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12年3月11日,计算机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会议在北京中科院计算所召开。计算机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陆汝钤院士,副主任陈左宁院士、刘群研究员,委员陈国良院士、荀恩东教授、石纯一教授、邵维忠教授、周龙骧研究员、罗晓沛教授、鲁士文研究员、韩承德研究员、周水庚教授、徐宝文教授,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余前帆副编审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刘群副主任主持。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20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界专家召开了第111号元素中文定名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教育部语言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长,全国科技名词委刘青副主任、潘书祥原耕主任,北京大学王夔院士、张礼和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刘伯里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焕乔院士、北京大学王祥云教授、阎守胜教授。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生命的画师,他用一把手术刀勾勒了一幅拯救生命的宏图,以精湛的医术为色调,以高尚的医德为灵魂,孜孜不倦、风雨兼程三十余载,倾尽心血,终不负生命的嘱托。几经沧桑,岁月所蚀,他的头上已经添了不少白发,眼角也悄悄爬上了皱纹,可是他的精神依旧焕发。他,正是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冷维春教授。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首届理事长、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钱临照教授因病于1999年7月26日在合肥逝世,亨年93岁。钱临照院士1906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29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31年任北平研究院物理所助理研究员,193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当即返回国内,奉命设法将北平研究院物理所的仪器运往昆明,并在昆明继续从事科研工作。1948年他兼任中央研究院代理总干事。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于1949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195…  相似文献   

5.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稀土发光材料组的基础上建立的.实验室在1989年3月经过国家论证,1991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是由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项目,实验室在1993年向国内外开放,并于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现任实验室主任为严纯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院士黎乐民教授,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为中科院院士徐光宪教授。实验室有阎定人员31人,其中科研人员27人(包括中科院院士3人,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员名单里,有很多德高望重的院士,他们治学严谨、博识敏思,为名词审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李德仁院士即是其中一位,他是当年中国很年轻的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也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在与李院士联系时,适逢他即将来北京开会,于是采访得以成行。  相似文献   

7.
张华教授--佑安医院妇产科主任,是一位献身传染病妇产科事业,勇攀医学科研高峰的学科带头人,一位励精图治、创新求索的科主任。从医三十余年,她用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温婉与睿智、一双救死扶伤的回春妙手,描绘着母婴安康的美好蓝图。  相似文献   

8.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4):10-10
在2008年7月5-6日举行的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Quantum Molecular Science)第45次院士大会上,清华大学化学系帅志刚教授当选为该科学院院士。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是在著名量子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布罗意的倡议与支持下,由法国科学家道达尔和普尔曼、瑞典科学家洛夫丁、美国科学家帕尔和玻普尔(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5人发起于1967年成立的,总部设在法国芒顿(Menton)市。此前,我国著名量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敖庆教授于1984年当选为该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9.
美国Science周刊总编Donald Kennedy教授致函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卢柯院士,邀请他出任该杂志的评审编辑,并加入评审编辑委员会,负责审理投往Science周刊的材料科学领域方面的论文。卢柯院士是首位出任Science周刊评审编辑的中国科学家。卢柯被邀请出任Science周刊评审编辑  相似文献   

10.
正在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面,这世界上可能很少有人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更加执着了——即使是超期服役的卫星,他也要"吃干榨净"。6月15日,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基于纠缠的千公里级安全量子加密"的研究论文,潘建伟团队联合牛津大学教授Artur Ekert,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宇团队,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首批暨陕西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全国首批“百佳医院”。作为主打学科之一,妇产科成立于1956年建院之初,先后在几代妇产科主任王秉政、李维清、张蕴璟、曹缵孙、刘惠喜、苟文丽等著名教授领导下,经过历代妇产科人的努力,目前已成为西北地区综合医院妇产科中技术力量雄厚、功能齐全、设备完善、服务规范的学科。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在,苟文丽主任的领导下,妇产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许多历史性的突破:2003年妇产科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7年被批准为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西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为一体的围产医学中心、母婴医疗保健机构、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  相似文献   

12.
李政道(1926.11.25-),上海人(祖藉苏州)。1943-1944年在浙江大学(贵州永兴)物理学系学习。1945年转学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经他的老师吴大猷的推荐,得到国家奖学金,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研究生,在E.Fermi指导下,于1950年获博士学位。旋即在芝加哥Yerkes天文台八个月和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系一年,任讲师并从事研究工作。1951-1953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1964年任该校Fermi物理讲座教授,1983年为该大学全校讲座教授(UniversityProfesser)。李政道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和杨振宁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华人首次涉足该奖项。  相似文献   

13.
采访郑院士是在一个周末的上午,当记者按约定时间赶到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的时候,他已经在紧张工作了。“难道郑院士在休息日也正点上班”?面对记者的疑惑,郑院士爽朗的告诉记者,“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看来,外界有关他是“工作狂”的传言实属不假。  相似文献   

14.
裘法祖院士离开我们已经6年了,今年12月6日是他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作为裘院士的学生,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撰写短文以怀念“人民医学家”裘法祖院士,也让更多的年青医生更好地向裘法祖院士学习,向裘法祖院士致敬。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06,(5):56-58
王选简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1992年,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获评国家十大科技成就奖●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昇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2月13日11点零3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70岁。王选教授生于1937年2月,江苏无锡人。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21,(5):38-43
她一生未曾婚育,却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袁隆平院士.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她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并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她就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林巧稚.  相似文献   

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的研究成果“新型(旋转)超声电机技术”,于2003年获国防科技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5年67岁的赵淳生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隔九年,2013年赵淳生院士主持完成的“大行程、高精度、快响应直线压电电机”的课题再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赵淳生院士及其课题组成员姚志远、时运来等出席了(其余成员金家楣、李华峰和黄卫清等因公未出席)此次大会。  相似文献   

18.
沉痛悼念业绩永存——在李约瑟博士追思会上的讲话”席泽宗(中国科学院院士)我以最为悲痛的心情,代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教授和前任院长卢嘉锡教授,与你们一起,纪念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李约瑟博士。’本文为席泽宗院士1995年6月10日在英国剑桥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术语》2010,12(2):42-42
2009年12月29日,第二届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陈运泰院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黄清华教授,全国科技名词委刘青副主任、潘书祥编审、审定与研究室邬江主任等43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由陈运泰院士主持。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2月29日,第二届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陈运泰院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黄清华教授,全国科技名词委刘青副主任、潘书祥编审、审定与研究室邬江主任等43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由陈运泰院士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