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1987,(4)
一级保护动物(84种)蜂猴熊猴台湾猴豚尾猴长尾叶猴黑叶猴菲氏叶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川金丝猴黑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白掌长臂猿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云豹豹虎雪豹儒良白鳍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黑鹿白臀鹿坡鹿白唇鹿梅花鹿豚鹿糜鹿野牛野耗牛藏羚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俄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夭翁白腹军舰鸟白鹤黑鹤朱鹅中华秋沙鸭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拟兀鸯胡兀鸳斑尾棒鸡雄鹑海南山鹤鸽黑头角锥红胸角难灰腹角难黄腹角难棕尾虹锥白尾梢红难绿尾虹难褐马鸡蓝鹃黑颈长尾难白冠长尾难白颈长尾堆黑长尾难孔雀雄绿孔雀黑颈鹤…  相似文献   

2.
对绿尾虹雉非繁殖期和繁殖期较为复杂的鸣声行为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绿尾虹雉鸣声的生物学意义.2009年1-7月在四川蜂桶寨自然保护区采集绿尾虹雉的鸣叫声,通过计算机声谱分析技术,对绿尾虹雉鸣声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用Excel软件对其各种鸣叫声进行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绿尾虹雉鸣声大多由短的重复的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鸣声组成.鸣声类型具有报警鸣声、领域鸣声、惊叫声、啼叫声、求偶叫声、产卵叫声、休息时的叫声等7种.鸣声音节中最常见为洪亮高亢的单音节鸣声,双音节鸣声仅出现在产蛋时,多音节鸣声为啼叫声.繁殖季节鸣叫与非繁殖季节鸣叫相比,在鸣叫类型上有增加,鸣叫频次也有明显增多.本研究发现绿尾虹雉的鸣声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鸣声是它们在种群中进行语言交流的有效工具.研究鸟类鸣声的生物学特性对于了解鸟类的各种行为特征和有效的保护鸟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沈永淳  狄华 《科技潮》2000,(7):27-29
金丝猴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它和我国其他一些珍稀动物如大熊猫、华南虎、东北虎、杨子鳄、羚牛、藏羊、绿尾虹雉等.都被列入濒危动物的名单中。为了挽救和保护濒临灭绝的金丝猴,1986年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派出了科研人员到陕西周至县双庙乡,在当地群众的配合和帮助下,收容了一些离群的孤猴,并捕捉一些生活在丛林中的金丝猴,带回北京进行人工饲养和繁殖。  相似文献   

4.
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在鸟类分类学上属于鸡形目、雉科、虹雉属。该属共有三种,即绿尾虹雉、棕尾虹雉(L.impejanus)、白尾梢虹雉(L.sclateri)。这三种虹雉我国都有分布,都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其中绿尾虹雉是我国的特产,国外没有分布,因此它的珍贵程度不亚于大熊猫,是我国鸟类中的瑰宝。绿尾虹雉是雉科中体形大而且非常美丽的鸟类,雄鸟体重在4公斤左右,全身的羽毛呈绿色并有紫铜色金属光泽,头顶有向后耸起的冠羽、后颈及背部呈金属红铜色;后背和腰部为白色,尾是金属绿  相似文献   

5.
对冬虫夏草菌进行培养、纯化、液体培养,使其繁殖扩大,并制成孢子悬浮液;对寄主昆虫—黄粉虫进行人工饲养、接种感染等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发现,代寄主昆虫被感染率达到30%,感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绿尾虹雉在我国丰富多彩的雉类资源中占有突出的位置,特别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在全世界的雉类中,它们可称得上是最珍贵而美丽的一种.绿尾虹雉属于雉科、虹雉属,仅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和西北部,青海东南部和甘肃南部的高山峻岭之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在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制定的"红皮书"中被列为濒危种.绿尾虹雉体大健壮,嘴形向下弯曲,雄鸟具有彩色羽冠,羽衣闪着带有金属光泽的绿、紫、蓝色,色彩斑斓有如绚丽的彩虹.又因其尾羽蓝绿色,故称绿尾虹雉.绿尾虹雉是一种典型的高山雉类,生活在海拔3300~4200米,终年被云雾笼罩着的高山草甸和杜鹃灌丛中.那里自然条件非常严酷,整个夏季几乎总是在阴凉的细雨中和云雾笼罩下度过的,即使是晴天也常被飘浮  相似文献   

