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快速标定闪烁室的氡浓度,本文提出一种无需通过实验就能得到闪烁室测氡不同时刻的刻度因子来标定氡浓度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Geant4模拟了ST-203闪烁室内氡及其子体不同能量α粒子的探测效率,再基于取样3 h平衡后其刻度因子与闪烁室内氡及其子体平均探测效率的关系,然后根据氡及其子体的衰变规律,建立了闪烁室不同时刻的刻度因子计算方法.基于上述方法,本文利用ST-203闪烁室开展不同时刻测氡的刻度因子实验研究,其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偏差小于5%.由闪烁室结构直接确定不同时刻测氡刻度因子的方法,能够快速标定闪烁室的氡浓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同时测量混合^222Rn、^220Rn空气的单闪烁室方法,该方法利用一个闪烁室测量采样结束后两个不同时间段的计数,再联立一个二元方程组来求解。^222Rn、^220Rn浓度,因此也叫单闪烁室两段法,该方法无需任何延时即可快速准确测定混合环境下^222Rn、^220Rn浓度.  相似文献   

3.
高探测效率的闪烁室测氡是氡测量的主要方法,但其取样结束后需静置3 h才开始测量.为实现闪烁室快速测氡的需要,在Rn-222、Po-218和Bi-214的探测效率相同的条件下,依据氡及其子体的衰变关系,本文建立了一种闪烁室测氡仪快速定值的方法.此法基于积分计数法,利用测量周期为60 min时的刻度因子K0,计算测量周期为30 min和15 min的理论刻度因子.本文选取对氡及其子体探测效率近似100%的54 mL小闪烁室,在氡浓度为20 Bq/mL的条件下开展快速定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测量的实验值与理论值误差在5%以内,能够实现闪烁室快速测氡.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单闪烁室流气静态法准确测量222 Rn/220 Rn浓度,进行了222 Rn、220 Rn刻度系数的理论研究,讨论了采样流率对刻度系数的影响,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了刻度系数的理论值,并与标准刻度后的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刻度系数的实验值和理论值是一致的,偏差在5%以内,确保了222 Rn、220 Rn刻度系数实验值的准确性,从而确保单闪烁室流气静态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十多年来在新的粒子探测器:气体电子倍增器(Gas Electron Multiplier,GEM)、微网格气体探测器(MicroMegas)、多气隙电阻板室(Multi-gap Resistive Plate Chamber,MRPC)、窄气隙电阻板室(Thin-Gap RPC,TGRPC)、闪烁探测器光电倍增管(Photo Multiplier Tube,PMT)大动态范围读出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碘化钠探测器和高纯锗探测器γ能谱仪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碘化钠(NaI)闪烁体探测器和高纯锗(HPGe)半导体探测器γ能谱仪测量了^137Cs-^152Eu标准放射源和铅室本底的γ射线能谱.分析研究NaI探测器与HPGe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探测效率等特性,通过能谱分析还给出了铅室本底中可能含有的放射性核素,并对HPGe探测器进行了部分能量范围内的效率刻度.  相似文献   

7.
对闪烁射气法测镭进行了优化研究,使用自制的稳定钍检查源替代226Ra标准溶液,以选择合适的甄别阀位值,通过测量的坪曲线确定光电倍增管工作电压,优化仪器使用条件。探讨了富集过程、送气速度对测量值的影响;改进了闪烁室的排气清洗程序,可增加其使用寿命和效果;对仪器进行校正,确定了装置系数,并对样品和标样进行了检测。数据表明,本法操作可行,合理可靠,结果准确,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密度,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MIMO雷达对角闪烁抑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标角闪烁引起的雷达测角误差问题,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对角闪烁的抑制能力。建立了MIMO雷达角闪烁模型,导出了角闪烁的概率分布密度,讨论了发射天线个数与抑制角闪烁性能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由角闪烁引起测角超出目标范围概率密度。理论分析表明雷达发射端阵元个数越多角闪烁抑制性能越好,当达到6个天线时,角闪烁误差就能够降低到传统阵列雷达的25%。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表明MIMO雷达对目标角闪烁能够有效的抑制。  相似文献   

