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以其“心性”论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不仅首创性地提出了理解活动中阐释者主体意识的问题,而且将理解规定为阐释者与诗人之间人伦心理的会通,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意义生成方式。这一命题在后世的经籍阐释特别是文学阐释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多个层面上具有和当代文学解释学理论对话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金元浦先生的《文学解释学》致力于建构中国当代文学解释学新体系,它博采西方现象学、解释学、接受美学等理论精华,努力发掘中国古典解释学思想的丰富遗产,予以改造、融合、阐发、创新,由此建构的新的文学解释学理论框架,既承继了传统的精神特质,又显示出解鲜明的当代性,为当代文艺美学建设开辟了新生面。《文学解释学》的显著特点,是对本学科作了多维度的审视和思考。全书共分“方法论——对话论”“过程论——阅读论”“本体论——意义论”“范畴论——空白论”四大部分。它从文学解释学方法论基本准则的宏观考察入手,逐步深入到…  相似文献   

3.
孟子针对春秋以来断章取义的诗风,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主张,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文学释义中的权威性方法论。本文分析了孟子这一命题的本义及其利弊,并与20世纪西方文论史上出现的文本理论与阅读理论相比较,旨在探讨它们的异同与优劣,以及看待这两种文学批评理论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理解”是解释学的主体概念,哲学解释学的理解观具有效果历史性、视域融合性、自我理解性、无限生成性等特征。从解释学的理解观视角来解释,教育理论是指教育研究者借助于既有的教育观念体系,在理解基础上对教育世界所作的个体化解释。基于理解的教育理论具有情境性、开放性、个体性和思想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自我与他者”已构成当代人类学理论、文学乃至文化研究的一个核心命题,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取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一个根本观念的转变;在对待异族或异国文化时不再强调主次或主客之分,研究者和阐释者同对象的关系,不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我与你”式的对话、交谈和聆听。这种转变有助于人类学更新它的工作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成果,从而取得更大进步。  相似文献   

6.
哲学的解释学转向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深刻影响,“理解”与“解释”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的维度。心理学的解释学转向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哲学溯源。心理学的解释学转向,也具备着现实的科学基础。在解释学转向下,心理学的解释学研究出现了三个转变:从本质论到建构论的转变;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的转变;从价值无涉到价值关涉的转变。解释学转向引起了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对于克服主流心理学面临的困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复观在具体的思想史和艺术史阐释中所运用的方法具有解释学的理论意义,他的解释学核心是"追体验"."追体验"契合中国思想的"内在性"特征,它强调理解作为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主客观融合的意味生成过程,这与伽达默尔解释学建基于逻各斯中心基础上、以文本为中心的哲学解释学不同.它一方面吸收了中国古典理解观中"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则以"意义"和"意味"的区分避免了此种解释方法的主观化倾向.在"意义"的指引下,"意味"在作者和文本对读者的理解召唤中生成,化解了"解释学冲突",带来对解释学循环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哲学解释学的“传统”理论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视域融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式,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栋强调“意”对理性的支配作用,并对“意”注入了新的内容,给予新的解释。王栋认为“意”与“志”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是相通的,“意”近乎“志”,“志意”原不相远。王栋认为,“主意”便是专主忠恕,所以在承认主体对行为进行自由选择的同时,必须对率意行为有所限制。  相似文献   

