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学界的日本学者对日语的“缓冲语”的定义和研究偏重研究其顺畅交际的作用,出现了“功能固着”现象.中国学者对日语“缓冲语”的研完嫁接了BrownLevinson的礼貌策略及礼貌原则理论,不易理解,且对日语“缓冲语”的分类不完整.研究存在明显不足.笔者以中国日语研究者的角度,根据先行研完的成果为基础,以调查访问为手段,重新为日语“缓冲语”分类,分析影响日语缓冲语的影响因素.客观分析日语缓冲语在实际交际中的作用.笔者力求突破研究中的“功能固着”现象.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对国人准确使用、全面理解日语缓冲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交际策略是指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在交际中为弥补语法或词汇知识的不足,达到交际目的而采用的特定交际手段。本实验模拟相对真实的口头和书面交际环境,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的交际策略类型作了调查,旨在深入获取中国英语学习者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归纳中国英语学习者交际策略的使用特征,为我国的外语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交际策略是指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在交际中为弥补语法或词汇知识的不足,达到交际目的而采用的特定交际手段。本实验模拟相对真实的口头和书面交际环境,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的交际策略类型作了调查,旨在深入获取中国英语学习者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归纳中国英语学习者交际策略的使用特征,为我国的外语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芳 《科技信息》2007,(32):120-121
本文从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切入,论述了非言语交际的功能。从交际活动中的"人际距离"、"目光视线"、"色彩"、"体态语"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国人与日本人的非言语行为的异同点,以便日语学习者准确地应用到语言交际中。  相似文献   

5.
中日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与文化中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用日语交际的过程中,常会使用一些不符合日本人表达习惯的语用失误。产生这些失误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中日文化差异引起的不适应。对此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无论是对汉语母语者的日语学习还是日语教学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郝杰 《科技信息》2008,(34):284-284
指示词在日语会话和文章理解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日语指示词的用法分为现场指示和文脉指示,本文重点阐述了日语“コ·ソ·ア,”指示词的文脉指示意义和用法.目的是使日语学习者加以区别,并能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本质是交际,因此,大学日语课堂的主要的目标应是培养学习者使用语言的能力,日语课堂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活动和教学要求,创造有效的交际需求,教学生学习外语的良好习惯及解决学生在外语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学日语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实现日语学习目标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语料库数据的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交际动词使用的分布情况。所使用的学习者语料库为CLEC语料库,参照语料库是英国本族语者语料库FLOB。该项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学习者与本族语使用者在交际动词使用频率方面差别不大;但与本族语使用者相比,中国学习者在交际动词使用方面存在过多或过少使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交际时,通常使用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除此之外,人们还使用非语言交际,如:点头、摇头、微笑、皱眉、耸肩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不同的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剖析日本人体态语(Body language)的表现形式,分析日本民族体态语的由来,探讨日本民族的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以引起日语学习者和从事对日交流人士对日本民族体态语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柳晓江 《甘肃科技》2010,26(6):192-194,188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交际策略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较快捷的方式,是英语学习者为了克服由于原有水平较低而造成的交流障碍而采用的手段[1]。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8级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英语听说口语交际能力的交际策略使用、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赵尊霞  赵金玲 《科技信息》2008,(36):243-244
语用失误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中国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情况。调查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仍存在大量语用失误,主要由于汉语负迁移,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以及教学方法与教材同语言能力的培养脱节导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女士优先”这一交际原则的了解,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掌握西方文化观念,以便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不赞成表达是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是冲突的一种形式。通过收集语料的方法,对中日影视剧中间接不赞成言语行为的异同进行对比考察后发现:日语中间接不赞成言语行为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汉语。在实施间接不赞成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类型上,汉语主要倾向于使用“理由说明型”、“意见陈述型”、“反问强调型”三种类型;日语则倾向于使用“疑问表述型”、“理由说明型”、“反问强调型”三种类型。其中,汉语“理由说明型”语用策略使用频率最高,而日语则是“疑问表述型”语用策略使用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日语的母语话者的AIDUCHI为基准,将中国的高水平学习者的AIDUCHI进行了功能的分类,考察了学习者使用的AIDUCHI在各个分类中是如何体现的.在考察中,将说话人提供的信息分为"确定"信息与"不确定"信息.在本文中主要从较难掌握情况的"不确定"信息为考察背景.然后在此基础上,将AIDUCHI的功能分为"在听"和"先行",分析了学习者的置不解信息于不理,AIDUCHI与反问的区别使用以及先行发话等例子;考察结果显示作为考察对象的学习者虽然日语能力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在AIDUCHI的使用上呈现不稳定性,不均衡性和使用不当等问题.最后对以上的分析结果在日语教育方面的应用稍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1先行研究中日两国语言由于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无论字、词,乃至句式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总会感觉掌握日语并不困难,但在那些初看来为相似之处并认为其会对日语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会由于母语的影响而对日语学习引起负迁移作用。很多外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以下现象:当一句话出现在眼前,需要用外语表达时,首先想到的是用中文如何表达,然后将中文的意思表达直接译成目标语。这一现象在日语学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开展对中美两国文化、风俗习惯的对比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国家或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其中包含人们之间不同的观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习俗。本研究选择中美家庭聚会为出发点,以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对聚会文化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最终实现在复杂语境中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研究了318名高中生在口语交际策略使用频率与学习成绩和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就不同学习成绩的学习者与交际策略使用频率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高中生较多地使用减缩策略.英语水平和英语成绩不同的高中学习者在此策略使用频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2)受策略能力和习得环境的影响,不同英语水平的高中学习者在使用成就策略和母语策略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3)学习成绩与成就策略中的外语转述策略、延时策略、非言语策略、合作策略的使用频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成绩越好,使用成就策略则越频繁.  相似文献   

18.
韩海莲 《科技信息》2009,(35):204-205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其中日语接续词的错误也很多。因此研究日语学习者的病句对日语学习者以及从事日语教育的工作者有很大意义。本文以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为对象,通过分析他们在发言、写作、对话时出现的有关接续词的病句,明确了日语学习者在接续词的使用上存在着对近义词的混淆,语体上的错误,乱加接续词,漏掉接续词以及对话中出现错误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どうも”一词在日语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日语日常用语的“润滑油”,不仅具有超高的使用频率,而且具有更为丰富的蕴含。本文主要从日本人的禅宗思想中“以心传心”这一文化视角来探讨“どうも”之类的词语在日语语言交际中“如鱼得水,顺风行船”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20.
日语接续表达历来是学习者感到棘手的问题之一.中国日语学习者在这一方面出现的偏误以近义性表达为多.而且,不仅日语本身的近义属性,相对应的汉语的近义属性也会出现问题.通过偏误实例与正确用例的对比,在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かぅ"、"のこ"以及"そしこ"、"そゎに"、"すゐと"的使用区别进行重新规定.另外,对至今尚未被重视的语篇中调整句子长短的接续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