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32-32,34
我国湖泊数量众多、类型各异,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尚未形成科学的富营养化控制理论与方法,未建立针对不同类型湖泊治理的技术体系;缺乏系统的湖泊基础数据与基础技术数据库,难以支撑湖泊富营养化控制的科学管理和决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25-26
白洋淀是北方草型湖泊的代表,是海河流域水量调节的重要枢纽,是海河流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重要一环。近年来水量的短缺、上游及淀中村污水的排入,造成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沼泽化进程加快,大大降低了白洋淀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严重影响了白洋淀周边50万人的生活和生产,解决白洋淀富营养化和沼泽化问题,恢复生态系统平衡迫在眉睫。针对因缺水和污染引发的富营养化和沼泽化防控与管理技术的需求,水专项以白洋淀为草型湖泊代表,设置了“白洋淀草型富营养化和沼泽化逐级治理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通过研究揭示草型湖泊富营养化和沼泽化发生驱动机制、变化规律和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18-19
洱海是我国富营养化初期湖泊的典型代表,近年洱海水质污染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得到了控制,生态修复工作已逐步展开。但目前洱海初步修复的大规模湖滨带(58km)仍然存在着生物多样性低、稳定性不足、缺乏有效管理的问题;东区陡岸型湖滨带自然岸带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受损,亟待修复;而且洱海周边经济快速发展,污染严重,尚未设立湖泊缓冲带,洱海周边区域的发展对洱海水环境保护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十一五”水专项洱海项目设立了“湖滨带生物多样性恢复与缓冲区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课题针对洱海处于富营养化初期湖泊的特征,以湖滨带生物多样性恢复及缓冲带污染控制与绿色发展为思路,提出了整个洱海湖滨缓冲带生态建设方案;研发了湖滨带(缓坡型)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陡岸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并与现有技术相结合,集成形成洱海湖滨带生态修复成套技术;研发集成了缓冲带生态构建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郊区环保型特色农业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之一。课题目标为:针对我国城郊农业区污染形势日趋严峻、环境保育功能严重衰退等问题,研究城郊环境富营养化综合防控以及环境保育功能恢复与提升等关键技术,有效地降低化肥施用量,削减农田氮磷累积,降低城郊农业区富营养化风险,增强城郊区农业系统的环境保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2-23
课题针对当前集约化水稻生产存在的水体富营养化、施肥引起氮磷流失、施药造成土壤农药残留、局部重金属超标导致稻米质量安全问题等主要环境问题,开展了以氮肥和农药减量、重金属污染治理、养殖废水回用等农田污染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形成稻田污染控制的技术集成及示范模式3个,建成稻田污染综合防控示范区1000公顷,推广与辐射面积达到1万公顷以上,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课题针对集约化稻田污染综合防控进行了技术创新和集成,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6.
颜宏亮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0):25-26,29
这些年,国家投入巨资治理几大湖泊却并不怎样成功,引起了普遍关注。笔者结合18年来实际进行的“河塘生态化综合治理集成技术研究”的一些成果,以期能为我国河流湖泊的生态建设有所贡献。我国河塘现状堪忧,可以归结为6类主要问题“挤窄”、“冲损”、“淤积”、“污臭”、“费钱”和“隔绝”,急需进行生态治理。针对目前治理工作面临的具体问题:治理哪些问题?如何组织治理?早治还是晚治?如何坚持成效?遵循哪些原则(包括治理方针、治理目标、治理范围、先后顺序、主要次要、治理办法等),我们通过实践研究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的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适度规模养殖户以及集约养殖场管理信息化需求,特别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发展健康养殖对信息支撑技术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动物健康养殖场(猪场、鸡场、牛场、渔场等)信息化技术标准,构建基于移动互联信息传输技术的种猪、奶牛联合育种网络平台;集成动物个体、群体生长信息采集与环境调控处理技术,研究营养需要预测模型与饲料配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面临日趋严重的水环境问题,急需建立面向环境监测预警、综合监管、综合决策、关联分析的整合各涉水部门数据、信息、资料的数据共享平台,提供最完善、最及时、最权威的水环境信息服务能力、模型化预测预警能力、科学调度与决策能力,把政府对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为此,在“十一五”国家水专项“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范主题”的“国家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中,设立了“水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与决策支持平台研究”课题。文章对平台的建设思路和创新点进行了分析,以实际成果和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我国流域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流域水污染治理和联防联控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1,(16):11-12
针对我国南方地区三种主要温室类型普通管棚、连栋塑料温室、大型现代化温室,通过设施作物生产技术与传感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决策技术和控制技术融合集成,建立了蔬菜、果树、花卉、食用菌和园艺种苗等典型作物生产的数字化设计和精准作业技术体系,研发了温室环境、生物信息采集装置、基于环境和作物模型的温室生产管理系统等的技术和产品。通过集成网络型设施农业精准生产管理体系,建立了设施作物精准作业模式和示范基地,为全面提升我国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属于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下的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之一。为适应国内外迅猛发展的儿童临床试验需要,在国内建立起儿科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该平台突出儿科和中医特色,和其他平台共同形成支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创新能力与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3,(2):21-22
