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主持人语     
本期共发四篇文章。《儒家孝道的美学意蕴探析》一文很有新意,很少看到从美学角度来研究孝道的。该文提出崇高是孝道主体的重要审美形象,礼是孝道的行为艺术表达,孝道也表现了道德主体的审美价值倾向,和谐之美是孝道追求的社会终极目标,这些观点不仅有学术新见,而且对于弘扬实践孝道也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论"五四"前后的"孝"与"非孝"——以文化史"大传统"的视域为主要考察》一文文献扎实,对五四前后各种弘孝、非孝的学说观点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论述,以往人们多注意对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2.
孝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道德范畴之一,"道"之于孝不仅具有本体、规律和原则的意义,还具有深刻的美学意蕴。崇高是孝道主体的重要审美形象,礼是孝道的行为艺术表达,孝道也表现了道德主体的审美价值倾向,和谐之美是孝道追求的社会终极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讲,仁爱之心和正确的审美观是儒家孝道的起码要求和基本前提。当今社会,爱心缺失和审美错位是影响传统孝道美德大力弘扬的瓶颈因素,深入发掘传统孝文化的道德价值和美学价值对于弘扬传统孝道美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议孝的演进与文明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孝”、“孝悌”、“孝忠”、“孝廉”的分析,可进一步探索孝的概念与演进的过程.窥视中国特有孝道文明的历史轨迹,从而揭示孝文化的内涵,展示孝文化的无穷魅力,利用孝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出现了孝道的提倡与不孝行为并存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在于孝道研究偏重阐发孝道的现代价值,而忽视了孝道实践理论的研究。孝道实践理论研究的难点在于揭示孝对子女的必要性。孔子的人性论和董仲舒的宇宙论在现代社会逐渐失去了效力,唐君毅从形上学角度论证了孝道对现代人的必要性,虽然他的观点偏于孝的绝对性而忽视了孝道中权力与责任的对等性,但对孝在现代社会的调适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出现了孝道的提倡与不孝行为并存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在于孝道研究偏重阐发孝道的现代价值,而忽视了孝道实践理论的研究。孝道实践理论研究的难点在于揭示孝对子女的必要性。孔子的人性论和董仲舒的宇宙论在现代社会逐渐失去了效力,唐君毅从形上学角度论证了孝道对现代人的必要性,虽然他的观点偏于孝的绝对性而忽视了孝道中权力与责任的对等性,但对孝在现代社会的调适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与三晋法家不同,<管子>一书蕴含着丰富的孝道思想.<管子>孝道的意涵包括两个方面:其本质是一种利父母的德行;其规范是"养亲"、"敬亲".与孟子不同,<管子>孝道的基础源于趋利避害的人性,父"慈教"是孝道产生的先决条件,父之"势"是孝道产生的外在诱因,避开"五害"是孝道产生的环境基础.<管子>为了"牧民",而提倡大力推广孝道,其具体推广措施是:加强教化,以孝选才,赏罚之法等.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把封建社会的元德"孝道"放置在特殊人物、特殊场合以及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使正统孝道与具体人物、事件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充满了强烈的讽刺意味,意蕴深厚而回味无穷。涉及的具体事件有:孝与省亲,孝与丧礼,孝与庶出,孝与尽忠。  相似文献   

8.
<孝经>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孝意味着对父母辛勤养育之恩的真诚感激和深切怀念,孝一方面具有生物学的依据,另一方面也非常适合农业耕作、自给自足、聚族而居、家国同构、君父一体的中国社会现实.佛教以辞别君亲、出家修行为入道初步,解脱烦恼、涅槃寂静为终极归向,不可避免地受到儒道两家以"不孝"为口实的攻讦.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异质文化,积极地向儒家人物靠拢,认真解释佛教的理想、追求与儒家的孝道毫无违逆之处,并大力挖掘自家的孝道资源,逐渐积累起非常丰富的佛教孝道思想资料.北宋契嵩撰<孝论>一文,阐明了佛教的出家修行并不与儒家在家奉亲的孝道相矛盾,代表了土生土长的佛教僧众不愿意违背世俗伦常的心声,也标志着佛教在北宋时期已经立足中土,扎根民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这部记载宋元民间故事的"夷坚体"志怪笔记体小说中有许多"贤德孝子"和"不孝儿媳",孝子们的孝行令人感动,但是有些愚孝行为令后人困惑,一些"事姑不亲"的故事续写了父母受子女虐待后的惩罚与报应,但是在孝与不孝故事和传统的孝道背后,隐藏与涵盖的是孝道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儒道的对立表现在许多方面,忠孝仁义是儒家倡导的重要伦理范畴,道家反对仁义忠信,却又阐论孝道观念,认为孝是人类本然状态的自然情感,所以在孝与仁的关系上儒道两家显然是相对立的.道家崇尚自然本真状态的孝观念,这在"二十四孝"的老莱子"戏彩娱亲"中可以得到佐证.  相似文献   

