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20,(7):78-79
正方舱医院的收诊能力在疫情暴发之初,几乎想都不敢想。可王辰院士不仅想到了,还将方舱医院落地成了现实。3月10日,武汉16家方舱医院完成战疫使命后全部休舱。武汉方舱医院开舱以来,捷报频传。但你或许不知道,在方舱医院建立初期,其实也被质疑过。"方舱医院的收诊能力在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21,(4):60-61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武汉方舱医院开舱以来,捷报频传.武汉市副市长胡亚波更是宣布,将再建设19家方舱医院,方舱医院总床位将达到30000张.这个收诊能力在疫情暴发之初,几乎都不敢想.可有一位院士不仅想到了,还将方舱医院落地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3.
正张伯礼被推上手术台,手术之前,照例要征求家属意见,他说:"不要告诉家人了,我自己签字吧!"1月27日,正在天津指导"抗疫战"的他,被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急召。此前3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央指导组成立。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的张伯礼名列其中。古稀之年,临危受命。这是一次肩负使命的出征。17年前,抗击非典前线,他挺身而出、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20,(12):26-27
正他开具的"武汉抗疫方(1号方)"在抗疫战场立下奇功,他牵头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指导全国救治新冠肺炎病人。大年三十,武汉"封城"第二天,新冠肺炎疫情急速恶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退掉了飞往海南的机票,逆行来到武汉。因为他有一个新的身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  相似文献   

5.
正既是临床医生,又是专家组成员,2020年的前四分之一,杜斌是在武汉度过的。2020年的前四分之一,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杜斌是在武汉度过的。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在武汉所有接收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医院之间来回奔波: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巡查5家医院的ICU病房;最长的时候,他穿着防护服在ICU忙碌了10个小时。他总是对医生们强调:"永远  相似文献   

6.
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位73岁的女院士率先提出武汉"封城",并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第一线。李兰娟被刷屏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位73岁的女院士率先提出武汉"封城",并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第一线。眼下,她正和她的团队在疫情一线不停奔波。这也是她2003年与非典、2013年与H7N9作搏斗后,又一次奔赴战"疫"最前线。  相似文献   

7.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人们特地摘来青翠的禾苗,放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前的空地上,寄托无尽的哀思.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似文献   

8.
他是中国铁路运输工程领域唯一的一位双院士,他参与、推动和见证了中国高铁技术从无到有的全部发展历程,他是我国高铁领域的先驱科学家之一两院院士沈志云. 1929年,沈志云出生于湖南长沙.其父小学教师,其母家庭妇女.沈家并不富裕,兄长沈立芸是沈志云人生领路人.自幼父兄教育他,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出息.抱着这样的信念,沈志云读书非常用功.高中毕业时,湖南临近解放,沈志云一心想参加革命工作.兄长沈立芸派人去国师附中将沈志云"押"回家,让他复习备考大学,沈志云报考了唐山工学院、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皆被录取.最后按兄长的建议选择了唐山工学院,从此与铁路结下了一世之缘.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20,(5):18-19
正曾经阻击过非典、抗击过埃博拉病毒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员陈薇,此刻带领团队又出现在武汉,成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中的先锋队。2月2日,北京大雪。而进驻武汉第8天的陈薇和她的团队正在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中忙碌。这个实验室刚刚运行3天,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这是解放军医学科学院专家组深入疫区进行科研攻关取得的一项重要应用成果。因为夜以继日地工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21,(2):42-47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看来,嫦娥五号23天的奔月之旅堪称完美,其中采样返回是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困难、最复杂的一步.伴随这关键一步的成功,中国人的航天梦也将翻开新篇章. "深空探测,探月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的目光已朝向更广阔的太阳系空间."欧阳自远说,嫦娥五号成功"挖土"归来,让中国未来更有底气去火星、小行星等地外天体探测与采样返回,更有信心去探索太阳系的星辰大海.  相似文献   

