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发展与丽江古城命运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丽江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邃、古朴、奇特的文化及自然优势,赢得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美誉,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然而旅游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后果是利弊并存的。为使丽江古城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就要让古城居民尽快参与到对古城生态和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中,并建立适合当地特点的文化行为及管理模式;各级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认真研究和探索使旅游业与古城保护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曼谷远郊北揽府依山傍水、清流缭绕的幽静处,一座名为“古城”的新建郊外博物馆,以其古朴的建筑和丰富的艺术品引吸着慕名而来的四方游客.  相似文献   

3.
古城丽江以其独特的战略地位特点与中国古典哲学规划方法完美结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城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古朴的风貌,其经典的城市设计思想及古老的供水系统沿用至今。从丽江古城的保护历程出发,从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研究古城规划及其保护的综合价值,探索在地文化基质下的古典规划智慧应用,通过多维度规划要素的探寻和解析,试图从遗传至今的祖辈智慧中获取发展城镇“新遗产”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巴格达巡礼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是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古城,高楼大厦毗连林立,风格独具的清真寺宣礼塔直耸蓝天。底格里斯河宛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登上巴格达饭店最高层,便可饱览全城古朴、明丽的诱人景色,给人以融汇古今之感。  相似文献   

5.
<正>在巴黎,最让我震惊的是老巴黎保存得如此完好。整个巴黎古城,一条又一条的街道,一幢又一幢的建筑,是那样的古朴、那样的悠久,那样的耐人寻味。如果马路上跑的不是汽车而是马车,整个就是十七、十  相似文献   

6.
以泉州古城内城市更新改造活动为例,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观点,分析近代、当代大规模城市更新中的新旧建筑群体空间关系.通过理论论述与案例比较,指出城市更新大规模的拆建改造方式与街区内部空间关系的割裂对峙,对于古城传统城市空间形态产生蚕食与破坏的消极作用.建议在古城更新中,进一步研究和吸收传统城市空间形态中坊巷格局、院落构成所蕴含的合理成分和空间特质,使古城整体独特的空间肌理和风貌得以更好地保护和延续.  相似文献   

7.
三峡坝区16-03组团公寓作为坝区的首批代表性建筑之一,其建筑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既体现了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风格,又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气息,使建筑与环境、精巧的细部与建筑整体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融“古朴、清新、和谐、自然”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市政道路照明工程设计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城市市政道路照明设计的表现途径和方法.通过古城文化及其特有的文化符号,并根据各条道路主题文化阐述了古城文化符号的提取思路;展现了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灯具设计应用中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是人类长期适应环境的具体创造,积淀了数千年古老的文化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旅游市场开发潜力。作为传统聚落的典型代表,山西平遥古城的传统民居和其他地区相比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但平遥古城在对其景观开发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戚骁锋 《科技信息》2013,(22):173-174
位于古城西安东西中轴线西段的西大街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2005年改造后,营造出中国目前唯一一条仿唐商业街,尽显西安古城文化的独特魅力。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一些传统城市空间和城市肌理发生了巨大改变。本文就西大街的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和对改造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古城古镇古村落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在我国的历史进程当中,起着重要的传承作用,对于保存和记载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建筑精髓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今年暑期,古城古镇游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由于古城古镇古村落独特的建筑结构特点,且绝大多数房屋属于老旧房屋,  相似文献   

12.
大同市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章分析了大同古城历史街区的价值、现状及当前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保护的措施和具体方法力图最终达到保护--保存、保护--利用、保护--发展三者的协调,从而全面、完整地保护好古城的历史及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贾忠文  李淑芬 《科技资讯》2009,(24):227-227
本文通过对古城风水格局和城市选址规划的探讨,阐述了风水学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借鉴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分析世界遗产旅游带来的影响,回顾平遥古城发展旅游的历程,总结平遥古城开发利用取得的成绩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探讨了现有平遥古城的保护模式,对平遥古城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平遥古城保护和旅游发展现状,论述了平遥古城文化结构,探讨了平遥古城持续发展的文化经济策略。  相似文献   

16.
顾卫东  张澍  李晗 《科技资讯》2009,(11):246-247
苏州古城是江南水乡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延续至今。目前,古城仍是苏州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大量的出行集中于此,然而,古城路网的先天不足和难以扩容的缺点制约了古城交通系统的发展。本文旨在从交通拥挤收费的角度探讨如何减轻古城的交通压力,保护古城风貌。  相似文献   

17.
台儿庄古城自2008年4月8日开始重建。古城在重建和经营过程中,既要重视物权保护,更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古城保护的核心和关键。本文对如何保护古城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创造的知识产权进行了阐述,以求对古城保护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平遥古城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县城原型,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平遥古城是由古城墙、古街巷、古店铺、古庙宇、古民居集成的大型建筑群,是中华汉民族传统思想的精髓和北方建筑风格样式的完美体现;现存的大量原始而鲜活的金融史料和文物遗珍,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变化、人类居住形式变迁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和中国近代金融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学》2016,(1):1174-1180
游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产品的需求者和最终消费者,对游客特征进行研究能够提高旅游供给的有效性.近年来,平遥古城客流量和旅游收入出现了双双下降的局面,说明平遥古城的吸引力在变弱.通过问卷调查,揭示平遥古城游客的基本特征、行为模式和其对古城旅游设施的满意度,并与发展成熟的丽江古城作对比分析,找出二者差异.研究发现:休闲娱乐设施的不完善是平遥古城客流量减少和旅游收入下降的重要原因.通过改善古城旅游环境、进行娱乐设施和休闲场所建设、加强古城旅游宣传力度可改善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转变平遥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结合中国传统城市营造理念与文化景观方法探索入遗效应和灾后重建双重影响下的都江堰保护与再生方法.通过对都江堰古城和堰区内外各类要素及其关联性的研究,再构"城堰一体"整体性文化景观体系,为都江堰市总体城市设计提供思路.研究表明,基于要素关联形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与古城的互依共生关系,是城市形态和城市职能诞生、演化的重要动因;目前要素相互独立,依托要素展开的传统城市职能和活动几乎不存在,古城价值和城堰关系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城堰一体"整体文化景观的再构和呈现不仅可以重新发掘遗产和城市的共生关系,也能最大化遗产价值,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