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科学的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方法论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7年6月,160余位心理学者聚集在纽约Edith Macy会议中心,召开了一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的题目是“非科学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另一种声音”。与会者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三分之一来自美国以外。研讨会所提出的“非科学心理学”并非是指没有科学性的心理学,而是相对于传统的强调实证研究的“科学心理学”而言的。长期以来,实证主义心理学的危机问题使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化越来越成为心理学家必须面对的现实。了解“非科学的心理学”的立场和方法论,对于我们发展和完善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应当说是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0,(17):48-49
“会诊”专家彭凯平谈心理减压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邀请了海内外的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及精神病学等方面专家到富士康“会诊”。寻找摆脱“连跳”阴影的出路。作为富士康邀请的社会心理学专家,彭凯平教授在分析“连跳”背后的原因时,呼吁社会不仅要关注逝者,更要关注我们身边99%以上的健康人的心理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常识性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关联的批判性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心理学在科学化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渐渐远离了人类日常生活,彰显着浓郁的自然科学品性,成为心理学家孤芳自赏的一种标签。常识性心理学可使人的心灵活动得到素朴、直观理解,是常识心理学而非心理科学使得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成为可能。常识性心理学不应该是“落后”或“非科学”心理学的代名词,而应该是科学心理学的一种学术资源。“共在”是常识性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之间由分离到对话的关系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1959年4月14日“光明日报”第二版上刊登了心理学家曹日昌同志所写的“由学术批判明确心理学家的研究任务”一文。该文指出了在心理学界长期以来争论的问题;介绍了去年心理研究所开展的心理学研究方向问题的辩论及北京师范大学发起的对心理学中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批判运动,并对这次批判作了一定的估价;从而提出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作者在该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心理学界争论的中心问题有三方面: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报1957年第一卷第二期上发表了倪中方先生对“华先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初步批判”一文,其中,作者写道:真正的行为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才诞生的,“这具体表现在华生1913年,在美国‘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名为‘在一个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在1914年‘以行为——比交心理学导言'的名称出版了一本书及在1919年出版的另一本行为主义心理学书.自此以后,行为主义心理学遂在美国心理学界占有一定地位”,而且,其影响波及各国. 接着作者对旧中国行为主义的传播者——郭任远的观点进行了批判.郭任远不仅企图用“行为学”来代替“心理学”,而且认为“行为学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科学,和  相似文献   

6.
爱与沟通     
拜现代心理学之赐,我们小夫妻结婚之后,仍然十分重视沟通的技巧与方式。偶尔,我亲爱的老婆会在半夜两点钟把我从睡梦中摇醒亲切地问:“老公,你口喝吗?”“不渴。”我坚决而肯定地回答,然后沉沉进入梦乡。过了一会,她又好心地过来摇我:“老公,你想不想喝?”“我刚刚不是回答了吗?”“你刚刚是说你不口渴,现在,我问你想不想喝水?”天啊。“我可不可以不要喝水?”“……”撒娇,“人家希望你喝水嘛……”“好好……”我一肚子窝囊,“喝水,喝水……”“你去喝水的时候,可不可以顺便倒一杯给我。”至此我亲爱的老婆诡计毕露无遗。沟通起来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是观察和探讨人类心理现象变化规律的学科,它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自冯特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体系的发展已相当完善。但由于其学科的独特性质,又使其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学派林立,理论更迭频繁。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认知革命,影响了几乎所有分支领域的思想体系,产生了大量的新名词。三十多年来,心理科学迅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概念不断出现,相应地产生了许多新的心理学名词。随着国内外出版的心理学书刊日渐增多,学术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大众传媒对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播越来越多,在心理学名词使用上存在一些混乱现象,心理学名词的规范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心理学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化,对心理科学的研究、教育,心理学文献的编纂、检索,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全球沟通,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概述早在1924年,我国心理学界就出版了《心理学名词汉译》。