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洪泽湖湿地生态资源多样性的特征,提出了采取适宜性的堤岸向陆地过渡区湿地的开发模式、入湖河口与滨湖河漫滩湿地开发模式、河道与湖弯水面湿地开发模式、湖面与围垦区混合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以期实现洪泽湖区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洪泽湖区湿地旅游资源及其生态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洪泽湖湿地旅游资源的类型,评估了湖区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条件,提出了洪泽湖湿地旅游资源生态开发的设想,设计了4种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4类旅游产品.讨论了洪泽湖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和次序,认为要整合洪泽湖湿地和淮安市的旅游资源,形成以名人文化、大湖文化、运河文化和淮扬菜美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3.
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其生态质量为生态质量较好级别,但面临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面积萎缩、生境恶化和管理混乱等问题,应积极采取相关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实现洪泽湖湿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洪泽湖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也是江苏省湿地生态系统的重点保护区域 ,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快 ,湿地保护、恢复与开发之间的矛盾突显 ,具体表现为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面积萎缩、生境恶化和管理混乱 .在分析洪泽湖湿地主要生态功能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湖区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对策 ,即 :降低捕伐强度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退耕还湖 ,保障调洪功能 ;控制上游水质 ,建立动态监测系统 ;统一规划 ,完善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5.
利用1989年、1995年、2000年和2009年4期洪泽湖地区的TM图像,基于专家分类器从光谱和空间特征多方面制定规则,分析遥感影像上洪泽湖湿地及湿地内部各种类型的分布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用专家分类器可以更好的提取出洪泽湖湿地及湿地内部耕地、养殖场、湿地植被和敞水区等分布及其变化;②在研究期内,洪泽湖湿地面积总体上呈现一种先降后升的趋势.1989-2009年间洪泽湖湿地内的耕地和养殖场的面积分别增加了3.40倍和2.64倍,湿地植被和水体面积在研究期间分别减少了18%和15%.  相似文献   

6.
以洪泽湖湿地为研究区,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最优调节土壤植被指数(OSAVI) 和缨帽变换后的亮度指数(BVI)、绿度植被指数(GVI)、湿度指数(WVI),基于知识规则对洪泽湖湿地进行分类试验。通过建立洪泽湖湿地分类的分类模型,以区分不同湿地类型,并利用1973年、1984年和2006年3个时相多波段MSS/TM数据对洪泽湖淡水湖泊湿地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基于知识规则的分类方法简单易行,且易于剔除提取地物时的干扰信息;多种指数参与到分类中能够提高分类的总体精度;在1973—2006年这33年间,洪泽湖敞水区和湿地植被急剧减少,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概况,对作为该工程调蓄湖泊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及东平湖进行湿地生态环境调查与现状评价,并进行湿地水环境现状评价,进行调水对调蓄湖泊湿地影响的预测评价,探讨调蓄湖泊湿地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湿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重庆市湿地资源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重庆现有湿地面积1 402.16×103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约17%.其特点是人工湿地面积大(占湿地总面积的87.19%),分布广但不平衡,生物多样性丰富.目前的开发利用不尽合理,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为了保护重庆的湿地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必须查清湿地资源现状并进行分类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湿地资源利用规划,治理湿地污染,建立湿地保护网络,建立湿地管理机制,加强湿地立法工作以及宣传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洪泽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泽湖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江苏省湿地生态系统的重点保护区域,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快,湿地保护、恢复与开发之间的矛盾突显,具体表现为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面积萎缩、生境恶化和管理混乱.在分析洪泽湖湿地主要生态功能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湖区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对策,即:降低捕伐强度,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湖,保障调洪功能;控制上游水质,建立动态监测系统;统一规划,完善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铁岭凡河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在对辽河支流凡河河口湿地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实地科学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凡河河口湿地的自然条件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加快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适度开发利用景观资源等方面提出凡河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1.
修文石灰岩山地篦子三尖杉灌丛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名慧  张佰军  刘正华 《贵州科学》2011,29(2):56-59,64
根据样方调查,对分布在黔中地区修文县六桶乡的篦子三尖杉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800m2的样地中,有维管植物92种,隶属52科79属.群落中乔木的个体数量很少,主要由灌木和草本组成,灌木层主要优势种为篦子三尖杉、火棘等.群落外貌常绿,结构简单.整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Gleason指...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了河北省廊坊市不同林木类型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采集到的97种昆虫隶属于10目、48科,其中鳞翅目、鞘翅目昆虫为优势类群,人工杨树纯林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于经常喷施化学农药的果园,杨白潜蛾、杨扇舟蛾、茶袋蛾等食叶昆虫类是造成杨树纯林树势减弱、易于爆发病虫害的主要诱因。因此,通过改变林木种植模式、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增加植物群落多样性等方法,可提高不同林木类型中昆虫群落多样性,增强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同时对增加鸟类群落多样性、增强鸟类的生物防治作用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工羊草草地演替过程中格局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格局多样性的概念,人工羊草草地演替过程中格局多样性的变化及其机制,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羊草种群的分布格局由最初的均匀型向聚集型及与其它杂类草混生型转变,在群落中少数几个物种起作用的格局逐渐被多个物种共同起作用的格局代替。  相似文献   

14.
南湾林场森林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南湾林场按土地类型和优势树种组分别划分了几个类型,采用斑块分维数、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指数,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1989、1999年南湾林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揭示了该林场景观空间格局分布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从1989年到1999年,南湾林场有林地面积减少,物种多样性增加.在林业用地中,松类面积减少,而杉类面积增加,主要经营树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多样化和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及其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采用全国31个省份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阐述了产业集聚对于创新绩效的主效应,分析了两种集聚形式的交互作用,探讨了环境不确定的调制作用。结果显示:产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在其中起到重要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福州地区泽蛙食物多样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剖胃检查的方法研究了福州地区泽蛙的食性.结果表明,泽蛙的食物以昆虫类为主,其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为0.884;雌蛙和雄蛙食物的多样性有显著差异;有益系数为65.75%.讨论了不同性别和不高气候因素对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中生活着丰富的微生物类群,是一个重要的地下生物宝库.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主要分解者,对环境起着天然的“过滤”和“净化”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和维持能力方面极其重要.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植物-土壤-微生物的有机整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代表着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指生命体在遗传、种类和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变化.从遗传、分类、生态功能以及系统发育等多方面阐述了当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工作.同时探讨了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植被的破坏可直接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对植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绒螯蟹属的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绒螯蟹的亚种、种及属的划分和界定进行了讨论 ,介绍了绒螯蟹属的研究简史 ,以及近几年在绒螯蟹可持续利用研究和该属通过形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在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样方法和α-多样性指数研究了湖北龙感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粗梗水蕨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与粗梗水蕨相伴生的物种主要有10科10属11种。粗梗水蕨群落群丛名为菰-水鳖,其群丛类型为挺水类。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粗梗水蕨群落辛普森指数(D)、香农成纳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846、1.939和0.809。人类干扰是导致湖泊水生植被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建立保护点和迁地保护是保护该粗梗水蕨种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42份引进燕麦材料在株高、千粒重、主穗小穗数、轮层数、主穗粒重等12个农艺性状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材料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主穗小穗数的多样性最高,其次是空铃数、主穗粒重和千粒重;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空铃数,其次是主穗粒重、主穗小穗数和千粒重。各材料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材料间各性状的遗传差异,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42份燕麦材料在距离系数为7.0时可被划分为5类。这些类型为青海地区燕麦育种提供了良好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