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分析影响完井方法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完井方法数据库的组成、建立方法及应用效果。完井方法的选择必须依靠大量的实验和矿场资料分析与处理。建立完井方法数据库综合分析影响完井方法的各种因素,对实现完井方法优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吐吐油田小井眼侧钻、加深技术是油田老井挖潜增效和套损井治理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小井眼钻井完钻后,在完井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井,占总井数67%;完井周期过长,占建井周期的50%左右。为此对井筒处理、完井管柱结构优化、固井工艺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形成了小井眼完井技术系列,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钻井、完井过程中钻井液、完井液渗入近井地层以及固体颗粒沉淀造成的地层损伤对油井产量的影响,考虑钻井液、完井液对石油的驱替,将其渗入地层视为动界面的渗流力学问题进行研究.得到了钻井液、完井液的锋面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式、损伤与未损伤区石油的压力分布、损伤与未损伤情形下油井产量的表达式.该成果对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开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行善 《科技资讯》2012,(19):68-68,70
完井工艺是油田开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衔接了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也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工艺,是从钻开油层开始到下套管固井、注水泥,射孔,下生产油管、排液,直至投产的系统工程。完井设计水平的高低和完井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油田开发利用效率有决定性的影响。完井技术和修井手段限制了生产工艺和增产措施应用,因此完井工艺技术成为水平井、多底井、分支井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水平井开采油藏可极大地增加储层暴露程度,控制更大泄油面积,能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单层或多层油藏、裂缝油藏、底水油藏、以及各种薄层油藏。为恢复大修、报废井生产提供了重要手段,在提高油田采收率和经济效益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如今,沙特SHEDGAM区块实施水平井(大修井)完井工艺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场应用范围已涉及到各类油藏。本文根据SDGM区块几口井的施工情况,主要对完井方式和完井工具进行分析和介绍,为提高国内油藏开发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实际裸眼完井、割缝衬管完井、绕丝筛管完井、裸眼井下砾石充填完井、裸眼预充填砾石筛管完井、裸眼封隔器贯眼尾管及带ECP的裸眼封隔器贯眼尾管完井等七种裸眼系列的水平井完井方式,考虑地层损害和完井方式及完井参数的影响,进行了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的研究。实例计算表明,其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均是正确的,对指导水平井完井方式的选择与完井参数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CO_2腐蚀是世界石油工业中常见的腐蚀类型,CO_2溶于水后对钢铁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会对油套管及井下工具产生严重腐蚀。13Cr钢具有良好的抗CO_2腐蚀性能,可以满足含CO_2气井用完井封隔器的使用要求。本文主要讲述了13Cr钢在含CO_2气井用完井封隔器上的应用情况,说明了含CO_2气井用完井封隔器材料选用原则,针对13Cr钢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并介绍了这种完井封隔器的室内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天然气水合物井在完井过程中的出砂问题,保证天然气水合物井的稳产与高产,开展天然气水合物井完井用形状记忆材料的研制。选用PCL/PM 200-体系,采用物理发泡与化学发泡并用的方法,一步法合成了开孔型形状记忆聚氨酯泡沫;在此基础上,对其力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形状记忆性能、泡孔结构、耐温性能等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体系合成工艺简单,形状恢复率高,力学性能好,开孔性均匀,耐温性能好,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符合温敏型形状记忆材料的变化规律,能够满足天然气水合物完井用形状记忆材料的性能要求。将该体系用于生产天然气水合物井完井用的形状记忆材料,制造形状记忆筛管,为日后天然气水合物的试采和商业开发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且行之有效的完井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套管射孔完井、射孔套管内绕丝筛管完井、射孔套管内井下砾石充填完井、射孔套管内预充填砾石筛管完井等四种射孔系列的水平井完井方式,考虑地层损害和完井方式及完井参数的影响,进行了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的研究。实例计算表明,其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可用于水平井完井方式的选择与完井参数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产层特性、产层井眼周围的应力分布及其与产层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产层特性决定了产层井眼周围的应力分布状态,因此成为选择完井方式的决定性因素。同时指出用所谓“C”公式判断产层的坚固程度,并据此选择完井方式是不当的。  相似文献   