7.
去年十一月,我与四川省林业厅的隆廷伦、美国圣迭哥动物园鸟类总监大卫·瑞姆林格、美国芝加哥大学汉斯·兰德博士一行四人前往四川松潘的岷山山脉,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绿尾虹雉野外考察。此行是根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美国圣迭哥动物园协会签署的协议进行,是中美合作考察绿尾虹雉的序幕。一到考察地,我们便碰到鸡名的问题。绿尾虹雉,在当地可不是  相似文献   

8.
研究棘腹蛙在渝西地区的人工饲养及繁殖情况,通过对成蛙两年的饲养繁殖观察,发现其生长良好,能安全度夏和越冬;采用自然受精繁殖,获得棘腹蛙卵2 870粒(受精卵1 925粒,平均受精率为67.1%),孵化出蝌蚪1 700尾(孵化时间为12天左右,平均孵化率为88.3%),培育出变态幼蛙230只,越冬前未变态蝌蚪530尾(蝌蚪期为90天左右,平均变态率为39.6%,平均成活率为39.2%).结果表明,在海拔低、气温高的渝西地区进行棘腹蛙人工饲养和繁殖是切实可行的.该研究对棘腹蛙的规模化养殖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994年夏初,我们中美合作野外考察队继续在四川阿坝自治州的岷山山脉进行野外作业(去年的考察活动详见《大自然》94.2《无线电追踪绿尾虹雉》一文)。这次,为配合对绿尾虹维生态学的研究,我们搜集了大量野外动植物照片和实物资料。找到了高山雉类雪鹑的巢和卵,目睹了一对蓝额红尾鸲做巢、产卵、育雏的全过程,采集到贝母、虫草、福寿参等许多药材(绿尾虹雉的食物),还有漫山遍野的金色奶浆草、云霞般艳丽的杜鹃花……。真是令人目不暇接。而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鼠兔。  相似文献   

10.
雉科鸟类很多,我们饲养的有白马鸡、蓝马鸡、褐马鸡、绿尾虹雉、红腹角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红腹锦鸡等。雉科鸟类因其体态优美、羽毛艳丽、叫声洪亮悦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各地动物园纷纷引入供游人观赏。但是野生雉类胆小易惊,在引入的初期,往往因饲养管理不当而造成死亡。笔者饲养雉科鸟类已有几年的历史,现将驯化野生雉类的一些体会介绍给大家。从饲养环境讲,笼舍应建在安  相似文献   

11.
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位于北京南郊大兴县,1987年3月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北京市农工商开发贸易公司共同组建。“中心”成立几年来,遵循改革开放、依靠科技、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以野生动物养野生动物”的经营指导思想,不断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集科学研究、饲养繁殖、救护保护及开发利用于一身的濒危珍稀动物保护基地。目前,中心有濒危野生动物已达到36种1100余头(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丝猴、长臂猿、绿尾虹雉、褐马鸡、大鸨、丹顶鹤、白唇鹿、扭角羚等,还有从国外引进的黑猩猩。这些野生动物基本都是从原产地引进。北京属于平原地区,气温、湿度、光照等条件都与动物原产地差异较大,饲养这些野生动物难度就更  相似文献   

12.
在充分进行野外生态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拟态的人工鸟园,鸟园内第一代白颈长尾雉系自野外采集的卵和幼雏,经人工育成,在鸟园内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第二代卵经人工孵化,受精率81.7%、孵化率50%、育雏存活率85.2%。本项研究在鸟园设计、人工饲养的食物、发情产卵期管理、卵的人工孵化、育雏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进展,在完全人工条件下育成第二代白颈长尾雉。  相似文献   

13.
今年,北京动物园人工饲养的珍禽朱鹮产卵并孵化出雏鸟,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这不仅因为朱鹮是濒临绝灭的珍稀鸟类,还因为人工繁殖朱鹮相当困难.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麻雀是人们熟悉的鸟,到处都能繁殖,而且一年能繁殖二三窝;但是你若是把一对麻雀放到笼中饲养,让它们繁殖后代,那可就难了.不信你就试试看.北京动物园饲养繁殖朱鹮经历了四年时间,可以说历尽艰难、坎坷,实在不容易!处在绝灭的边缘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朱鹮48只,野生的40只,人工饲养8只(北京动物园6只,日本"朱鹮保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昭通境内的大山包乡,海拔在3064—3364米,年平均气温6.2℃,冬季日照长,有沼泽地600—1500亩,草地2O000亩,主产蒜、燕麦、兰花子等。这里是珍稀鸟类黑颈鹤的理想越冬栖息地。昭通第四中学学生刘天星经对该地实地考察,拍摄了许多黑颈鹤在大山包越冬的照片资料。据初步统计,有550只以上黑颈鹤在此越冬,与黑颈鹤共同来此越冬的鸟类还有灰鹤、绿头  相似文献   