11.
《孝经》作为传统孝道的经典,其孝道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伦理精神,在历史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思维和行为实践,无疑也是当前重建孝道的重要理论资源。《孝经》的孝道思想主要由孝道理论依据、孝道宗旨、孝道规范等三大方面构成。关于孝道的理论依据,《孝经》不仅论证了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人伦规范,而且还从人性的方面对孝道根据进行了论证;关于孝道宗旨,"孝治天下"是《孝经》孝道思想的宗旨,是贯穿全书的核心思想,而以孝治国的政治主张是以孝道教化为基础的,并且提出以刑罚来维护孝道的推行,从而真正达到"孝治天下"的目的;《孝经》的孝道规范,分为"事亲"的基本规范与"事君"、"立身"的泛化规范。  相似文献   

12.
传统孝观念在当代农村依然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它的精华都能有所继承。对于糟粕一般也都能做出合乎理性的分析与判断,并且他们在长期的孝道实践过程中赋予封建孝道以时代的内涵,形成了体现时代特色的新的孝道观念。传统孝道在当代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但是要想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必须实现传统孝文化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多种手段相互配合,确保新的孝道模式在全社会的实施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辛亥一役,资产阶级虽取得暂时胜利,然其革命的预期未果,革命理想的实现亦遥遥无期。在社会严重失序的情势下,复兴儒学传统的思潮有所抬头。因而,民国之后的很长时间内,激进与保守的思潮始终在激荡中消长。西学东渐,舶来的新世界观与价值体系,无不冲击着传统中国本土的人伦秩序。封建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孝"观念,在中西、新旧文化激烈冲突、碰撞与融合下,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价值群体激辩与角力的核心。职是之故,"五四"前后"孝"与"非孝"的相关争论异常激烈,且影响深远。以文化史研究中"大传统"的视域为主要考察,既有抉发"孝"之经典意涵来反"非孝"者,又有"拥孝"与"非孝"论者对传统孝道诸问题的种种回应,还有在新文化背景下折衷传统孝道者,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在他的巨作《聊斋志异》中充分体现了他对"百善孝为先"思想观念的推重。《聊斋志异》以孝开宗明义,对孝道进行了反复弘扬,甚至通过描写因果报应来宣扬孝道。为了弘孝他还总结了十二种行孝的方式。蒲松龄之所以如此大力宣扬孝道,其原因有二:第一,蒲松龄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第二,现实生活中蒲松龄本人就是个行孝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孝道观念凸显于晚明清初劝善文化的历史语境中,有其自身的文化发展脉络。一方面,释道二教在明清社会不断强化的"入世"取向需要二教对中国固有的孝道文化作出回应和调整;另一方面,阳明心学影响下的儒林或将"孝弟"上升至本体,或阐发"孝弟"之宗教意涵,掀起了一场论"孝"的言说风潮。  相似文献   

16.
"孝"的起源和归宿问题成了学术界一个被遮蔽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去蔽和澄明有助于孝道主体实践的能动性与选择性."孝"的起源和归宿正是"孝道"中的"道","孝"源于"道"的异化并最终归于"道".老子的<道德经>很好地解决了"孝慈"等伦理道德的本体论问题.从精神的发展史与内在逻辑看,"道"在客观现"象"的过程中经历了伦理、教化、道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孝"随着"道"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功能.伦理阶段的"孝"与"道"合一,教化阶段的"道"异化为"孝"与"不孝",道德阶段的"孝"最终又复归于"道".  相似文献   

17.
“孝”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然而,当前社会出现了孝道式微的现象,不孝行为不断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孝道失去了存在的经济与社会基础,传统孝道自身的缺陷与孝道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孝道危机的重要因素.解决当前孝道危机的实现路径主要是:对传统孝道进行现代转换,广泛倡导新的孝道观念,切实加强孝道教育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孝的美学意蕴随着孝的内涵的变化而变化,孝的内涵又随着主体对孝的理解和践履的变化而变化。孝的起源和归宿都是“道”,孝源于“道”的现“象”,经由孝道合一、分离、复归的发展演进,孝的美学意蕴也呈现为从自然生成的本真之美到人为的世俗美,最终重拾自然本真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19.
现代孝道在继承传统孝道价值精华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社会的理念和时代特征,是对传统孝道的一种扬弃和超越。如何解决当下的孝道和育老难题,理应以"育老"为先,培养育老新模式情感育老,开拓育老新视野,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拓现代育老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20.
纵观历史,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政治哲学与伦理范式。如果说短暂的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至秦亡)是以法家的"法"为其政治哲学与伦理范式的,那么西汉初期则可以用"孝"来概括其政治哲学与伦理范式。秦亡汉兴,政权更迭,秦与汉在政治哲学与伦理范式方面不仅悄然发生了转换,而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伦理范式与价值向度。在西汉初期的历史进程中,"孝"的强化与"法"的弱化可谓是相逆而行;时至汉武帝时期,法孝之间又有新变化,呈现出同行并进、互为表里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董仲舒以"父为子纲"的论调对"孝"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化与机制化,不仅拓展了"孝"的伦理意涵,而且增强了"孝"的绝对性与权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