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淮山优良品种"桂淮"进行耐旱性研究,通过设置不同干旱胁迫水平及胁迫后复水试验,研究其对不同干旱胁迫强度的响应与调节。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光合色素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使光合反应正常进行;淮山叶片中SOD、丙二醛等保护酶活性提高并协同作用,减少了活性氧对细胞的伤害。对干旱胁迫后的淮山进行一定时间的复水,可使植株生理生化指标恢复到对照水平,对淮山的生长具有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对干旱胁迫下‘凤丹’植株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其对‘凤丹’抗旱性的调控作用,为‘凤丹’苗期培育过程中的环境选择及抗旱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年生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 ‘Feng Dan’)盆栽苗为试材,以5个质量浓度(0、20、40、60、80 mg/L)的COS溶液进行喷施,测定不同干旱胁迫下(即断水后第7、9、11、13、15天)‘凤丹’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结果】干旱胁迫下喷施COS能促进‘凤丹’幼苗生长,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提高抗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结论】喷施40 mg/L COS能显著缓解干旱胁迫对‘凤丹’幼苗造成的伤害(P<0.05),增强植株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3.
果聚糖的代谢过程不仅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也能有效地提高大蒜植株的抗逆性。为探讨低温胁迫对大蒜生长和果聚糖代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以乐都紫皮大蒜为试验材料,在正常培养(25℃)和低温胁迫(4℃)下探究大蒜幼苗处理0、3、6、9和12 d时的生长指标变化特征及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1-SST)与果聚糖外切水解酶基因(1-FEH)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对乐都紫皮大蒜幼苗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胁迫3 d时,乐都紫皮大蒜幼苗的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茎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3. 45%、42. 22%、17. 63%和58. 10%,随后降低幅度变缓。(2)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低温处理使1-SST基因和1-FEH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且在胁迫第6天时达到最高值。1-SST基因和1-FEH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的45倍和7. 56倍; 1-FEH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1-SST基因的表达量,故低温胁迫下果聚糖代谢酶关键基因的表达过程是一个"以合成为主,以水解为辐"的过程。低温胁迫抑制了乐都紫皮大蒜幼苗的生长,胁迫第6天是幼苗响应低温的关键时期,并推测乐都紫皮大蒜主要通过增强果聚糖的合成来响应低温胁迫。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过程中外源钙对华南忍冬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外源Ca2+和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来研究外源Ca2+对华南忍冬在干旱胁迫处理下的化学调控机制,并探讨外源Ca2+对干旱胁迫处理下华南忍冬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日光合速率的影响,以期望为岩溶干旱农业的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华南忍冬的正常生理代谢明显受到抑制;当施入钙离子后,华南忍冬遭受的胁迫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从而有效防护干旱胁迫所致的氧化损伤,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CAT活性,进而维持植物较正常的生理活动何细胞膜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粳稻合系22-2为材料,研究幼苗期干旱胁迫下喷施乙酰水杨酸和EDTA抗旱剂对幼苗生长和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干旱胁迫下喷施乙酰水杨酸和EDTA有利于促进粳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提高叶片渗透调节能力和保水能力,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减少细胞膜伤害,有利于抗旱保苗。两种抗旱剂中乙酰水杨酸处理对提高粳稻幼苗抗旱能力的效果较EDTA强,浓度均以1g/L较佳。  相似文献   

6.
 以收集及引进的5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小麦幼苗干旱胁迫试验筛选耐旱小麦种质,结合旱胁迫相关指标测定,揭示耐旱生理指标与耐旱性能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经干旱处理复水后品种间成活率差异显著,其中川麦42、西农2000和洲元936的成活率均高于65%,其他品种低于42%。进一步分析3个耐旱品种和随机选择的3个干旱敏感型品种在干旱胁迫下4种生理指标的差异表明,耐旱性小麦品种幼苗叶片中K+、可溶性糖及Pro含量均显著高于旱敏感型品种,而MDA含量降低,表明小麦苗期幼苗叶片中K+、可溶性糖、Pro及MDA含量与小麦耐旱性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究了不同水肥胁迫处理对盆栽槟榔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和养分胁迫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槟榔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株高和叶面积增速缓慢,根冠比增大;叶片质膜透性增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升高,在处理60d和90d时分别与其对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0d时达到高峰;POD酶活性呈上升的趋势,在90d时达到最大值;在试验处理期间与对照相比,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的变化幅度大;其次是SOD酶和POD酶活性;植株的株高和叶面积的变化较慢.  相似文献   

