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课题主要在内蒙古中西部的北山-狼山成矿带,以我国紧缺的铜、富铁、铅锌、金等战略性金属矿产为主攻矿种,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进一步查明古生代小陆块拼贴、增生构造背景下的成矿环境、成矿系统、成矿类型及控矿规律;查明古陆边缘裂解→闭合→造山演化过程中的成矿类型、成矿规律,建立区域复合成矿系统,指明区域找矿方向,有效指导区域勘查工作部署。  相似文献   

2.
本项目总体目标任务为:以鄂拉山口成矿区为研究对象,围绕加速实现鄂拉山口现有多金属矿床规模再扩大和外围及深部找矿突破的总体目标,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构造格架与成矿匹配关系研究;二是多金属成矿系列研究;三是矿床成因类型及关键控矿因素研究。进而总结成矿规律,构建找矿预测模型,预测矿体空间位置,提出勘查工程布置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15-15,17
1 总体目标与任务 (1)初步查明东、西准噶尔、西昆仑和西天山地区重要斑岩铜(钼、金)成矿带的区域成矿背景、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2)建立斑岩型铜(钼、金)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等成矿预测体系;(3)建立高寒山区和干旱荒漠区等自然景观区的高精度、大测深物探、化探和遥感等勘查方法技术组合体系;(4)圈定大型斑岩铜(钼、金)矿集区1~2处;提交找矿靶区4~5处、大中型矿床勘查评价基地1~3处;提交资源量铜50万吨、金20吨;(5)培养研究生4~6名.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遥感找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直接找矿和深部找矿是目前遥感找矿的两大科学难题,探讨了解决这两大科学难题的主要途径:一是开发新型遥感探测技术与先进的图像处理方法;二是促进多学科交叉与集成。同时,本文还从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阐述了遥感找矿面临的新机遇。最后,强调了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再创遥感找矿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22):80-82
承担单位: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张照伟研究人员:张照伟李文渊高永宝郭周平张江伟李侃 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祁连一龙首山元古宙大火成岩省及巨量铜镍积聚(4077206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秦祁昆成矿域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示范(2006BAB01A01)和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勘查(2006BAB01808)、以及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祁连一龙首山大火成岩省与金川型铜镍矿关系研究(1212010911032)开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52-53
1 立项背景 豫西南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基地,随着矿产资源的强力开发,矿产资源迅速消耗。而区内原来发现的铅锌银矿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中,多数专家认为是“毛毛矿”、“不成气候”,开展铅锌银找矿工作的风险和难度都很大。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通过对区内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豫西南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具备形成大/超大型铅锌银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断裂构造发育,  相似文献   

7.
三维可视化技术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浙江诸暨周家坞铜矿床为例,探索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床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对矿区钻孔信息和样品采集分析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建立钻孔三维模型,最终生成三维原生晕异常图。发现W、Mo等中高温元素主要在西南方向深部部位富集, Ag、Zn等低温元素浓集中心为东北方向浅部,成矿元素Cu异常反应矿体分布位置,可以推测热液从西南向东北方向上运移,预测深部矿体向西南方向分布,为研究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信息,也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3,(8):88-88,90
随着冀东地区钢铁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铁矿资源储备明显不足。为了寻找新的找矿突破点,增加铁矿战略储备和保证经济安全运行,保障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冀东地区铁矿控矿地质条件,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开展了冀东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工作,旨在通过对已有地质、矿产、物化探等资料的研究,分析该区铁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总结铁矿矿床类型和成矿规律,指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预测铁矿资源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选择适宜于丰城市白富-高安社上煤矿区的二维地震、多规格绳索取芯"镶嵌"钻进工艺的应用等综合找矿方法,揭露了该煤矿区构造、聚煤特征,并建立完善了地质理论、地球物理和绳索取芯工艺等综合找矿方法.该方法直接、有效地应用于丰城-高安矿区筛选找矿靶区并指导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实施以来第一个以固体矿产资源为目标的研究项目。通过 5年 (1 999年 1 0月— 2 0 0 4年 9月 )研究 ,在多项基础地质和矿产资源成矿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初步提出了中国中新生代大陆成矿理论体系 ,为预测大矿和大型矿集区奠定了理论基础 ;研制和发展了 4项找矿新技术方法 ,以及提出了两种找矿新思路 ;并在实验阶段圈定了 5个矿集区尺度的找矿靶区 ,发现了一批矿化异常区。此外 ,在研究过程中还形成了 3个国家级优秀科研群体和 3个部门级优秀科研群体 ,培养出 9名优秀中青年人才以及大批博士后工作人员、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其中有不少中青年科学家已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研究期间共发表科学论文 772篇 ,其中SCI检索论文2 2 7篇 (国外论文 1 2 5篇 )  相似文献   