11.
正与青少年交流时,杜祥琬院士也曾感慨命运安排的神奇。中学时,一本科学杂志让他立志探寻宇宙奥秘,却因为国家需要几次换专业,"大大的宇宙没研究成,学了小小的原子核"。为了潜心科研,他两度辞官,最后恰恰是这段经历养足了"底气",让他跻身院士行列。昔日怀揣梦想的懵懂少年而今已是两弹功勋、科学大师,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声音渐渐淡去,他常常自问: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已  相似文献   

12.
2021年5月22日,99岁的吴孟超院士走了,走得悄无声息. 人们的哀思,穿过淅淅沥沥的细雨,同荡在黄浦江畔. 人们记得,那一年,"感动中国"颁奖词这样形容吴孟超:手中一把刀,心中一团火,他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吴孟超自己这样说:"我足一名医生,更是一名战士,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天.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是我最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曾有一位患有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患者,其多器官严重受累,病情危重,经多名医生诊疗均认为已无存活希望,患者家属也几近绝望.但是,沈阳军区总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士发教授与他的团队秉承"不放弃一线希望"的宗旨,对该患者进行了全力抢救,最后患者痊愈出院.其实,像这种被其他医生或者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却被张士发教授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的皮肤重病患者还有很多,在他看来,这是一名医生的本分,患者的健康是医生生动的口碑.  相似文献   

14.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是陈芳允写的一首小诗,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真实写照. 一生埋头研究的陈芳允,成就极其丰富.他先后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测控方案,解决了"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多设备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发射同步定点通信卫星计划;他在花甲之年从军入党,联名其他三位科学家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这就是中国后来的"863计划"……这位可"上天入海"的院士对待工作一直保持着一份本真和热爱.  相似文献   

15.
这两天,"华中科技大学有位90后高颜值博导"的报道火了,当事人是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玥. 报道中提到,5年来,胡玥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21篇.报道中同时还提到,因为"青春活泼的面孔",她经常被误认成"师姐". 这一报道随后在网络上引发了争议.胡玥的一些宣传报道被逐字逐...  相似文献   

16.
他是数学界泰斗、是院士、是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在拓扑学领域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他在机器证明数学定理领域作出先驱性工作.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影响深远、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17.
正武汉女医生因抢救患者感染新冠肺炎殉职,生命停留在29岁9个月零20天。2月23日,武汉协和江北医院官微发布公告,哀悼在当天清晨6时30分不幸去世的夏思思医生。在电话的另一头,夏思思的丈夫、武汉市普爱医院骨科医生吴石磊哽咽着说:"她没留下一句话,突然就走了。"29岁的夏思思是协和江北医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21,(17):52-55
慕生忠长眠在昆仑山上,因为这是他一生最后的心愿. 走在青藏线上,慕生忠的名字总是不断地被提起.他被称为"青藏公路之父""格尔木的奠基人". 在财力匮乏、技术短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慕生忠将军带领10万军民,靠铁锹、钢钎等极为简陋的工具,仅用7个月零4天的时间,在"生命禁区"打通了格尔木至拉萨的公路运输线,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员名单里,有很多德高望重的院士,他们治学严谨、博识敏思,为名词审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李德仁院士即是其中一位,他是当年中国很年轻的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也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在与李院士联系时,适逢他即将来北京开会,于是采访得以成行.  相似文献   

20.
4月23日,是全世界读书人共同的节日。就在这一天,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院士和著名药理学家秦伯益院士与读书爱好者相聚,面对面交流读书心得和体会,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围绕科研生活与阅读的关系、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怎样读书、如何看待读专业书和休闲书的关系等问题侃侃而谈。“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叶笃正院士通过读书、写书悟出的道理,也是他倡导的读书时要坚持的一个原则。谈到科研与读书的关系,叶老认为,读书是一切脑力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状态,什么时候都离不开书。中国工程院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