10.
简述解释学之理解的发展史,从理解的对象、目的、条件、方法、过程、内涵和研究思想指出其变化发展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外在于我到内在于我、从超历史性到历史性、从有限到无限、从具体到抽象、从从属到主体的过程。明确数学理解的进一步研究必须扩充和提升狭隘的方法论、认识论观念,认识到数学理解是学习者有意义地存在于数学课堂的方式,是学习者从事一切数学活动的基础,是意义构成和自我构成的统一。从历史处境出发定位学习者和理解对象,明确目的、条件、方法和过程等理解要素均随历史处境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简述解释学之理解的发展史,从理解的对象、目的 、条件、方法 、过程、内涵和研究思想指出其变化发展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外在于我到内在于我、从超历史性到历史性、从有限到无限、从具体到抽象、从从属到主体的过程.明确数学理解的进一步研究必须扩充和提升狭隘的方法 论、认识论观念,认识到数学理解是学习者有意义地存在于数学课堂的方式,是学习者从事一切数学活动的基础,是意义构成和自我构成的统一.从历史处境出发定位学习者和理解对象,明确目的 、条件、方法 和过程等理解要素均随历史处境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简述解释学之理解的发展史,从理解的对象、目的、条件、方法、过程、内涵和研究思想指出其变化发展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外在于我到内在于我、从超历史性到历史性、从有限到无限、从具体到抽象、从从属到主体的过程。明确数学理解的进一步研究必须扩充和提升狭隘的方法论、认识论观念,认识到数学理解是学习者有意义地存在于数学课堂的方式,是学习者从事一切数学活动的基础,是意义构成和自我构成的统一。从历史处境出发定位学习者和理解对象,明确目的、条件、方法和过程等理解要素均随历史处境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利科尔的反思解释学宣称在受笛卡尔颂扬的我思与被尼采宣告为堕落的我思之间采取不偏不倚的哲学立场,旨在对哲学史上相互冲突的各种哲学解释实施辩证综合。利科尔的立场与马克思理论有着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自从孟子提出“以意逆志”说以来,后代学者或把它视为阐释学的理论命题,或把它当作修辞学的理论观点,然而均因脱离了社会历史语境和言语情境,结果都是对孟子原意的错会。通过转换视角,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言语实际情境,认为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其原意应是对当时“言意之辩”的理论拓展,更是一条以划分语义层次为前提,以确立受话者主体地位为依归,以探求会话含义为目的的语用学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5.
国际传播是文化信息、价值观念在不同国家间的传播,每个国家和民族的人们都面临着对这些文化信息的解释问题。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意义不仅在于对某种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而在于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解读实现不同国度人们之间的沟通。而要实现这种沟通就需要克服国际传播的解释困境,这需要传播主体和解释主体的双向努力,也需要人们对人类生活世界中的"共识"有着深切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自从孟子提出“以意逆志”说以来,后代学者或把它视为阐释学的理论命题,或把它当作修辞学的理论观点,然而均因脱离了社会历史语境和言语情境,结果都是对孟子原意的错会。通过转换视角,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言语实际情境,认为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其原意应是对当时“言意之辩”的理论拓展,更是一条以划分语义层次为前提,以确立受话者主体地位为依归,以探求会话含义为目的的语用学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7.
“历史流传物”的意义生成与经典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流传物是解释学理论中一个相当重要、但尚未得到细致梳理的概念,作为理解和解释的对象,它指的是那些流传于历史进程中并不断得到新的阐释的文本。历史流传物的意义只有在文本与解释者、传统与当代的对话中才能生成,而历次对话所生成的意义共同构成了一个意义的群集。历史流传物的经典化是一个“效果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8.
苏轼者,启山林手也。探索其创造奥秘以取得强劲借鉴,是每个学者孜孜以求的事情。苏轼论创造个性所应具备的七要素,是在总结前人(曹丕、陆机、刘勰等)论述的基础上,特别是依据他本人独创的实践经验所概括出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命题。一、“才”:苏轼很强调“才”的作用:“夫欲有所立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其成。”二、“气”:苏轼特别强调“气”的创造活力和威力。他继承了孟子“浩然之气”的说法而又有所发展,他认为“气”是一种“盖天下”而“出万物之上”的至刚至人的精神状态,并指出它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关键要素。三、“识”(即“学”):苏轼认为要想成其非常之功,需要有非常之识度。他把“识度”置于“智术”之先,可见他对“识”的重视程度。四、“意”(同“理”或“道”):苏轼突出强调创作过程中的“以意为主”。“意”,指表现对象所包含的思想和义理,是作品的灵魂,是一篇之关键,居先驱地位。五、“志”:谓作家立身行事之决心和志气,亦即指理想。苏轼论士人的“才”与“气”,皆从“志”入手。六、“节”:苏轼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对“节”的无比重视,直接否定和批判了曹丕不重“名节”的观点。七、“艺”:指艺术创作中所必须具备的  相似文献   

19.
刘勰提出的审美鉴赏理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指明了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主要区别,这一观点成为我国重要文学批评理论的方法。究其渊薮,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开创了读者中心论的先河,《淮南子》、《文赋》进一步阐发,直至刘勰的《文心雕龙》方初具规模,后经钟嵘、宗炳等人努力,终于形成我国独具一格的文学批评标准“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20.
程颐是理学的奠基人,而理学主要是在《周易》等儒家经典解释的基础上完成建构的.《程氏易传》是《周易》解释学的集中体现.他对于《周易》的解释是在突出主体意念基础上的创造性解释,这与程颐之前的传统易学大相径庭.如重视易理的阐发、重视义理而不废象数、历史的解释法等等,而这些仅仅只是程颐解易的途径和桥梁,其精神实质最终是以一种超越时空、超越存在的视野,以此来揣度和体悟圣人的精神实质,与圣人展开精神的对话,并以此作出创造性的解释,所以程颐对《周易》解释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