外上象限43个(67.2%)、外下象限13个(20.3%),分布于内上、内下、中央、乳晕旁8个(12.5%):单发39例(78%)、多发(2~5个)10例(20%)、弥漫性1例(2%):有透明晕59个(92.2%):伴小叶增生24例(48%):无乳腺皮肤变化,全部X线测量肿块比值大于临床。结论 熟悉乳腺纤维瘤的钼靶X线特征性表现,对其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乳腺内钙化灶对乳腺肿块良恶性判断的重要价值.方法选择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有钙化灶的84例乳腺疾病患者资料,重点观察钙化灶的大小及数目、分布、形态特点,同时常规观察肿瘤的形态及边界、内部回声、检测结果与病理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检测,有钙化灶的84例乳腺疾病患者中合并肿块者77例,单独发生者7例.病理结果提示恶性肿瘤有36例,良性疾病有48例.恶性肿瘤主要是浸润性导管癌,良性主要以纤维腺瘤居多;恶性肿瘤以簇状钙化居多,良性以斑块状钙化为主.结论乳腺内钙化灶检出率以及钙化灶判断准确性的提高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