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应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了中国1961~2001年的生态足迹及能源足迹、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GDP与各种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能源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GDP与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并建立了GDP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能源足迹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应用模型分析发现能源足迹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应用本文所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可以预测我国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的变化趋势,以模型(4)为例,预测了2006-2010年我国生态足迹及人均足迹,二者均呈现增长趋势,人均生态赤字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175,自引:0,他引:175  
协整性分析和因果关系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但迄今为止,尚没有文献报道关于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协整性和因果关系的研究工作。本文开展1978~2000年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性和因果关系的研究,结论是: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但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国在制订能源政策时既要考虑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冲击,同时也要充分估计能源供应压力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中国能源消费转型,减少CO_2排放,本文首先利用俱乐部收敛检验等方法对不同类型化石能源消费的省际差异演变及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其次,基于收敛聚类结果利用分层(组)预测方法对不同消费层级未来中短期内的CO_2排放进行预测.研究发现:由于经济发展对煤炭消费的依赖程度不同,各省煤炭消费分别向3个不同水平收敛;在能源强度及结构效应的驱动下,各省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整体向上收敛.在未来,Clubs2省份将主导全国总的煤炭消费CO_2排放趋势,进而对化石能源总CO_2排放产生显著影响;同时,未来的原油消费将增加总CO_2排放量,而天然气消费具有减排优势;另外,各省CO_2排放量及增速仍将存在较大差异.以上发现对建立特定的区域能源消费及排放政策具有重要启示:Clubs2中的省份是控制煤炭消费,减少CO_2排放的重点区域;严控高收入、重工业省份的原油消费将会进一步降低总CO_2排放量.  相似文献   

4.
能源工业生产量及主要能源消费量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文[1]中提出的关联度识别方法, 以云南省为例, 分析云南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消费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关系。并且, 分别建立了能源工业生产量及主要能源消费量的灰色GM(1, 1)模型, 本文定量分析的结果可为定性分析与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变结构协整问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提出了变结构协整的定义及分类,将变结构协整分为3种类型,参数变化型协整,部分变化型整和机理变化型协整,对于第一种类型提出了基于ADF检验统计量的变结构协整检验和建模方法,并对中国国民收入与社会总消费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民收入与社会总消费的协整关系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能源强度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在2002~2005年却反常上升。本文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三个方面分别选择了第三产业比重、RD技术知识存量、GDP与GNP之差三个变量,用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能源强度和三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中国能源强度的协整分析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将1985~2006年中国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受产业结构影响的结构份额和受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影响的效率份额。为有效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目标,本文建议要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以及通过研发、推广节能技术和扩大净要素流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来持续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选取1955~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和人均GDP数据,建立了基于三次方关系的中国能源消费与人均GDP的EKC模型,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线性回归系数和二次回归系数均不显著,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GDP之间存在"N"型EKC曲线,且不存在拐点;能源强度与人均GDP之间存在"N"型EKC曲线,但存在拐点。能源消费的因素分解和熵权评价法表明:人均GDP增加是能源消费增加的驱动力,能源强度的降低能抑制能源消费的增加;能源强度的扩展模型和最佳子集回归表明:对能源强度影响最大的是工业能源强度,其次是工业结构,然后是第三产业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8.
出口对湖南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分析技术和Granger-Gausality检验方法,对湖南省的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湖南省的出口、进口与GDP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出口增长带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出口增长没有影响,接着采用统计计量指标,对湖南省10多年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拉动效果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以认清定位,找出问题,为湖南省制定外贸出口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1978~2007年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对我国货运量及货运生成量进行协整分析,协整检验结果说明货运量(取对数)与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比例和第三产业比例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货运生成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取对数)和第一产业比例存在长期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揭示了第一产业产值对货运量、第一产业比例对货运生成量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正交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说明第一产业产值对货运量和第一产业比例对货运生成量具有持续的正影响,而国内生产总值GDP(取对数)对货运生成量具有持续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交通货物运输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我国交通货物运输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整关系,建立了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国内生产总值(GDP)的ARIMA模型,对三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交通货物运输量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货物周转量是货运量、国内生产总值的Granger原因,但货运量、国内生产总值不是货物周转量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方法应用于研究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影响,在模型中增加资源税模块,构建了测算中国煤炭资源税改革影响的40个部门的动态递归CGE模型,其中包含6个化石能源生产部门和4个电力生产部门.基于2007年的社会核算矩阵,应用该模型模拟了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后,在不同改革情景下,从2014年到2020年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产生一定的负面冲击,但是,会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以及节能减排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中国减排承诺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that examines the dynamics inclu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sumption of energy and economic progress has long been assessed. However,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two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general and Bangladesh, in particular, is a less explored subject. Hence,with this notion,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among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Bangladesh. For this purpose, the study used energy consumption,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labor force, and capital data from 1981 to 2017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nd data is analyzed by augmented Dickey-Fuller(ADF) unit root test, Jo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 and Granger test of causality. Results determine tha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have long term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The econometric model is estimated using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GLS)model. It is concluded that, consumption of energy and economic growth positively correlated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ighly depend on energy consumption in Bangladesh.  相似文献   