1954年,有关人员编辑出版了《英汉心理学名词》。198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心理学词汇》。在中国心理学会编辑出版的刊物《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上,一直强调要使用规范名词。七十多年来,上述工作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和心理学名词的统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心理学名词审定工作在1996年初被纳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词委)审定工作计划。经过商讨,中国心理学会于1996年3月成立了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筹备组。其任务是:调查研究,为开展审定作必要的准备工作。1996年6月成立了“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由全国名词委和中国心理学会双重领导。聘请著名心理学家荆其诚、王甦、林仲贤为顾问,管连荣为主任、沈德灿和陈永明为副主任,另有19名心理学家(其中包括香港心理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的梁展鹏博士)组成委员会。1996年6月22日召开了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在京委员会议以后,各位委员根据专业分布框架计划组织了全国各地的50多名心理学家,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张氏心理学词典》、《心理学词典》、《英汉心理学名词》等大陆和港、台近年出版的权威心理学工具书,初选出3200多条心理学名词。汇总后发现大约有27%的名词有“一义多词”情况,有的同一概念的名词有5种以上不同称法。1996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心理学名词审定工作会议,对《心理学名词(初选稿)》,尤其是对150多个存在一词多义的名词,和28个涉及多个专业组的名词,逐条进行了讨论,经删简、修改,整理出《心理学名词(征求意见稿)》3049条,并按全国名词委的体例要求编排后,请委员再次核定,于1997年3月正式分送给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80多位心理学家广泛征求意见。1997年5月前后共收到120余份反馈意见。同年7月召开第二次心理学名词审定工作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认真讨论,按学科分支进行了综合平衡,最后确定了3067条《心理学名词(送审稿)》。1997年12月,荆其诚、王甦、林仲贤三位顾问受全国名词委的委托对报批名词进行复审,提出了终审修改意见。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又组织北京的委员开会,根据复审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再次作了修改,最后确定第一批审定公布《心理学名词(审定稿)》3004条。二、主要成果我们于1998年完成了《心理学名词》审定工作,现正待出版。本书是全国名词委审定公布的首批心理学名词。心理学名词按心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应用两大类编排,前者有普通心理学、心理量表、测量与统计、心理学史、心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6个分支,共有2061个名词;后者有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法制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其他7个分支,共有943个名词。全书总词数3004条。部分名词有简明定义性注释。正文之后附有英汉和汉英两种索引,以便读者检索。这批名词是在科研、教学、临床或社会服务、新闻出版等部门使用频率较高的心理学规范名词。通过这次心理学名词审定工作,对心理学中常见的和使用混乱的名词进行了统一。比如,对于“meta-analysis”一词,原来有“元分析”“超级分析”“再分析”等多种不同译法,此次统一为“元分析”。又如,原来对于“ergonomics”一词,国内对应的中文译法有“尔刚学”“功效学”“人类工效学”,现在将其统一为“[人类]工效学”。中括号里的“人类”二字是为了对应中国标准化委员会下设的“人类工效学”委员会而保留,但在其他场合可以不用。再如,“cognition”作为现代心理学的核心词汇之一,在亚洲使用汉语国家(如韩国、日本、新加坡等)的心理学界一直译为“认知”,但国内也有专家建议译为“认识”。考虑到约定俗成的名词审定原则,以及学术争鸣中“求同存异”的方针,为避免混淆,所有参加审定的心理学专家均认为应沿用“认知”用法。三、经验和体会管连荣同志早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致力于心理学文献的检索工作,并于1992年出版了《心理学文献计算机检索手册》。在建立了一整套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后,我们即面向全国同行开展服务。在此过程中,发现心理学名词(特别是关键词和主题词)的英、汉名不统一是影响查全率、查准率的重要因素。随着心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无论是从普及角度还是从研究交流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的要求已经越来越紧迫。从技术、理论、思想、时机等各个方面看,在1996年开展心理学名词的审定工作均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因此,特别要感谢全国名词委为我们提供及时的大力支持!我们自90年代初起即注重收集国内外出版的各类相关的心理学辞书(包括百科全书和词典)近30种。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综合和专题分类数据库,特别是将各词在不同辞书中的中、英对译方法建库备查,并据此筛选出首批审定的心理学名词,保证了选词代表性和科学性。在心理学名词审定过程中,得到了心理学会领导下的全国各地心理学专家的大力支持。