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的理论对黄麻头道、末道梳麻机进行了研究,求得了纤维总平均梳理次数和经过罗拉梳麻机的总平均梳理时间,并根据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折和计算,提出了改善对纤维梳理、均匀、混和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苎麻罗拉梳麻机的喂给机构与梳理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对纤维喂入负荷、锡林与工作罗拉的速比、隔距和梳理质量的关系亦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喂给机构梳理作用对梳理质量有明显影响.喂给机构的梳理度应在0.3—0.9针/每根纤维,速比在20—30为宜.2.在锡林与工作罗拉梳理部份,影响梳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纤维喂入负荷,而锡林与工作罗拉的速比、隔距对梳理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苎麻罗拉梳麻机上麻粒形成的原因,对纤维喂入负荷、牵伸倍数、锡林与工作罗拉的速比、隔差和麻拉数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和分析,提出了减少罗拉梳麻机麻粒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黄麻硫麻机钖林表面的纤维负荷与梳理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梳麻机钖林上纤维负荷的计算公式,对喂入负荷α_n与返回负荷、工艺纤维长度相细度的比值、短纤维率、麻条每米重量不匀率等的关系进行实验、计算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1.影响黄麻梳麻机梳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纤维喂入负荷; 2.钖林表面的最大纤维负荷在9—15克/米~2,而返回负荷约占38—41%; 3.喂入负荷在5克/米~2以下为宜。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研究CZ191型梳麻机喂入预梳部分中,工艺参数改变时对生条质量的影响。采用了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通过对生条中纤维平均长度、纤维长度不匀率、短纤维率、麻粒数、硬条数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找出了喂入部分因子:喂入定量、分梳辊转速、分梳辊与喂麻针辊之间的隔距等对生条各指标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找出了最佳的喂入部分的工艺参数。分析和讨论的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喂入预梳部分的工艺参数对提高梳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研究了 CZ191型梳麻机喂入预梳部分中,分梳辊上梳理力的大小及测量方法,讨论了梳理力的大小与喂入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非电量电测的方法,通过一整套可行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对梳理力的大小进行了在线测量,找出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梳理力的大小及不匀率。采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进行了工艺实验,找出了梳理力大小与喂麻定量、分梳辊转速、分梳辊与喂麻针辊之间的隔距等三个喂入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和讨论的结果表明,喂入部分的工艺参数对梳理力的大小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了工作辊和道夫对毛纤维的梳理机理,建立了梳理模型。在考察了纤维转移和负荷重新分配过程中纤维受到的梳理齿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梳理程度的表达方法和表达式。同时建立了罗拉梳理机特有的循环梳理负荷和循环梳理齿数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8.
利用普通车床加工大型滚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厂生产的联合梳麻机(LS-460型)是属亚麻纺织机械的专用产品.其主要功能是:对亚麻、胡麻、二粗等亚麻短纤维进行梳理除杂,并自动调匀整形成麻条,供后序纺织机械使用.其具有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生产效率高、使用安全、性能可靠等特点.是新建亚麻纺织厂家的首选产品.  相似文献   

9.
国产B311型精梳机系列的圆梳顶梳的梳针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梳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文介绍了新型装配式整体圆梳的持点,拍摄了其梳理过程的图片,用自制的梳理力测试系统测得了新老圆梳顶梳的梳理力曲线,从理论和实用两方面对梳理效能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对比,为改造和发展精梳机部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纤维在梳理过程中的运动规律,本文提出了新的示踪纤维实验方法;用此方法实验观察研究了绢纺直型精梳制绵新工艺中罗拉梳理机自由梳理点处工作罗拉—锡林、工作罗拉—剥绵罗拉、剥绵罗拉—锡林各工作区纤维运动过程,得到了各工作区纤维运动形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本体熔融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不饱和聚酯酰胺,并对不饱和聚酯酰胺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黄麻纤维质量分数及长度对交联后的黄麻纤维/不饱和聚酯酰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不饱和聚酯酰胺可完全水解,黄麻纤维质量分数高的黄麻纤维/不饱和聚酯酰胺复合材料交联后的弯曲性能和冲击强度均有提高,长纤维比短纤维具有更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黄麻纺纱中各工序工艺纤维长度、细度的变化,分析了黄麻工艺纤维长度、细度与细纱不匀率的关系,对黄麻纱条的理论不匀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计算公式。通过对各工序的麻条和细纱不匀率进行试验和分析,认为二梳、头并、二并有利于纱条不匀率的降低,而末并和细纱工序对纱条不匀率有所恶化,因而对三并和细纱工序的工艺、牵伸机构等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工艺管理。同时在提高细纱牵伸的前提下,可省去末道并条工程。  相似文献   

