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数据挖掘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数据库技术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当前重要的前沿课题之一,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数据挖掘理论和方法,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系统调用序列已经成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重要的数据源之一,通过对系统调用的分析来判断入侵事件,具有准确性高、误警率低和稳定性好等优点.本文运用统计、比较方法对当前国际上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系统调用序列的相关著作和论文进行了详细讨论和分析,最后设计一个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入侵检测的通用模型.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方法;详细讨论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特点,对现有的应用于入侵检测的数据挖掘技术如关联规则、分类和频繁序列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综合;最后给出了未来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针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模型。介绍了该系统模型的基本思想,阐述其结构及主要功能,着重分析了该系统的数据挖掘和检测过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自动地从大量数据中提取重要的特征和新的模式,生成有意叉的规则并建立检测模型,实现对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Distrbute Denial of Service)入侵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相关技术,然后着重介绍了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将数据挖掘方法中的关联规则,分类分析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协同工作方式,通过对关联规则和分类分析,得到入侵规则。  相似文献   

5.
分析现有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技术,并深入分析了智能检测技术(包括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数据挖掘)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一个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网络安全检测中防火墙技术的不足、变被动检测为主动防御等问题,在对入侵检测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实施过程,并着重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了实例分析。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检测新的攻击类型,实现知识库的自动更新,从而提高了入侵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增强了网络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了基于主机系统调用的入侵检测的概念,进而说明了研究基于主机系统调用序列的实时入侵检测系统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该系统的模型设计方案,包括结构分析、接口设计和相关算法;最后给出了仿真实验和实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系统调用序列为对象提出一种新的状态转换检测方法,它结合历史系统调用序列和当前系统调用进行分析,提取直接和间接转换,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为转换加入参数,累计异常度.测试表明该模型有较高检测率和可操作性,比原方法更能有效得检测出未知类型入侵.  相似文献   

9.
入侵检测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它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而网络安全正成为逐渐严重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详细分析近年来网络安全研究热点之一的入侵检测技术,概述了多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技术,对这些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给出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最后讨论了该领域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由于采用单包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误报率,影响其实用性。文章提出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入侵检测的报警消息进行分析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日志分析系统。该系统使用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和序列分析技术,对入侵检测系统的警报日志信息挖掘,寻找黑客入侵的规律。并利用发掘的规律实时分析警报信息,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警报精确度,降低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机系统执行迹的异常检测系统可以检测类似U2R和R2L这两类攻击。由于攻击数据难以获取,往往只能得到正常的系统调用执行迹数据。该文设计了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的单类分类器的异常检测模型,只利用正常数据建立分类器,所有偏离正常模式的活动都被认为是入侵。通过对主机系统执行迹数据集的测试,试验获得了对异常样本接近100%的检测率,而误报警率为4.9%。该文将单类分类器作为抗体检测器,运用人工免疫学原理建立了分布式的异常检测框架,使入侵检测系统具有分布式、自组织和高效的特性,为建立分布式的入侵检测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免疫系统"方法是在研究了特权程序对应的系统调用短序列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基于"免疫系统"方法的 Linux 系统级入侵检测模型,并讨论了此入侵检测模型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3.
作为识别攻击或异常行为以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步骤之一,网络入侵检测常常与数据挖掘或机器学习技术结合应用.如今,随着网络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传统的入侵检测技术面临着海量数据检测处理的问题,现有入侵检测系统往往难以同时满足实时性和有效性的需求.本文尝试将可拓学中的可拓距概念引入网络入侵检测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拓距的特征变换方法,将数据点的原特征映射为簇外中心距和簇内可拓距这两大部分,根据原始数据多维特征生成新的特征,以达到特征降维的目的,旨在同时满足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实时性和有效性的需求.本文使用KDD CUP 99作为仿真数据集测试所提出的基于可拓距的方法在网络入侵检测特征变换中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较之传统的KNN算法,基于可拓距的方法明显地减少了检测时间,而同时其检测率的下降可以控制在1%之内,具有较好的时效性优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算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有不少入侵检测系统中都采用了关联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现有的关联分析算法只能够解决数据中分类属性的挖掘,对于数值属性则不能直接使用,然而网络流量数据中包含了许多反映入侵状况的数值属性,已有学者提出了将数值属性先进行分类而后再进行关联分析的挖掘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带来的问题是在进行异常和正常划分时存在明确的界限,即“尖锐边界问题”,由于网络安全概念自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明确的界限可能会导致误报和漏报的情况产生,从而影响检测效果,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关联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算法,并采用遗传算法确定划分模糊集合的隶属度函数参数,最后的实验结果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是一个核模型,具有很好的扩展能力和适应能力,该模型因使用了元检测引擎来综合处理来自各个基本检测引擎的数据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文中还构建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原型系统来分析几种典型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讨论了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信息安全成为信息技术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而入侵构成了严重的安全风险,如何有效防范和检测入侵行为是信息监管中的热点研究问题,传统入侵检测模型的建立过程效率低,研究成本高,而数据挖掘在未知知识获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成为研究热点,针对入侵现状、入侵检测和数据挖掘研究及开发状况,笔者分析了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研究背景、体系结构、研究方法,所需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程序行为异常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入侵检测中普遍存在误报与漏报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程序行为异常检测新方法.该方法以程序正常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调用序列为研究对象,建立计算机的正常程序行为模型.在入侵检测时,先对测试的系统调用数据用滑动窗口划分得到短序列,再根据正常程序行为的隐马尔可夫模型求得每个测试短序列的输出概率,如果系统调用短序列的输出概率低于给定阈值,则将该短序列标定为“不匹配”,如果测试数据中不匹配的短序列数占总短序列数的百分比超过另一给定阈值,该模型就认为此程序行为异常.实验结果表明,与Forrest和Lee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检测率的最大提高率可达590%.  相似文献   

18.
许颖梅 《河南科学》2012,(3):348-351
入侵检测技术是网络安全中的核心技术,把数据流中频繁项集的挖掘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中正常和异常数据分析已是当前网络安全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流入网络流中的数据高速并且无限到达,所以利用传统多遍扫描数据库的挖掘技术来构建入侵检测模型已受到局限.针对频繁模式多维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数据结构SW.Tree,并给出了一种高效的挖掘网络访问数据流的挖掘算法,把这种算法应用于网络入侵检测模型中频繁模式的挖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