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998年11月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要“紧紧围绕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重点地区治理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资源和环境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全国尾矿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项目的开展和实施,获取了尾矿库和矿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对研究区尾矿库的资源潜力和矿区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建立了尾矿资源与矿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增加流域蓄供水量,有助于缓解流域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措施。洪水资源利用旨在对现有水利工程常规调度下尚未能控制的那一部分洪水实施开发利用,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现有工程控制利用洪水资源的能力,同时不对河流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探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钱正英院士、沈国舫院士、刘昌明院士向中央提出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国务院要求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该名词组织讨论,提出意见。2005年5月17日,全国科技名词委邀请在京生态学、环境科学的有关专家共同讨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的内涵、用法和翻译等问题。与会专家经过充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各自对这两个名词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江苏省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问题逐步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本项目的设计源自2007年太湖水污染导致的无锡饮用水危机事件,本次事件发生后,我们反思,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太湖水环境监管能力,综合协调各级、各部门的数据资源,以达到提升江苏省环境保护管理与决策水平的目的。本文在论述了数据共享在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平台的建设思路和创新点进行了分析,以实际成果和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我国湖泊生态环境综合管理提供了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有关“生态环境”词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环境和生态环境。过去,我亦有过同样看法,认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思考之后,才发觉生态环境并不能说就是环境。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产生了“人化的自然”,“人化的自然”是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的结果。“生态环境再生产”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生态环境再生产”具有历史必然性。研究、建构生态环境再生产理论,对社会再生产理论、生态环境理论的完备,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开发和改造等工程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丁晓峰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12):69-71,F004
本文动用混沌经济理论,探索了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重要问题,指出调整中国经济战略格局,提高西部老百姓生活质量是西部开发的主要目的,改变西部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项目是重要手段,加强东西部人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我国各种生态系统的退化现象非常严重,党和国家对生态保护和建设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提供了大量资金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如果不能正确地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对环境非但不能起到改善作用,反而会减低生态环境功效。在国内外很多地方,虽然林地覆盖率明显提高,其生态功能并没有提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的现象。因此,有关如何评估生态效应,并以此为指标开展人工恢复植被的结构合理化及其改进研究是必须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用词必须准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生态环境”一词。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不可混同,“生态环境”在日常用语中用是可以的,但是在科学术语和政府行文中应该规范。“生态”是关系,“环境”是实体,组成“生态环境”确实不妥。应该改为“生态与环境”,科学用词必须明确,不能似是而非,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11.
生态美学偏至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生态美学研究中出现一些偏颇,在基本概念、阐释行为、实证研究和哲学品位四个方面均有"硬伤","热点"背后潜藏着危机,因而须对生态美学的发展作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STS研究多着眼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难以从根本上揭示和解决能源短缺和生态恶化的问题,只有把自然纳入到STS学科之中,让自然成为STS中的已构成成分,才能更好地审视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自然和社会中的问题,真正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构模型的方式把自然纳入到STS的学科体系之中,分三个部分揭示了自然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约束作用,并提出把自然因素纳入到STS的体系之中,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在新的历史情况下的探索,意味着STS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重构。  相似文献   

13.
The thoughts that Michel Puech formulates on wisdom, technology and the art of living are timely at a moment when social,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are pressing upon our societies and the speed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eems to overwhelm our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dapt new technologies in our lives and societies. However, he restricts his concept of wisdom too much to a personal endeavor and overestimates the relevance of non-confrontation. I argue that his project can only be of value when it is embedded in a broader societal and political strategy for change.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人们对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不同的评价值。由于发展经济的巨大张力和脱贫致富的巨大压力,欠发达地区人们往往牺牲生态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从欠发达地区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造就新的更有利可图的生产方式的同时提升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精神,是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整合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出现有客观必然性,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发展模式和理念,在中国尚处概念引进及消化阶段,未形成完整系统理论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探索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系统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意义、认识阶段、成果、问题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生态产业体系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一问题的提出及其后来的发展与研究中均存在一定误区,在我国,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忽略了对生态政治、政府作用发挥的研究,关于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认识中缺少对生态文明的关注,使我们在此方面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局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树立“生态可续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观;确立环境价值观念,明确环境价值的数量关系,在经济发展中计量环境成本;注重发挥生态政治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环境设计观的人文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功能主义的设计现受到了批判,设计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随着生态心理学的诞生,环境设计的人文评价标准与生态标准得到了链接,环境设计需要从广义的生态观点出发,满足人的深层生态需要,创造符合自然界内在价值的人工环境。这一环境设计观的变化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已经受到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冲击,对此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建立合理的环境设计伦理观。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业和农业综合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乡镇工业对资源利用强度的日益增加,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形成“点源与面源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的严峻形势,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有悖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从生态环境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压五大制约因素,强调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怀伦理重视关怀、情感、责任、情境、公平等的表达,成为了众多学者在各种论述中重要的价值观取向。生态女性主义的关怀环境伦理在关怀伦理的基础上建构起体现爱与关怀的生态伦理文化,这是目前生态文化的一种新的伦理道德转向。对于关怀伦理学来说,必须加入生态思想的观点,才能扩展其理论的适用范围,因此,我们暂且以关怀伦理学为架构,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论述中重新诠释关怀伦理学在环境议题中的拓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城市建筑的非生态性阻碍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历史的联系。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态,再生建筑具有的生态价值可弥补现代城市建筑的不足:通过节省建筑所需资源和降低建筑垃圾的排放量以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通过整合不同的社会领域并建设公共空间来促进人际互动;通过维系城市的文化传统来延续城市的历史记忆。作为一种城市景观,再生建筑通过强制性、体验式、持久性的景观传播向人们传递多维度的生态理念。北京798艺术中心是国内典型的再生建筑,分析其在景观传播中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可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