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审周麦23号”的原原种、原种保纯及繁育加工体系标准化建设,建立原种繁育基地5万亩,生产高标准原种2000万公斤;“国审周麦23号”的超高产示范方建设,建立千亩高产示范方6处,产量水平达到600公斤/亩;“国审周麦23号”的超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组装,形成一套成熟的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应用面积150万亩,亩产达到500公斤;对“国审周麦23号”的进行品质加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3,(6):17-18
建立豫生4号甘蓝品种实用、可靠的无公害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建立10亩高产样板田15个,30亩a亩产达到5300公斤;在甘蓝生产区示范应用豫生4号10万亩,比一股生产田增产15%以上;建立豫生4号优质高产杂交制种技术,制种单产在50公斤以上,比现有方法提高20%;繁育应用杂交良种1万公斤,研究建立杂交种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商品菜质量达到无公害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36-36
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华晶7号”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技术研究;完成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熟化集成,“华晶7号”具备了一套成熟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创造了一套全新的高产优质制种技术,项目执行期间推广优质高效栽培面积18.16万亩,创造产值26.74亿元,比种植普通西瓜品种净增经济收入14.82亿元。高产优质制种技术示范推广241亩,平均每亩生产优质种子2.79公斤,比传统制种田的0.66公斤增产322%,种子千粒重增加19.5%,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1,(17):78-79
1技术内容 建设饲草高梁新品种“晋草4号”繁育基地,建立饲草高梁新品种生产及示范基地,与畜牧养殖企业联合进行大面积示范与推广。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草、饲料短缺,草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好饲草饲料问题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梁研究所(以下简称“山西高梁所”)近年来研究育成了农田刈割的饲草高粱新品种——“晋草4号”。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1):25-25
1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 建立“中麦11”种子繁殖基地,提高种子质量和繁育速度;建立生产示范基地,为“中麦11”号的大面积生产示范和生产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熟化配套技术体系,加快推广速度。到项目结束时,“中麦11”与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到20万亩,在少浇两水的条件下,示范区小麦产量提高5%左右。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8,(12):43-43
项目以早熟、优质、鲜食加工兼用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二号”的示范推广为核心内容,通过南北三圃配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周年化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新型高效茬口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从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突出了新品种的早熟、优质、鲜食加工兼用性状,并通过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的组装、集成,建成了“青酥二号”的产业化示范体系。  相似文献   

7.
项目期2009~2011年内实际投入101.86万元,采取边研究边应用示范推广的方式,完成高羊茅、多花黑麦草、灰萝卜等优良草种繁育试验960亩,建示范基地6个,生产示范2195.6亩,示范混播草地鲜草产量达3820公斤/亩,生产草种平均增产10~12公斤/亩。审定发布草种生产地方标准2个,审定登记国审新品种1个。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1,(21):74-75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晋、冀、蒙、青、甘、宁、新疆等地种植春麦约2240多万亩.该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条锈病发生频率高、程度严重,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生产上缺乏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小麦品种.近年来,山西中部地区种植的冬小麦,由于倒春寒的影响,死苗现象严重,加之秋播较早,复播的秋作物和蔬菜不能发挥理想生产潜能和效益,难以实现粮食丰产农民增收的效果.因此,示范推广高产、优质、抗病、广适,适宜复播的国审小麦新品种“晋春15号”,通过良种繁育、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基地建设,可大幅度推进小麦产业化进程,提高复种指数,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0,(4):53-53
2008年,石河子大学棉花研究所及石大科技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棉花新品种新陆中36号中试与示范”启动。项目规定,2008~2010年在南疆高产示范5万亩,辐射推广面积不少于100万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F0003-F0003
该项目是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0802067B)。通过广泛收集苦瓜种质资源并创新利用,经多代分离、纯化、鉴定,筛选出早熟、耐冷凉、抗逆性强的优良株系,通过杂交配组选育出高产、优质、早熟的苦瓜优良新品种“桂农科一号”和“桂农科二号”并于201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并扩繁良种;研究配套栽培支撑技术;科企联合建立示范推广基地。  相似文献   

11.
