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洋  冯小坤  杨光 《科技信息》2011,(29):I0082-I0082,I0150
NAT设备的广泛使用限制了很多P2P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否顺利地穿透各种类型的NAT是P2P软件成功的重要因素。NAT设备很好地解决了IPv4的地址稀缺和网络安全等问题,因而被广泛应用。同时,也给P2P提出了新的难题,比如内网和外网使用2种不同的IP地址,而且很多NAT设备会过滤掉外部网络的IP包。如何在NAT环境中,实现P2P应用是学术界和工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谈P2P     
只有短短的十多年,网络环境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都不能和今天相比,从前网速很慢,普通的用户根本无法实现点对点,我们只能使用BBS和聊天室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后来出现了QQ、MSN等通讯软件,我们用户间的交流更加的方便。互联网的另一个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资源的共享。昨天,这种实现方式是采用FTP方式让用户下载,今天,P2P下载方式,可以让我们找到更多的需求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互联机发展过程中的P2P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晗笑 《科技信息》2006,(12):479
在网络与通讯技术发展日益迅猛的今天,新的技术与思想不断产生与应用于现代企业的各个领域,以提高其竞争优势。基于此大环境首先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P2P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在企业中的情况,其次引入了SIP的含义及其特点。主要描述了把P2P与SIP二者相结合产生的基于P2P的SIP在企业具体应用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离不开网络。从最初的文字、图片,到现在的语音、视频,得以发展的不仅仅是网络通讯技术,其中的语音通讯技术也随之进步。P2P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其在整个网络系统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语音通讯技术也为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该文将从P2P网络通讯系统和语音通讯技术的概念、功能及重大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其中语音通讯技术的功能是该文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对等网络(P2P)的出现,在实现效率和公平利用网络资源中引起了新的挑战。特别是,P2P的应用主要依靠低效率的网络节点,缺乏与网络供应商的沟通,导致P2P应用和网络供应商双方潜在的低效率。提出了一个简单,轻量的p4p结构,以便更有效的与网络供应商合作。  相似文献   

6.
信息通讯技术(ICT)的迅猛发展使基于网络的学习方式e-learning开始在教学过程以及自主和互助学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同侪互助及同侪辅助学习这种新的网络学习方式的应用,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校园网内自主和互助学习的发展现状,由此提出了满足这种学习方式的P2P技术实现方式和平台;重点叙述基于P2P在协同工作、文件共享和流媒体等技术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NAT设备的广泛使用限制了很多P2P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否顺利地穿透各种类型的NAT是P2P软件成功的重要因素。提出了P2P的NAT 穿越方法,借助于SIP协议,不仅能顺利地实现UDP的NAT穿越,同时也能实现TCP的NAT无缝穿透,SIP 服务器只应用在穿透之前,连接建立之后即可独立工作,效率高。在各种NAT的分类的基础上,介绍了使用SIP协议实现UDP的NAT穿越的方案,提出了基于SIP的TCP的NAT穿越方案。  相似文献   

8.
P2P技术通过改变人们经服务器中转交换文件的传统方式,达到了自由交换资源的目的。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在解决公网IP紧缺,确保网络安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带来阻隔不同子网内用户之间直接通信的问题。为此一系列穿越NAT实现P2P通信的方案孕育而生。文章介绍了一种能够在两个NAT设备主机间建立直接TCP连接的方法,称为NatTrav。并且模拟真实环境将之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9.
王中宇 《创新科技》2005,(11):34-35
互联网上的术语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意为“同事”、“伙伴”,表示大家的对等地位,P2P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其实,在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中,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例如,互联网上所有的邮件服务器都是对等的,它们相互协作,使任意两台计算机可以通邮。这里不存在一个中心来控制、协调整个互联网的邮件业务。早期互联网应用方式中的Telnet、Usenet等都体现了P2P的对等思想。  相似文献   

10.
杜雅丽 《甘肃科技》2012,28(11):24-25
介绍了P4P产生的原因,针对P2P,技术的带宽问题及其相对于运营商的弊端,对P4P与F2P进行了比较,提出了P4P改进的方法,分析了P4P的应用特点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移动IP穿越NAPT设备,根据RFC3519标准,修改现有的移动IP协议,并在Linux环境下进行UDP类型隧道穿越私有网络的NAPT设备的实验。实验中移动节点采用配置转交地址方式穿过外地网络的NAPT设备与其本地网络中的其他节点通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修改后的IP协议的移动节点漫游到外地网络后,仍可与本地网络节点通信,达到穿越NAPT设备的目的,但通信网络延迟明显增加,传输速度显著下降。该方案可为移动IP穿越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浅谈P2P在资源共享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等网络(Peer—to—Peer,简称P2P)技术是当今互联网技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在资源共享、普及计算、协同3-作、实时通讯、信息检索、广域网络储存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对普通电脑用户来说,使用最多的在它资源共享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2P下载”.当前,商业通用P2P软件大势已去,商业专用P2P工具方兴未艾,开源P2P软件一统江山,P2P共享软件之间以及与传统下载软件间相互融合,真无服的P2P软件出现并进一步发展,P2P软件的小众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P2P应用的安全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2P(Peer-to-Peer)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针对P2P技术的应用特点,对Peer进行了定义,并对其属性进行了描述.建立了P2P应用的安全体系结构,提出了“一个核心、三个层次、四个接口”的体系结构,通过四个接口为P2P应用提供所需的安全服务,并对安全体系结构的层次关系进行了描述.该体系结构的建立能为P2P应用提供一个通用平台,通过该通用平台,实现对P2P应用系统中各类对象的统一描述,对用户进行鉴别,实现对各类对象的统一权限与授权管理,提供所需的安全服务,从而建立有序、可信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一些P2P文件共享系统采用消息形式进行文件传输。对比了TCP和SCTP在处理消息时的特性,提出使用SCTP来实现基于消息的P2P文件传输。在Linux平台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基于SCTP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给出了其系统框架结构和主要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现有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探讨了如何将P2P对等通信应用于电子商务中,以实现动态集成的电子商务.基于P2P的电子商务模式结合了P2P与传统服务器模式的优点,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整合IT技术,为商务主体提供了直接进行交互的方式,并通过服务器进行协调监控.  相似文献   

16.
苏曦 《科技信息》2008,(12):40-41
本文首先介绍了P2P技术的特点以及P2P模型,然后基于发现和查找服务器的P2P模型,在Microsoft的Visual Studio.Net和SQL SERVER2000平台上设计和开发了一个P2P应用的实验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点到点的文件共享,基于浏览器的远程文件打印等功能。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对P2P计算技术的一次体验和尝试。通过对该实验系统的功能扩展与完善,在整合目前优秀的P2P计算思想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成熟和有价值的P2P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TD-SCDMA标准及其技术、P2P原理及其实现过程、P2P在TD-SCDMA系统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现有的备份技术方式及其不足,介绍了P2P的概念,并提出了基于P2P实现并行数据备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Peer-to-Peer(P2P)网络被喻为第三代网络,采用的是点对点分散式网络架,它不需要服务器的中转,使 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直接.net是微软公司近年来推出的新的软件开发平台,能简单、方便地构 造P2P应用.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net实现P2P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复杂网络及P2P是当前研究热点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用户之间基于电子邮件的通信关系隐式决定了一个复杂电子邮件网络。基于复杂电子邮件网络中节点间的信任关系,提出了异步P2P的概念,阐述了其实现机制,讨论了异步P2P网络中两个重要的应用,即如何发布/检索信息及如何实现异步的文件共享,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