通过25名委员负责13个分支领域,共动员了全国50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心理学家自始至终参与了全过程的审定工作。在征求意见时得到全国各地近200位专家的反馈意见。特别是梁展鹏博士从香港专程赶到北京参加我们的审定工作会议。可以说没有专家们的支持,我们很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工作。当然,在心理学名词审定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不同意见。但经过认真讨论和反复商榷,几乎所有的争议都得到了解决,并顺利达成了一致意见。另外比较突出的一个例子与“cognition”一词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赵壁如先生近10年来在许多场合、以不同方式、经过各种渠道多次呼吁应将其翻译为“认识”,认为不应当翻译成“认知”。我们在收到赵先生的来函后,专门组织专家对此进行了讨论。最后,我们根据此意见的来龙去脉将审定委员会所达成的一致意见——继续采用“认知”译法正式函复了赵先生。因此,我们的经验可以归纳为:文献研究中发现问题并系统地积累资料;全国名词委的大力支持;中国心理学会领导的专家队伍与掌握数据库技术的秘书处高效、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归纳、采用达成的一致意见;民主解决学术争议。这样,才能圆满成功地完成任务。四、存在的问题对于名词审定工作中的理论争议,特别是“音译(如laser—莱塞)”和“意译(laser—激光)”取向之争,我们仍然本着尊重历史和现状的原则处理。由于绝大多数首批审定的心理学名词都是常用的,这个问题尚不突出。但将来进行第二批心理学名词审定时,这无疑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尤其是许多涉及人名的词条,更要小心处理,方能达到促进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的目的。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尚待深入。心理学名词审定中有大量涉及外国心理学家姓名译法的规范工作要做。限于时间和经验,本次仅对首批审定心理学名词中涉及的部分外国姓氏音译,按译名协调委员会审定的译名加以规范。在名词审定工作中,各级领导以及心理学专家、学者给予热情支持,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得到全国名词委的指导和支持,在此表示深切的感谢!希望广大心理科学工作者在使用过程中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今后修订、增补,臻于完善。* 本文是2000年6月1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管连荣研究员是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韩布新副研究员是第四届全国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只要你随便翻开各大城市的地方报纸,“测测你的情商”、“测测你的心理压力”、“测测你的人际影响力”之类所谓的心理小测验随处可见;打开电视,总能看到一些分析与评点人们心理的节目;打开各种声讯媒体,一个小问题后就能听到“只花两元钱拨通12345678,你就可以知道你是什么类型的人”之类的话。由于普通市民对心理测量缺乏充分的了解,这样的心理小测验很有市场,目前大有泛滥成灾之势。认识“心理测验”那么,心理测量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目前充斥着人们视野的所谓的心理小测验究竟有多大的科学性呢?心理测量好似医生给病人看病,而心理…  相似文献   

9.
话语心智     
语言建构论把关注的重心从心灵与世界的关系转移到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语言的作用不是表达心理,而是规制心理。话语本身就是社会行动,注重话语分析的心理学家放弃了将“环境”中行为的个人当作研究对象,转而研究在不同语境中普遍存在的语言实践和话语。话语不仅成为心理学对意义进行追问的对象和手段,而且话语的观念更是被当作心理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相似文献   

10.
库恩范式论的心理学方法论蕴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心理而言,库恩的范式论蕴涵着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范式论对科学主义的分析与批判和对科学中人性的张扬,有助于科学心理学重新回到人这一主题,在心理学研究研究方法上,范式对自然科学的解释特征的阐释,使人文心理学的解释学方法纳入科学心理学成为可能;在心理学理论建设上,范式论批判了科学的“积累观”,这就使理论心理学可能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06,(21):44
心理学专家分析导致未成年人吸烟主要有以下6种心理因素:第一,追求派头和成人感的心理。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迅猛增长的时期,几乎从少年时代开始,许多学生就感觉自己是个“大人”了。这种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使他们把吸烟当做成熟的标志。第二,对科学宣传的怀疑心理。“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一点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有些青少年却认为:那么多人吸烟,也没见谁吸死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一些未成年人不加防范地成了“小烟民”。第三,从众心理。周围人抽烟,自己逐渐受到影响,接受并认可了这种行为方式。第四,消遣心理和消愁心理。“饭后一支…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1,(13):46-47
愤怒需要管理,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并不总是尽如人意,总会有些让人挫败甚至想要爆发的瞬间。但每个人都不想让自己的愤怒心理“开锅”,所以试试以下的方法.学会控制你的愤怒吧!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著名笑星赵本山表演的小品《卖拐》,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人们在大笑之后不禁会问:赵本山的“拐”为何能卖出去呢?他用了什么“招”?其实说穿了,赵本山“行骗”的招法就是借用了心理学中的暗示心理。在小品《卖拐》中,赵本山先是根据范伟的打扮以  相似文献   

14.