15.
对绿尾虹雉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作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绿尾虹雉的舌呈长三角形,尖端尖细,基舌骨后为一对分叉的角舌骨,其粘膜上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角质栉状突;嗉囊宽大,腺胃粘膜乳突短而宽,有75—90枚,肌胃发达;肠道长为体长的3.46倍,小肠较发达,长1920mm,占肠道总长的71.70%.盲肠发达,长645mm,占肠道总长的24.09%,并与鸡形目雉科中的藏雪鸡、雉鸡、家鸡,及松鸡科3种鸟类的消化系统作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东亚钳蝎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明显表现了怕强光、怕强风、怕噪音、喜欢弱光和相互残害的生态特点。蝎子是肉食性动物,我们选取了38种昆虫和26种动物肉进行了饲喂试验,其中有18种昆虫,11种动物肉喜欢吃;18种昆虫,11种动物肉较喜欢吃:有2种昆虫和4种动物肉不喜欢吃。饲养蝎子的方法,包括池养、缸养、盆养及瓶养等。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养成蝎500~600条,仔蝎3000~5000条,孕蝎200~300条。蝎子的繁殖为卵胎生,每年产仔一次,平均每只母蝎一胎产仔28.16个。对蝎子的求偶、交配、产仔及母蝎保护仔蝎的行为均作了观察。近几年来,东亚钳蝎生存的自然条件受到破坏,影响了蝎子的繁衍。随着医药业的发展,对中药全蝎的需要量增加,群众大量捕获,致使蝎子种群的生长、繁殖受到干扰,数量大大下降。为此,应加强蝎子自然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发展人工养殖,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卢汰春  贺鹏 《大自然》2014,(1):64-65
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又名火炭鸡、贝母鸡或鹰鸡子.在我国古代又被称为鸾、鸡趣或青凤,隶属于鸡形目雉科虹雉属,是我国特有鸟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春秋时期的著名乐师师旷在《禽经》中有“鸾瑞鸟……始生类凤.久则五彩变易,故字从变……一日鸡趣”的记载,《抱朴子》中记有“鸾鸟似凤而白缨,闻乐则蹈节则舞”,《说文》中则有“青凤为鸾”等文字,其中提到的“鸾”就是绿尾虹雉.先民认为鸾是吉祥之鸟、与传说中的凤凰类似,听到音乐便翩翩起舞. 绿尾虹雉是雉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鸟质量约4千克,体长可达80厘米.雄鸟羽冠覆盖着颈部;上体大都呈金属铜绿色、紫色或绿蓝色,腰部白色区域较大;下体黑色;尾蓝绿色;虹膜褐色,嘴角质灰色,跗蹠、趾和爪灰黄,具距(跗蹠上如趾的突起).雌鸟体羽暗色,下背及腰部白色,飞羽及尾羽具褐色横斑.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饲养方法对槐绿虎天牛的人工饲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料可以实现对槐绿虎天牛的继代饲养,还可将幼虫期由2~3a大大缩短至5个月.比较5种饲养方法,用配方1(以柳树锯末为基料,外加蔗糖、酵母粉、大豆粉等物质的混合物)饲养的结果显著优于其他4种饲养方法;配方1和配方2饲养的幼虫存活率、体重、体长等均大于寄主枝条;配方3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9.
沈尤  李斌  向阳 《大自然》2010,(6):7-9
早在2004年10月,成都观鸟会就曾组织了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上孟乡孟屯河谷的观鸟活动,并发现那里的高海拔地带多有绿尾虹雉出没。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1992,(3)
1.绿尾虹雉(Lophophoras lhaysii)鸡形目、雉科、虹雉属.中国特产动物,分布于青海东南部、四川西部和西北部、甘肃南部.栖息于海拔4000-5000米多岩山地草甸.体长760-810毫米,重3500-4000克.2.白尾梢虹雉(Lophophoras sclaieri)鸡形目、雉科、虹雉属.国内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西部,国外见于缅甸.栖息于海拔2500-4000米林地及山顶草甸.体长580-700毫米,重约2500克.3.棕尾虹雉(Lophophorsa iwpejanas)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