13.
高压均质技术结合喷雾干燥法制备布地奈德多孔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对布地奈德颗粒进行了纳米化制备,考察了均质压力和循环次数对产品粒径和粒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粒子的大小和分布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大和循环次数的增多明显下降。在100MPa和循环60次的最优条件下可制得平均粒径为0.64μm、峰宽为0.44的布地奈德颗粒。该浆料经喷雾干燥后形成了平均粒径为2.90μm的多孔微球,比表面积为8.71m2/g。与布地奈德的甲醇溶液喷干产品相比,多孔微球粒度分布更均匀、比表面积更大。经FT-IR和XRD表征,结果表明高压均质和喷雾干燥过程均没有改变布地奈德分子的化学结构,多孔微球为结晶型颗粒,而溶液喷干产品为无定型颗粒。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綜合研究苧蔴新工艺的初步試驗报告。文中第一部份系根据我国麻农手工剝麻的試驗,提出新型剝麻机的設計方案。已制成的新型剝麻机剝麻質量良好。文中第二部份提出了化学快速脱膠的新配方,新配方的成分为: NaOH(100%) 18克/升 NaHSO_3 6克/升雷米邦A 6克/升浴比 1:20 根据新配方处理原麻,可在常压下进行煮練和汽蒸,碱处理时間可縮短至30分鐘。文中第三部份提出应用超声波来替代脫膠时的打洗过程,超声波作用时間为10~15分鐘,文中提出了煮煉与超声波同时作用的可能性。文中第四部份探討了自动圓梳机提高梳成率至50%的可能性。文中第五部份提出了四罗拉控制管式超大牽伸的設計方案,按設計方案改裝的超大牽伸裝置已經小样試驗,在牽伸倍数为98.7倍的情况下,成紗品質良好。文中第六部份系叙述用不同化学試剂对苧麻纤維变性的試驗情况,用25°Be′NaOH溶液处理精干麻5分鐘(溫度30℃),可使單纤維伸長率从2.1%增加至10.8%。  相似文献   

15.
竹纤维制取工艺中梳针选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和改善竹纤堆制取中梳理工序的效果,探讨了梳针组合梳理竹纤维的方法,通过对最终制成纤雏的长度、线密度、强度等物理性能的测试,比较了各方法制取竹纤维的效果,时各梳理效果的不同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最佳组合梳理方案应为采用20-10、20-15、22—10三种梳针依次梳理。并证明组合梳理是一种很有效的梳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苎麻纤维摩擦系数的测试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应用非电量电测方法测定苎麻纤维与纤维,苎麻纤维与金属,苎麻纤维与非金属之间的摩擦系数.对正压力、相对速度和乳化液率等因素与摩擦系数的关系进行了实验、计算和分析,并提出了确定苎麻罗拉梳麻机上金属针布针齿工作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罗拉扭振是严重影响纺纱质量的一个机械因素.本文建立了罗拉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振动分析,并通过在罗拉扭振测试台上的测定,阐明罗拉扭振的机理,为消除罗拉扭振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1.蒸汽整发梳 文摘:蒸汽整发梳,梳体内有蒸发室,梳齿下有通孔,连通蒸发室,电发热器固定在蒸发室内,布带的一端包覆电发热器的表面,另一端伸入贮水室中,该整发梳可在梳理头发时喷出蒸汽,适于在发型、染发、焗油等美发过程中进行蒸汽护发,其集梳理、护  相似文献   

19.
水岩相互作用是岩土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通过干湿和冻融循环试验,对泥质白云岩力学特性的劣化规律及扩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泥质白云岩在干湿和冻融循环作用下均会出现明显不均匀的强度劣化,循环次数为60时,干湿循环比冻融循环对岩石的影响更大;循环次数为60时,冻融循环作用下岩样的抗压强度总劣化度会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干湿和冻融循环作用下,屈服应力、扩容点应力与峰值应力的比值与围压呈线性上升关系;循环次数为60时,低围压下,干湿循环岩样的泊松比大于冻融循环下岩样的泊松比;高围压下,冻融循环岩样的弹性模量大于干湿循环岩样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热模压工艺一步成型了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黄麻增强聚乳酸(PLA)基体复合材料,对机织黄麻纤维布进行碱化处理以尝试提升复合材料的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纤维表面形貌,对黄麻纤维布进行了0°/90°单轴拉伸和±45°偏轴拉伸试验,对黄麻纤维/PLA复合材料单层板进行了0°/90°单轴拉伸试验.纤维的表面形貌显示碱化处理去除了纤维表面杂质,细化了纤维结构,形成了粗糙的纤维表面;拉伸试验结果显示碱化处理后黄麻纤维布和黄麻纤维/PLA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均下降,弹性模量均升高;与纯黄麻纤维布相比,PLA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很大提升;与聚丙烯作为基体的黄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比,黄麻纤维/PLA复合材料不仅可完全降解、无毒无害,而且强度和模量都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