匈牙利学者先塔戈泰(J.Szentago-thai),在第十六届世界哲学会议上,发表一篇题为《心理功能的基质——大脑皮质的神经机制》的论文,提出“心理——脑相互作用” (mind-brain interaction)的理论。这是当代科学前沿有关脑——意识理论的一个新观点。它不仅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重大问题之一——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问题直接有关,而且也涉及到哲学的基本问题,因而很值得引起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如何获得幸福”的科学,在心理学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打破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心理学关注“失败、问题、障碍”的消极模式。积极心理学相信,人们要求的不仅仅是“结束痛苦”,而是“更幸福”。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危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主义心理学以唯科学主义的特征,这种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周围就存在着对它的威胁,其中最主要的来自于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和本土心理学运动。我国心理学界对解除这种威胁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看法,但这些看法是行不通的。我们要转化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危机,必须其内部着手,医治其痼疾。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的学科观问题是近年来理论心理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它直接与另外一个理论心理学问题--"心理学危机”紧密相关.主流心理学长期以来受自然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其心理学学科观以"解释、实验、客观”为主要特征,在心理学研究中表现出还原主义和机械主义倾向.而受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影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和补充,坚持以"理解、人文、主观”为特征的心理学学科观,在心理学研究中表现出整体主义和以人为本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06,(21):65
抽烟奇遇俺上学一向不安分,大一时第一次上自习,坐在教室感到特别郁闷,随即跑到过道抽烟。刚点着烟没一会儿,来了个漂亮女生,问:“现在上自习呢!你怎么跑出来了?”我说:“无聊,出来抽烟。美女,你哪班的?怎么也跑出来了?”她指着我们教室说:“那个班的!”当时俺好激动地说:“我们一个班的啊!怎么,你也郁闷吗?”她说:“嗯,我们班一个学生上自习跑出去了,我出来找他。”俺笑笑,看来也还有坐不住的:“你找他干啥?你又不是他妈!”“没办法啊,我是他新班主任!”俺当时就蒙了……1分钟后,俺憋出一句话:“老师,你看着真年轻……”听错了B君与两个哥…  相似文献   

19.
四月十二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召开有一百多人参加的讨论会,继续就2月1日所讨论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论点摘要如下(一)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海师院周冠生不同意北京心理研究所曹日昌、刘世熠的意见参见(本刊59—60页)。他认为曹、刘二人所提出的“研究意识的起源及反映过程问题,就是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以及“对大脑机能的研究是研究反映过程和认识过程的关键问题”,是值得商榷的。他认为:心理现象的产生不光是研究心理的物质本体所能解决的。他认为不能把心理学的研究仅仅限于反映过程。因为反映过程只是人的意识的一个方面。他认为人的  相似文献   

20.