11.
新疆库姆塔格世界级特大型钠硝石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硝酸盐矿物的物源和成矿条件的限制,世界上大规模的硝酸盐矿床极为罕见。我们在对新疆小草湖钠硝石矿研究的基础上,对比智利北部阿塔卡玛沙漠钠硝石矿床,通过成矿理论研究、遥感影像的分析解译及古地理气候环境的分析研究等科学的方法手段,认真分析研究新疆硝酸盐的成矿条件和物源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3,(22):64-66
承担单位: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李文渊张照伟高永宝张江伟李侃 1主要认识和研究目标金川是世界第三大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如此巨量的金属集中在规模相对较小的镁铁一超镁铁质岩体内,必然是大规模岩浆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为:主攻铜多金属矿种,通过在大兴安岭地区开展成矿规律、典型矿床、成矿类型、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演化、1:50万航磁平面等值线图提取成矿带、1:50万航磁数据、1:50万重力和航磁解译、重力和航磁分别进行延拓处理、区内13幅1:25万航磁数据提取、32幅1:20万重力数据处理等工作,结合地球化学异常,对区内8矿种(金、银、铜、铅、锌、钨、锡、钼)进行两种尺度(1:50万和1:20万)统计预测和资源量预测,圈出大兴安岭成矿带铜多金属成矿预测区。提出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专题论述了砂岩型铀矿断隆成矿的观点,包括断隆成矿的铀矿地质遥感证据、断隆有利成矿的原因、断隆成矿观点与传统观点的不同、断隆成矿受控于中国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等,通过上述研究指出,断隆成矿是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寻找砂岩型铀矿值得重视的区域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3,(8):87-87
原生晕找盲矿法矿体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是热液矿床体及其原生晕具有明显的轴(垂)向分带,每个矿体都有自己的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但在研究中发现,有很多矿床原生晕的轴(垂)向分带出现“反常、反分带现象”,用一次成矿形成的原生晕分带理论无法解释,困惑了化探专家几十年,严重影响了原生晕方法找盲矿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地热能具有清洁稳定、分布广泛和使用灵活的优点,且为无碳基能源,在“双碳”目标下的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深部地热资源潜力巨大,但因储层埋藏深度大、天然孔渗条件较差,地热资源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综述国内外中深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结合国内外中深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中深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中深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6):62-62
矿床成因既是地球科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课题,又是国家发展目标的要求,这其中,矿床年代学研究起到重要作用,而Re-Os同位素系统是当前直接测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及研究成矿物质来源的唯一有效方法,是近十几年来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同位素地质科学前沿。  相似文献   

18.
深部重大工程灾害的孕育演化机制、预测预报和防治理论的研究是我国水利水电、交通、国防、深部基础物理实验等工程安全建设与运行以及金属矿山安全高效开采中的重大课题。本文贪绍了973计划项目“深部重大工程灾害的孕育演化机制与动态调控理论”近5年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深部岩体结构与地应力特征、深部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分析方法、岩爆灾害的孕育演化机制、预测预警与调控技术、以及能量调控诱导破岩方法等方面,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多个典型深部工程,推动了深部工程开挖开采过程中宓窑的预测预娘防柁理论和艘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7,(4):63-63
“东南亚地区地质矿产对比研究”属于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大陆周边地区主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估”计划项目的工作项目(编码:1212010561507)。项目由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参加完成。  相似文献   

20.
青海可可西里湖一库赛湖区域化探工作,基本查明了测区内40种元素(或氧化物)的地球化学分布、分配及富集特征,应用该区化探、地质矿产资料信息结合本区数据资料,对该区资源潜力进一步进行了讨论和评价,为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地球化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