本项目以2009年国审的高产、优质、抗病“克力玛猫尾草”新品种为核心,配套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合理施肥、防除杂草、应时刈割和科学干草调制等科学生产技术措施,率先在吉林省东部山区三个不同类型草地进行了5030亩的试验示范,平均亩产干草410.25公斤,总产干草263.29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62.23万元,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新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达到高度熟化,操作性强,为区域草地生产力的提高和畜牧业发展,以及我国北方适宜气候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范式。具有高价属性的优质猫尾草草产品作为国内外奶牛、肉牛和赛马等的优质饲草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该项目采用春化室处理育种材料,使其能安全越夏并通过阶段发育,加代得到种子,建立了春甘蓝育种材料高效冬性鉴定及加代技术体系,加快了育种进程。成功培育了露地越冬栽培的适于不同栽培方式与不同消费需求的甘蓝新品种,“春丰007”、“苏甘8号”和“春眠”,具有耐抽薹、耐寒、早熟、优质、高产、专用的特点,综合表现优良,经济效益显著,填补了5~4月没有春甘蓝上市的空缺,建立了适合新品种特性的示范基地,制订了栽培技术规程,通过完善的推广体系,春丰007、苏甘8号、春眠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特别是江苏省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甘蓝的周年生产与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24-25,27
该课题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油菜丰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课题之一,课题自2009年启动以来,针对我国油菜单产偏低、适宜长江流域油菜生产的早熟品种极度缺乏、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效益较差、加工技术落后等制约我国油菜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集成“十五”以来油菜科技成果,在长江中游选择油菜面积20万亩以上主产县开展早熟高产高抗油菜新品种、配套轻简化栽培、机械化生产、高效病虫草害防治和配方施肥等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资助下,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主持承担的"四种优良牧草新品种良繁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实施,取得预期成果.在包头市九原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鄂尔多斯市恩格贝建成了 3个进行蒙农杂种冰草等4个优良牧草品种良种繁殖、生产栽培等技术组装配套的良繁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承担的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油大豆新品种转化与示范(2002~2004)",以自育的3个高油专用大豆新品种为核心,熟化和配套优质高产生产技术,明确适种区域,完善现代种子技术工程,采取科技产业化经营形式,建立50万亩优质品种为核心技术的标准化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2,(21):28-29
本项目转化的内容是对“安豆1号”的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和品种繁育等配套技术进行研究和组装配套,为“安豆1号”大面积应用提供成熟技术体系和示范样板,同时利用“安豆1号”加工研制大豆油脂、浓缩蛋白、饲料新产品,形成科研生产加工一条龙。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4,(14):14-14
课题总体目标是根据甘肃省永昌县及条件类似地区的羊种资源和环境条件,在“十一五”工作基础上利用性能测定、标记辅助选择、MOET核心群繁育、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培育适合河西走廊及条件类似地区和市场需求、优质高产的甘肃肉羊新品种(系)。并以现有肉羊良种繁育体系为基础,建立由核心育种场、良种繁殖场和人工授精站(点)组成的三级或二级新品种繁育体系,使优异种质从核心群到扩繁群、生产群逐级扩散,实现品种培育与品种推广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是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宁粳28号、宁粳27号示范及产业化生产"项目实施的第一年.本年度计划完成任务的60%,在区内建立4个核心示范区,10个辐射区,示范面积16万亩.实现产值337.3万元,利税120万元,农民每亩增收80~100元的目标.截止2005年6月已完成了4个示范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利用胚胎生物技术繁育良种奶牛,可以使母牛的繁殖力提高几十倍,是一次真正的技术革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产奶牛胚胎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承担,项目承担单位掌握了高产奶牛胚胎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的关键核心技术,并且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吉生羊草良种站是脱胎于吉林省生物研究所,以羊草种子经营、管理和草产品开发为主的国有企业.它继承了原吉林省生物研究所的羊草研发优势,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外羊草种子研究方面最具实力的单位.目前,该企业以开发羊草种子及其相关应用技术为主攻方向,已取得5项国家专利.经营范围:生产、销售自育、自繁的羊草良种;羊草新品种推广应用、技术咨询服务;本站研制的新产品生产、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