摘要 本文从心理学某些术语的混用现象出发,论及心理学理论的本土化走向,特别是术语本土化的必要。处理好“人格”和“个性”这两个核心术语的分与合,当是人格理论在我国实现大众化的第一步。一、从两种心理学专著的书名说起翻看两本英国企鹅书局出版于50多年前、后又多次修订重印的英文专著:一本是The Physical Basis of Personality,作者V.H.Mottram是一位生理学教授;另一本是Frames of Mind,作者L.Hudson是一位教育学教授。由作者的身份和目录中均列有规范的综述、参考文献、术语汇编和索引即可断言,两书分别专题研究Personality和Mind问题,属于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原创论著。先说前一本的译名。of之前当译为“生理基础”,可见其是学术著作无疑;of后的关键词Personality,有人汉译成“个性”,有人译成“人格”,这在近二三十年出版的中文心理学论著中很常见。比如以《个性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冠名的几本高校教材,差异只是论题重点和章节排列不同,而所附的英文译名都是“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1]两种书把“个性”与“人格”混同使用,这与我国最大型辞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对词条“人格(个性)”的释义基本一致,[2]且有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99年公布的《心理学名词》为依据。问题是——如此“一英词两汉译”的做法,或者说用两个汉语词表示同一个概念,中国大众能认同吗?为了不违背科技术语单义性的原则,对于来自西方心理学的Personality有无更适宜的处理办法呢?再说后一本。of前的Frame基本含义是“网格”或口头语“框框”,可引申为“结构”之意。of后的Mind是同汉字“心”相近的多义词,广义指心理、心灵,甚至可译成精神,在《全书》中可找到依据;[3]狭义指心境或心智,在通俗读物中,还可以按笼统而具象的“头脑”来理解。根据辞书的释义,此书可能有更多译名。同样的问题是——这个书名如何汉译,中国大众才容易接受呢?进一步要问:引进西方科技术语有无本土化的必要?在有数千年方块汉字传统的中国,用汉字组词自有公认的规则。对于文学家鲁迅其人,国人惯用“骨气硬”表征他的人格伟大,而用“脾气大”说明其个性特点。显然,同样是“气”,骨气并不同于脾气,鲁迅的人格也不能视之为其个性。同样,精神不同于心理,阿Q精神也不等于阿Q的心理,鲁迅精神就更不能理解为鲁迅的心理,这些观念来自多门学科。然而,现行的多数心理学译著使用这些跨学科术语,往往与人们的习惯不一致。术语规范化是科技交流的需要。与自然科学使用专业术语强调统一性和国际性有所不同,术语本土化当是人文社会科学走向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心理学中国化的前提当是术语的本土化;唯如此,方能推进理论的发展和实用。二、心理学中的术语混用一窥与口头说的“行话”相近,术语作为专门学问的细胞,应是科学概念的载体,基本术语更是科学理论建构和学术研究的基础。一般说来,术语具有学科专用性,有其独特的“行”内涵义,理当予以尊重,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汉语语境里,有些跨学科术语具有大众通用性,不专属于一门学科,大众的习惯更须遵从。就是说,在需要考虑文化背景的中外学术交流中,除了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外,还应遵守如下的习惯性优先原理:大众的习惯性优先于专家(特别是西方专家)的习惯性。这个“优先”要求似乎比术语应具有的“习惯性”[2]更苛刻,但并非多余。如此强调的原因在于,不论多么专门的术语,既不可违背学科间的“协调性”原则,也不能与通用语“撞车”。因为科学理论的源头和归宿是大众,特别是直接服务于每个人的人文社科知识,终究要大众接受和实行,不能只在“行”内专家中交流,更不能只作为少数人品评的展品。以我为主和习惯性优先,乃本文立论之根基所在。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在中外心理学书刊里,除了常见的个性与人格随意换用或各有偏用外,还有情绪与情感的泾渭不分,更有智力与智慧的混同等等。在西方,可能原词代表的概念本来就比较含糊,所以不必对其混用吹毛求疵。然而,进入汉语语境,如此混用就不大合宜,因为操汉语者的思维习惯是词随字义。尤其是社科著作,应当要求所用术语同一般大众的习惯观念尽量一致,即术语的学术含义不能与其字面含义发生矛盾。三、人格与个性——是“双胞”,还是“克隆”?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展,一门学科发展成一个学科群,这不难理解。