9.
同步闪烁干扰中闪烁频率的选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建立单脉冲雷达导引头角跟踪回路模型,分析了同步闪烁干扰对单脉冲导引头角度、目标视线角速度测量的影响,研究了同步闪烁干扰对单脉冲雷达导引头角跟踪回路的作用机理.通过对同步闪烁干扰信号和角跟踪回路各组成部分带宽的分析比较,研究了闪烁干扰信号对角跟踪回路环节的作用实质.通过仿真验证了选取不同闪烁频率对角跟踪回路的影响效果,为同步闪烁干扰中闪烁频率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同步非相关闪烁干扰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同步闪烁干扰对抗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导弹的干扰性能,提出一种基于两干扰源同时发射能量的闪烁干扰实现方法. 通过建立不同闪烁干扰源下单脉冲测角模型,研究闪烁源能量比对闪烁干扰性能的影响,分析在对抗单脉冲雷达导引头中影响闪烁干扰性能的主要因素. 仿真结果表明,新的闪烁干扰实现方法能有效延迟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对目标的分辨力,增加导弹的脱靶量.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度,对空气伽马吸收剂量率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针对空气伽马吸收剂量率两个主要影响参数—空气氡及其子体浓度和相对湿度,分别进行了室内外本底测量、增加氡浓度和改变相对湿度实验。采用闪烁室测氡仪(ZnS(Ag)型)、静电收集室测氡仪(RAD7)和电离室测氡仪(AlphaGUARD)测量空气氡浓度,用X-γ剂量率仪(CKL-3120)测量空气伽马吸收剂量率。联合观测空气伽马吸收剂量率、空气氡浓度、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强,实验结果表明:空气氡浓度、相对湿度与空气伽马吸收剂量率呈现弱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给出一种用活性炭吸附液体闪烁累积来测量室内氡浓度的方法。结果表明暴露时与刻系数之间有良好的直线相关性,其回归方程为c=395.67+57.3t相关系数r=0.9997。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PET探测器设计中闪烁晶体表面不同处理方式对探测效率的影响,使用DETECT2000对光子在LYSO(Lu1.9Y0.1SiO5∶Ce,硅酸镥)晶体中的光学输运特性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探测器由一个4 mm×4 mm×25 mm的LYSO晶体与一个PMT耦合组成.模拟结果显示:入射面为粗糙面(漫反射面),其余均为抛光面并在外层(入射面和与PMT耦合的面除外)包有反射介质。反射介质的反射率越高,则探测效率越高,并且其探测效率是晶体所有表面作抛光处理方式的1.6倍.在探测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取反射率大于0.98的反射介质作为反射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新型卤化物闪烁体探测器——溴化镧探测器溴化镧闪烁体的线性吸收系数进行了推导和计算,特别对能量为0.511MeV的γ光子的线性吸收系数进行了计算,为以后计算溴化镧探测器对正电子的探测效率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晶体探测器的原理、结构和性能及其发展趋势,阐述了它在正电子断层扫描中的重要地位.在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型的快闪烁晶体在PET探测器领域的发展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更先进的晶体LYSO.采用通过光导将LYSO晶体耦合在位置灵敏型光电倍增管上的探头组成方式,这是一种新的闪烁晶体探测器技术,提高了探头的探测效率.  相似文献   

16.
222Rn累积浓度的测量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了圆筒形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的探测效率与圆筒体高度、固体核径迹片尺寸和形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当圆筒形探测器半径和固体核径迹片尺寸一定时,圆筒形探测器的固有效率、击中效率以及总探测效率均随着探测器高度的增加而减小;2)当圆筒形探测器尺寸一定时,击中效率随着圆形固体核径迹片的半径增大而减小,固有效率和总探测效率会随着固体核径迹片半径的增大而增加;3)当圆筒形探测器尺寸和固体核径迹片面积相同时,采用圆形固体核径迹片的探测器和采用方形固体核径迹片探测器的固有效率基本相同,但前者的击中效率以及总探测效率明显都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中激光调制信号在大气信道中传输时受背景光、大气衰减、湍流效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上认为红外波段的激光更适合于在大气信道中传输.基于对红光激光束大气传输特性的分析,讨论了激光束传输过程中背景光干扰、大气衰减和湍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波段激光和红外波段激光用于短距离无线激光通信时受信道的影响差别不大,红光波段激光可用以加载调制信号有望实现无线高速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天空背景辐射强度光谱分布最终生成红外探测器焦平面上背景辐射功率分布图像,需要对天空背景辐射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准确的背景辐射到探测器光学系统焦平面的辐射能量传输模型.本文利用MODTRAN软件计算不同天候条件下的天空背景辐射强度光谱分布,建立了背景辐射到探测器光学系统焦平面的辐射能量传输模型,给出了天空背景在焦平面上的辐射功率计算方法,利用天空背景辐射功率分布生成其红外图像.最后编写了仿真软件,生成不同天候天空背景图像,并与红外热像仪拍摄的天空背景图像进行了比对,其变化趋势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放射性惰性气体在“Marinelli Beaker”(简称MB)容器中,用NaI(TI)闪烁探测器测量γ射线,采用蒙特卡洛计算方法计算NaI(TI)晶体对^85Krγ射线的探测效率并与标准源实验刻度探测效率进行比较.应用Matlah软件对不同体积的MB容器的理论计算和实验刻度数据分别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并比较.比较结果显示,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数据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