13.
Chai  Jian  Wang  Yabo  Hu  Yi  Zhang  Xuejun  Zhang  Xiaokong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2023,36(1):360-374

Under the goal of carbon neutrality, it is critical for China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green credit,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nergy-environment-economy (3E) system.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from 2000 to 2020, the authors build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dex, energy transformation index and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 By using Bayesian network model (BN),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s and influence mechanisms of green credit and 3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caus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the annual increase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Green credit can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alleviat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rough energy structur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per capita GDP. Clean energy utilization and per capita GDP growth also help to contro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Green credit can stimulat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accelerate energy transformation together wit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lean energy utilization can facilita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nd green credit can restrict the level of opening up.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motes per capita GDP growth. Per capita GDP growth can reduce energy intensity and improve urbanization and per capita energy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凤丹 《系统工程》2008,26(4):55-60
通过对数平均D氏分解法(LMDI)将1997年和2002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及煤炭消费、石油消费分别分解为产量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2年中国工业能耗的增长主要是高耗能重化工业投入产出规模的扩大引起的,工业结构的调整也对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工业各部门实际能源强度的降低则大大减缓了能耗总量的增长幅度.根据测算结果,笔者提出重化工业不应该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Study on the Determinants of Energy Demand in China~~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分析掺烧生活垃圾后的水泥窑复杂燃烧特性的问题,引入数据挖掘技术,以国内某水泥厂为对象,采集相关参数数据,使用稳定性选择算法分析各参数对煤耗与NOx排量的影响系数,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煤耗与NOx排量的数学模型,结合K-means聚类算法得出关键优化参数及其最优值。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建立精确的煤耗与NOx排量模型,挖掘出节能减排的关键优化参数及其最优目标值。通过改善关键优化参数至最优值,能够大大降低煤耗与NOx排量,可指导水泥厂优化窑内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17.
The long-term energy demand in China and the-Chinese share in global CO2 emission are forecasted on the basis of scenarios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up to 2050 proposed in view of the interaction of energy,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otal energy demand in 2050 will reach 4.4~ 5.4 billion tce. It is shown in energy supply analysis that coal is China's major energy in primary energy supply. The share of CO2 emission in the future Chinese energy system will be out of proportion to its energy consumption share because of the high persentage of coal to be consumed. It will reach about 27%. The nuclear option which would replace 30.7% of coal in the total primary energy supply will reduce the share by 9.8%. So the policy considerations on the future Chinese energy system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global CO2 issues.  相似文献   

18.
应用阈值回归模型分析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 经济增长、工业结构、全要素电力使用效率和电力价格对电力消费的 差异性影响, 并基于此揭示1980--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增长的非对称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 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各变量对电力消费的 作用存在差异, 人均GDP增长率高于9.25%时, 工业结构的重型化显著推动电力消费的增长, 而电力使用效率并未得到有效提高, 对电力消费 增长的抑制作用有限; 反之, 人均GDP增长率低于9.25%时, 经济增长是促进电力消费的主要力量, 电力使用效率的提高则有效地抑制了电力 消费的过快增长. 分析结果也表明, 电价扭曲削弱了价格机制配置电力资源以提高电力使用效率的作用, 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价格改革势在 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