难于理解的是我国心理学界特有的一种现象:原本属于同一研究范围,其内容及方法亦无二致,却冠以不同的分支学科名(如前述的“个性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这在其他学科中尚未看到。人格和个性在心理学书刊的同一页甚至前后句中并立,有时把它们按“专业内”同义来看,有时又要跳出专业另作理解,随意性很大。对此,译写的人或许感觉良好,研读者却很是莫名其妙,甚至困惑。问题似可归结为以下两个:一是汉语中的人格与个性涵义到底有无差异,立足心理“门”之外,当如何看待在中国心理学界通行的“个性=人格”。二是原本属于理论心理学一个部分的personality theory,从西方舶来后,何以会繁衍出两个分支学科。先说第一个。不少自撰的或编译自西方的心理学教科书中,常见同一术语personality的两译,或译成“人格”,或译成“个性”。问题是:源于拉丁文persona的personality,其涵义从最早表示舞台上演员戴的“面具”变到“角色”,再演变成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晰的“心理面貌”,到底指的是什么?何以会被译成形和义均不相同的两个汉语术语呢?笔者之所以确认两者不应混同,是由于看到《个性心理学》[3]一书作者就毫不掩饰地说:“由于译法不同,在中国心理学界运用(个性和人格)这两个概念时有些混乱。其实,这两个词汇的含义是一致的。”[6]前一句是对笔者论断的证实,后一句则需另加附注:只有在“西方化”了的心理学界才有“含义是一致的”说法,在中国大众看来则未必。常言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尤其是女性,讲究穿戴同打扮的心理一样,都想“穿出”自己的个性。在西方,或许能说“穿出”one’s personality,但在中国——能说“穿出”自己的人格么?再说到学校的社会功能,培养各类学生当然要有一定的规格,但与大工厂按国家标准批量生产不同,学校要向社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甚至本身也可以办成“个性化”的学校(决非“人格化”)。它以学生为工作对象,主旨在于塑造其有健全的人格(而非个性)。可见,个性与人格在教育活动中也各有不同涵义,显然不能互换。为了进一步论证,还可以从西方文字上追本溯源。person作为词根,表示所属物的主体——“个人”“个体”或“私人”,原义偏于“个”而非“人”(一般用man或woman表示单个“人”)。因此,由形容词personal加后缀ity构成的新名词personality(即“个人”+“性”),理应译作个性。作为例证,词典中还有某人“有个性”或“个性强”(a man with strong personality)等词组,此乃东、西方通行的说法,谁也不会说其“人格强”。然而在心理学领域,由于西方的哲学流派和个人冠名的personality theory繁多,所以对personality的定义也五花八门。据被誉为人格心理学之父的G.奥尔波特综合统计,当时下的定义有50多个。于不同中寻找共同点,从不同角度定义的personality实际表示的是同一个涵义,即“个人独特的存在状态”。如何理解这个“状态”呢?西方心理学家有一个比喻,说personality是一个“黑屋子”(black house)术语,每一种personality理论都像一束投向这个“黑屋子”的光线,只照亮其中一部分。就是说,谁也未看出personality的全貌。再从《全书》对词条“人格(个性)”的英译(personality)和释义看,说我国心理学界将二者“看做同义词并作广义的理解是恰当的”,又说“狭义的人格同于性格(character),狭义的个性同于个别性(individuality)”。面对如此“广”“狭”两可的说法,国内教材和其他工具书兼收两者,由之便造成了术语连等式——人格=个性=性格——在心理学界通行[4]。这无异于买回西方的“黑屋子”,再按西方习惯涂上几道中国“色”,岂不更使人眩晕?其实,返回看V.H.Mottram的书,由其主要章节均与人的生理机制(细胞、染色体、神经系统、内分泌、遗传基因类型等)有关,可见书名中的personality当然是主要表征与生理特性有关的个性,不宜译成偏重于社会性的人格。人同时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作为人的属性,个性偏重于表征人的生物性,人格偏重于社会性。前者与生俱来,任何个体的人以及高级生物都具有,与其性别、体格等关系密切,可以从生理角度研究,如V.H.Mottram的书所述。后者如黄希庭所说:它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范畴,而是取决于一个人被视为什么、在社会中扮演何种角色,取决于特定的文化模式[5]。就是说,人格是社会化的产物,只属于能够接受教育的社会人所有,且随个体特有的文化品性而沉浮。这与非人生物(包括类人猿)所具有的“物格”(同时具有“个性”)——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倒有相通之处。再说第二个。学科繁衍是当代科学技术部门扩展的一种常见现象。比如激光理论的提出和射电望远镜的发明,前者导引出应用于众多领域的激光技术,后者则在天体物理领域引爆了一场天文学革命。