我国80%的湖泊与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是全球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水华和赤潮现象的频发,藻类毒素对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如何快速消除水体藻类及其代谢物的污染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创新性过程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对供应2014年青奥会的大型食品企业生产过程进行高标准的质量安全控制,建设高品质产品供应基地;集成开发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食品检测技术平台,对供应青奥会的各类食品进行高效快速的质量安全检测;应用信息与物联网技术,对青奥会食品生产、储运、销售的全过程实现实时监测与溯源;建立青奥会食源性疾病与病原体的风险监测、评估系统与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总之,通过企业质量控制、检测监控平台与溯源系统构建中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为2014年青奥会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91-92
1项目简介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是我国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重点,面源污染因其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控制和治理难度大,而成为太湖富营养化治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2月至2003年4月,香山科学会议陆续召开了第199—202次学术讨论会,与会科学家针对数量遗传学研究和动植物育种、生物膜研究、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发展,以及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等备受科学界关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27-28
该课题是“太湖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课题之一,湖荡湿地是太湖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湖水系联接的关键节点,更是河网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重心。针对湖荡具有低污染水处理功能的特征,可兼容实施生态修复综合技术等有利的生态环境条件,提出太湖流域湖荡湿地重建、生态修复总体方案;以河湖相联典型的复杂湖荡滆湖为重点区域,研究出、入湖河口区水体污染强化净化技术、湖荡浅水区植被恢复与湿地重建技术、滆湖生态系统调控与稳定维持技术,形成湖荡湿地生态修复与重建成套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改善滆湖水质及生态环境,为削减入太湖污染负荷、改善竺山湾及太湖水环境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以典型城市景观湖泊杭州西湖为重点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引水调控、污染控制成套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为太湖流域内类似湖泊的水质与景观改善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7,(14):51-51
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中科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等单位参加的“十五”国家863重大专项“重污染水体底泥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技术”课题(编号:2002AA601013),在课题组长年跃刚的带领下,针对五里湖底质污染、水质恶化、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等环境与生态问题,采用控源减污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湖泊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该课题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科技服务协同系统研发”(2012BAH11F00)课题之一。课题面向我国“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服务重大需求,针对工程机械科技发展中存在产业链配套不完善、工程机械企业之间的协作性比较差、重复建设、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关键元器件仍然依赖于进口等问题,以实现工程机械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服务集成为重点,突破现有工程机械产业区域分割、科技服务单一分散、服务规模小、层次低等方面的瓶颈,形成以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科技服务集成平台门户为主框架,集成与工程机械产业链科技创新服务密切相关的“产品技术协同研发服务平台”、“工业设计服务平台”、“试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等,全面支撑我国工程机械科技升级、产业转型与结构优化。在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示范试点,向全国工程机械企业推广。  相似文献   

18.
1 项目背景和研究目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境内湖泊、河流、近海域水体都出现了大范围的污染,水域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在水域污染中,富营养化是非常主要的表现方式。根据新的研究结果,农业面源污染在水域富营养化中的贡献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平均已达到30%以上。究其原因,与我国人口刚性增长、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背景下,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农业化学品投入不尽合理、种养殖有机废弃物随意排放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3,(4):28-29
生命周期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已广泛应用于材料(产品)的环境协调性评价、清洁生产审计、产品生态设计、生态工业等领域,该方法的实践应用不仅需要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而且需要强有力的环境负荷基础数据的支撑,特别是能源、资源、材料相关的基础编目数据。研究材料及资源环境负荷的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和更新LCA基础数据支撑体系,并开展新兴材料和应用的典型示范研究,将直接为我国材料清洁生产与高效循环利用提供规范化的环境协调性评价技术,是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支撑,对国家未来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该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示范”重大项目的课题之一。课题由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定西市水土保持研究所、甘肃省林研科技工程公司协作完成。本研究是以生态保育和流域治理为主,兼顾区域产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项目。研究目的旨在通过综合考虑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体系和生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探讨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产业一体化的途径,从而达到改善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民的人居环境、增加经济收入、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