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七月派"笔下的抗日叙事与其他抗战文学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战争的真实描写、对人在战争中的处境和心理的刻画、对战争荒谬性的揭示,从而使"七月派"的抗日叙事呈现出特有的悲壮、苍凉、沉郁的艺术风格.而这种叙事态度与创作风格的形成与"七月派"的核心人物胡风的文学观点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晗 《科技信息》2007,(16):206-206
《第二十二条军规》在“黑色幽默”派文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本文对这部小说在主题,叙事结构,主人公及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展现了黑色幽默文学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周作人文学观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著作,该文中他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文以载道”和“诗言志”两派,并且主“言志”而绌“载道”。但追溯中国古代文论史,“言志”与“载道”在这里都受到了误用,“诗言志”实则为“诗缘情”,它强调文学创作时自我情感的自在状态,为己而非为他人。这种“自己表现”的文学观,其实是对数千年来强调文学教化的社会功用的宏大叙事的解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阐释郭沫若“五四”时期文化、文学观念、文化思想史研究、文学创作实践的一些特点,说明他在当时对于融化传统文化、文学有价值成份问题已有自觉的理性思考。这种思考与复古派、东方文化派固守传统文化封建主义旧质的保守主义态度绝然不同,而对早期《新青年》派不无偏激的建设新文化观则是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5.
“寻找——找到——失去”的叙事结构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叙事结构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工业与文化转型期的世界观,也透视出反讽与传奇两种不同文学体裁在小说中既相融又相斥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6.
“山药蛋”派的农村叙事在农村小说的写作史上自成一支,蕴涵在其中的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从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和集体茏罩下的个体两方面得到了呈示。这种双重的变奏显现在“山药蛋”派的创作中.构成了一种内在的标识。  相似文献   

7.
《左传》中 ,战争描写是最成功的篇章 ,集中体现了《左传》各方面的文学成就 ,通过“鞍之战”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作者的战争思想贯穿其中 ;以言叙事 ,分析性语言通过人物之口嵌入叙事性语言之中 ,使其叙事、记言交汇融合 ;在人物刻画上以细节刻画人物 ,表现人物性格 ,并且体现出“守礼”的时代特色 ,为我们塑造了一批光辉的人物形象 ,其艺术成就卓然。  相似文献   

8.
考察中国古代主流文学叙事中的母亲形象,并分析其历史建构的文化内涵,认为经过历代主流文学的塑造,“母亲”与受难、牺牲、无私、爱等意义形成了一定的转化规则,母亲形象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母亲意义承载沉重的家庭伦理信息,这种信息随着叙事的传播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对母亲的道德评价与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的对话是贯穿整个二十世纪的重大思想主题,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以“出走——返回”的模式“还乡”叙事,具有深厚而特别的文化意蕴,是对中西文化对话与互审的表象诠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还乡”叙事留存着历史各个进程中新旧思想不同板块对撞进发的思想火花,记载着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关系的艰难持久而又不断深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类型化是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文学类型化有着多方面的动因:一是文学类型化有着传统的原因;另一原因是电视叙事的类型化和电视叙事作为儿童“元叙事”而导致儿童对类型化文学的接受。此外,文学类型化与大众文化盛行及文化产业化、文学商品化有关。文学类型化可能导致文学成为模仿写作和商业化写作。  相似文献   

11.
七七事变前,蒋介石对抗战前途的论调经常在消极和积极两个极端之间游移,其动机在于:应对抗战情绪高涨的形势;强化自身的统治地位;强调其抗战部署的重要性。蒋介石对抗战前途的矛盾态度体现了其对日思想的复杂性,因而不宜仅依据其一时的对日言论来简单地否定或肯定其抗战立场和民族立场。  相似文献   

12.
"东北作家群"的重要成员罗烽因"政治—文学"家的二重身份,使其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显示出高度理性,充分强化了抗战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具体表现为:痛斥日本殖民者罪行、煽动反帝情绪;发掘民族精神韧力、支撑抗争意志;全面观照战争环节,呼吁抗战理智;刻意营造冷峻文风,激发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13.
以文学的视角审视《史记》的历史叙事,分析了《史记》历史叙事的文学品格,概括了《史记》历史叙事五个方面的文学性特点:故事性、虚饰性、抒情性、多层面性、通俗性。认为叙事是记述性作品写作必不可少的手法,但不同的作品其叙事又有着不同的品格,历史著作是历史品格的叙事,文学作品是文学品格的叙事。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入侵检测研究主要关注检测系统自身算法的设计与优化,而入侵检测系统在采取行动时,本身会受到攻击者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博弈理论建立了一个带惩罚机制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检测系统与入侵者之间的攻防博弈过程.同时对入侵者施加合适的惩罚力度来遏制入侵行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检测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存在的异常节点,并有效降低入侵者的攻击频率.  相似文献   

15.
1933年7月,由茅盾作为隐形主编的《文学》月刊在上海创刊,它在国民党严密的文化控制下发展成长起来,在血雨腥风中不屈不挠,艰难地走过了五个年头,是新文学史上继《小说月报》之后、抗战之前寿命最长的大型文学刊物。茅盾拥有独特的批评观,他将编辑策略中的"名人效应"与"陌生效应"巧妙地结合起来,团结了各种风格流派的作家,成就了一批文坛新秀,使《文学》月刊成为30年代文学史上的"明星"杂志。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农业政策:循序渐进的农地政策既调动了农民阶级的抗日积极性,又保护了地主阶级和其他阶级的抗日积极性;合理负担的农税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照顾了贫苦农民的利益,又照顾了地主和富农的利益;合法减租的农业租佃政策调整了农业租佃关系,在保留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削弱了封建剥削程度,改善了农民生活。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才华横溢且颇有争议,他的小说、散文、诗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人格精神也值得后人探究。本文试从他的成长历程和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斗争意志与必胜信心探讨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8.
探讨抗战时期宝鸡近代工业繁荣发展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借助历史资料,分析了宝鸡近代工业发展的多种历史条件和因素.结果表明,抗战时期宝鸡的工业发展,推动了抗战的胜利,改变了宝鸡落后的经济面貌,并为建国后宝鸡工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争取中间势力的策略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争取中间势力是同顽固派斗争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它是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用分别对待和慎重的政策去争取国民党及其军队中的中间派;完成争取中间势力的任务要在三个条件下进行;对中间派要采取正确方针;吸收他们参加根据地政治经济建设等。这些策略思想不仅在抗日根据地得到运用,并对抗日战争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抗联的后期斗争(1939—1945年)尤为残酷和艰苦。东北抗联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坚持斗争,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抗日业绩,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抗联不愧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