可以说,20世纪在自然科学领域发生的有如链式反应一样的科技繁衍,当是一种可喜的繁荣现象。然而,以personality theory为研究对象而同时推出两个心理学分支学科名,却非什么繁荣,而是毫无新意的“繁冗”甚至失误。在不同的学科中,用不同的术语代表同一个概念(如物理学中的矢量与数学中的向量都表示有方向的量)是允许的;但在同一学科中,把在其他学科中涵义不同的几个术语“拿来”表示同一个概念,难免有“侵权”的嫌疑。术语混同可能造成概念混淆。如此有违科技术语“协调性”的做法,就好比给一个孩子同时起两个大名,为使“门”外人认可这个假“双胞”户口,岂不麻烦多多!再追问一句:这“麻烦”又源自何处?下面再从东西方文化传统之差异角度予以说明。西方对个性的研究较早,在自然科学与哲学尚未明确分开以前的古希腊时代,以希波克拉底医生为代表的学者们就对反映个性特征的气质做过“准科学”的分类,至今仍被心理学界普遍沿用。作为术语使用的personality首次出现在1795年的科学文献中,V.H.Mottram认为它同individuality和character几乎可以互换使用(这也是西方式的“差不多”习惯的明证)[6]。与之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有人性和性格、品格这些词,作为术语用的个性和人格是从不同渠道译自西方文献。根据汉语术语的学术含义与其字面含义相一致的要求,心理学中的个性应是“个人特性”的简称;人格却不应是“人的性格”或“人的品格”的简称,而是人与格两个汉字的偏正组合,就像生物都具有的“物格”一样。二者之区别,由心理学所说的“二重人格”不可代称以“二重个性”亦可看出。简单地说,汉语中的“人格”有比于“国格”,既用以说明人在社会中拥有的尊严和独立资格,还表示应在一定的规范框内做人。对国人来说,做人应有个“人样”,即被社会承认的“格”——尊严和资格,这与西方的人以某种状态存在,涵义当然大不一样。将英文personality译成个性(表征存在状态)而非人格(标示资格和规范),既是对西方原词意切近的理解,也与中国大众的习惯观念相合。联想到苏俄学者翻译personality时,既不用характер(性格),也不用натура(人格),而是选用личность(个性)一词;如此既避免了术语混淆,也颇有“苏俄特色”。总之,汉语中的人格以及性格本是两个很明晰的概念,与人与生俱来的个性是有区别的。再以鲁迅先生为例,如果评说其精神,只能说他具有感召世人的人格魅力和异于常人的个性,不能将人格与个性随意换用。从中国文化的视角理解二者,不应不加选择地进口西方心理学“混同”的习惯。具体地说,既无需花费那么大的力气引进种种“黑屋子”理论,更不必动员为数不少的心理学博士和教授,去贩运西方的所谓“大五”(五因素人格模型FFM)和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并不存在简单对应关系的种种人格因素量表[7]。四、理论心理学大众化的第一步——人格和个性的“分”与“合”依据理论心理学特别是personality theory的本土化走向,有必要在繁衍不当的心理学“家族”中进行一次不大的“革命”——使汉语中的人格与个性有“分”有“合”。首先在跨学科领域,将人格与个性在概念上予以明确区分(不可混同);而在学科命名时,用个性“全权”代换人格(不必混用)。早在20多年前,我国心理学家胡寄南[8]教授就在《现代中国优秀人才的个性心理品质初探》中,分析了30多年间西方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失误,指出其走的是“一条失败的路”,失败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忽视了意识及自我意识对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更在于未从“人不仅是个自然实体,而且更重要的是个社会实体”方面理解人的本质。[10]另外补充说明一点,除非引用或翻译西方有关人格理论的文献,胡教授在自己很有创见的论著中,常选用“个性”而尽量回避使用“人格”一词;即使用到,一般也把它放在个性后面的括弧里。尽管他未能完全摆脱西方的影响,却仍然堪称为我国心理学界术语本土化的先驱之一。西方心理学把人格与个性甚至性格混同一气已有百年多,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使西方走向东方化。谁也不能要求中国大众都先学几年心理学专业,撇开自己的汉语习惯,先与西方的习惯接轨。相反,倒是中国大众有权要求舶来品——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实行本土化,建议我国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我为主,坚持术语的“中文特性”,最好先以“个性心理学”统一学科名为好。笔者认为,术语本土化当是理论心理学走向大众化的第一步,此举或能引发personality theory研究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