10.
刘军 《科技信息》2008,(36):35-35
胜利油田复杂结构井技术居国内居领先水平,发展完善了带管外封隔器的割缝衬管完井技术、衬管项部注水泥完井技术等。对于出砂油藏,发展完善了水平井管内砾石充填防砂完井。对于水平井射孔技术,研究发展了水平井分段射孔采油技术。套管内侧钻水平井是在套管侧钻技术和水平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综合技术。研制成功了新型的系列完井工具,配套形成了适应油田不同油藏条件的侧钻水平井系列完井工艺管柱:钻孔/割缝衬管完井技术、管外封隔器加筛管(或滤砂管)完井技术。  相似文献   

11.
蛇曲井是一种新型复杂结构井,生产井段存在较大的纵向起伏,井筒流动特征既不同于普通水平管,也不同于水平井。研究了蛇曲井井筒流动特征,对蛇曲井微元段和孔眼段的流动进行了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和动量定理,建立了裸眼完井和射孔完井方式下蛇曲井生产井段的井筒压降预测模型。在定产量和定井底流压两种工作制度下,给出了蛇曲井生产井段的压降预测方法。应用所建预测模型和水平井的水平段压降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某裸眼完井蛇曲井生产井段的井筒压降,结果表明:蛇曲井生产井段井筒压降不能用常规水平井水平段的压降模型计算,蛇曲井生产井段井筒压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射孔完井电模拟及有限元数学模型研究的结果.分析了孔深、孔密、布孔相位角等射孔参数对油井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射孔井产能的诸因素相时重要性排列顺序.介绍了以计算较件、回归方程、诺模图三仲形式表达的射孔井产能与诸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最后给出了华北油田应用优选射孔参数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表皮系数是识别和诊断地层伤害程度中最重要的参数,它的大小直接反映地层伤害和产能损失情况。根据试井解释模型的假设条件,提出试井解释出的表皮系数必须进行修正分解才能正确地评价储层伤害程度,推导出总表皮数的表达式和每项表皮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地层伤害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十分有效的,为钻井、完井、试油和增产过程的伤害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南海XX油田的特点,优选了该油田水平井的完井防砂方法为裸眼内直接下优质防砂筛管完井防砂,并预测了防砂完井后的产能,研究了不同表皮系数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在分析地层砂粒度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出砂模拟实验,确定了该油田各油层的防砂筛管挡砂精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预测带状低渗透油气藏中纵向双分支水平井在不同完井方式下的产能,分析钻、完井过程中产生的表皮系数后,通过等值渗流阻力法成功地将齐成伟公式推广为带状低渗透油气藏中纵向双分支水平井在裸眼完井、割缝衬管完井和砾石充填完井方式下的产能公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压裂酸化施工后地层流体作非径向流动的特点,建立了以无因次压力表示的稳定流动数学模型,提出了有限差分求取增产倍比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全面考虑了钻井完井造成的井底污染、压裂酸化带来的裂缝壁面污染、有限裂缝导流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能准确预测压裂酸化井的增产倍比。  相似文献   

17.
结合等效塑性应变准则定量地研究了井眼倾斜角和倾斜方位对裸眼完井砂岩油藏出砂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应力和地层条件下,井斜角在0~45°时,随着井斜角的增加,井壁内的塑性应变最大值和塑性区范围都不断增加,出砂的趋势增大;当井斜角在45°~90°时,随着井斜角的增加,井眼内最大塑性应变逐渐减小,出砂趋势减小。井斜角相同,但井眼倾斜方位不同的井,井壁内产生塑性变形的区域不同,塑性变形的程度也不同,从防砂的角度,井眼,尤其水平井眼应该沿原地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或尽可能靠近最小主应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晋城矿区垂直套管完井、U型裸眼井、U型套管压裂井等主要的完井工艺为研究对象,从设计、井身结构、抽采效果及成本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当前晋城矿区煤层气井完井工艺须与煤矿矿井建设相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射孔参数对油井产能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孔完井后的油井产能计算和分析是油田开发与开采中的重要环节.为了研究各种射孔参数对油井产能的影响.本文以有限元法为基础建立了油井射孔的三维、多孔眼模型.进而应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计算油井产能的公式.并编制了系统软件.对9种射孔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国外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此外.对每一个影响因素对产率比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各参数在射穿污染带与未射穿污染带及高污染与低污染等不同情况下对产率比的影响程度排序.  相似文献   

20.
根据气藏内气体的流动模型和水平井筒内流体的流动模型,建立了气藏-水平井筒流体流动的耦合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气藏内的各向异性和气体的非达西流动.利用拟压力采用非稳态方法求解气藏水平井的产能模型,预测了裸眼完井、射孔完井和压裂完井的水平井气井产能,分析了影响产能的因素,并将其与直井压裂的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