8.
在温室中用PEG模拟干旱胁迫,比较了内生真菌感染(EI)和非感染(EF)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cv.Millennium)种群的几项与水分生理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在对照和轻度胁迫时,EI植株的分蘖、叶长、渗透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及生物量与EF种群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重度胁迫条件下,复水后EI植株叶片展开程度明显大于EF植株,根系活力显著高于EF植株(P<0.05),说明重度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感染对高羊茅的恢复生长有一定的增益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取浑善达克沙地C3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C4植物虎尾草(Chloris virgata)为研究对象,进行2种干旱胁迫处理,处理1将植物浇至饱和含水量后,使其自然干旱10d,之后复水至饱和含水量;处理2是在处理1的基础上,每天晚上让植物接受自然的大气凝结水.处理期间测定植物的叶片水势、比叶面积、气孔密度、氮含量及生物量等生理生态指标,探讨干旱胁迫及复水后不同光合功能型植物对干旱胁迫响应策略.研究表明,(1) 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虎尾草的叶片水势,大气凝结水没有显著改变其叶片凌晨水势,干旱胁迫第10天时羊草叶片凌晨水势值显著降低,大气凝结水使羊草叶片的水势值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2) 不同干旱胁迫下,植物比叶面积和气孔密度与处理前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在复水后恢复到处理前水平;(3) 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羊草叶片的氮含量,而虎尾草叶片氮水平变化不显著;(4) 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羊草的根冠比,而虎尾草的根冠比影响不大,但干旱胁迫则显著提高了虎尾草的果重比.羊草在干旱胁迫下分配较多的生物量到根系,有利于水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了其抗旱性,而虎尾草则分配较多的生物量到种子,使其不断扩大繁殖群体.  相似文献   

10.
采用20%的聚乙二醇对金荞麦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并通过添加不同体积质量分数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及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研究外源ALA和外源NO处理对干旱胁迫下金荞麦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分数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PEG-6000(20%)胁迫下的金荞麦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但是经过不同体积质量分数的ALA或SNP处理后,均提高了幼苗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降低了叶片的MDA质量分数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地提高了SOD,POD和CAT 3种酶的活性和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叶绿素a/b的水平.50mg/L的ALA处理后SOD的活性达到最大值(0.039U/(mg·min));75mg/L的ALA处理后POD的活性达到最大值(2.359U/(mg·min));0.10mmol/L的SNP处理后CAT的活性达到最大值(0.052U/(mg·min)).然而,75mg/L的ALA比50mg/L的ALA处理后,金荞麦幼苗叶片的MDA质量分数少.因此,适宜体积质量分数的ALA和SNP能够有效地减缓干旱胁迫对金荞麦幼苗产生的伤害,提高幼苗的抗干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硒浓度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硒能够降低和缓解盐胁迫对番茄植株的伤害;表现出植株干重增加显著、根系活力强。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膜脂过氧化程度显著降低;施硒水平在0.025~0.1mmol.L-1范围内具有较好减轻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危害的作用,其中尤以0.05mmol.L-1处理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鹰嘴豆芽苗受到干旱胁迫及复水后产生的生理变化以及存在的差异,了解鹰嘴豆抵御和忍耐渗透胁迫的生理机制。本试验以鹰嘴豆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的方法,设定0%、5%、10%、15%、20%的浓度梯度,研究鹰嘴豆种子萌发、芽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复水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轻度干旱对鹰嘴豆种子发芽和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都较小;重度干旱胁迫下,鹰嘴豆种子萌发时滞延长,发芽率降低,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都受到了极显著抑制,其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升高,蛋白质含量几乎无变化;复水后,鹰嘴豆芽苗生长和各项生理指标逐渐恢复。综上可知,鹰嘴豆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对干旱适应性较强,复水后恢复较快,有一定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3.
丛枝菌根提高百喜草抗旱性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充足和干旱胁迫下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对丛枝菌根(AM)真菌Glomus mosseae、G.versiforme及G.mosseae+G.versiforme侵染的生理反应.AM真菌尤其是G.mosseae+G.versiforme接种处理显著减轻了干旱对生长的抑制.干旱胁迫下,接种株地上部P、K、Ca、Mg及根部N、P含量均显著高于未接种株,AM真菌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根围土壤酸性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总球囊霉素含量.无论干旱胁迫与否,AM真菌接种处理增加了地上部POD活性,降低了地上部MDA含量,而地上部SOD活性并无显著性差异.干旱胁迫下,与未接种株相比,接种株可溶性糖与蛋白含量较高,而脯氨基酸含量却较低.可见,AM真菌尤其是G.mosseae+G.versiforme侵染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植株营养、渗透调节能力与抗氧化能力,进而促进了干旱胁迫下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干旱胁迫对北沙参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栽培种和野生种北沙参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浓度PEG模拟干旱胁迫下北沙参的解剖结构、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叶片、上下表皮、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厚度减小,其中30%PEG胁迫对两种北沙参影响最明显;在PEG胁迫增加的过程中,栽培种较野生种叶绿素含量变化较小,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且较对照呈极显著提高;两种北沙参叶片Fv/Fm值、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和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的趋势,栽培种比野生种降幅小。这些结果说明栽培种比野生种北沙参对干旱胁迫有较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5.
烟草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烟97为材料,采用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设置了轻度和重度水分胁迫,研究烟草生长、光响应特性、叶绿素荧光及品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抑制烟草植株的生长.2)胁迫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水分胁迫下叶片胞间CO_2浓度显著上升,这表明在干旱条件下,烟草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受到气孔与非气孔因素的双重影响.3)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加,叶片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逐渐上升而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则持续降低.4)胁迫的强度会在水分逐渐降低的时候不断增强,同时伴随的还有初始荧光的变化,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而最大荧光以及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不断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不断增加.这表示光合器官在轻度水分胁迫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而重度胁迫则造成PSⅡ反应中心破坏.5)水分胁迫处理后烟草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轻度水分胁迫的烟草品质协调性分值最高,达95.85,表明适当地进行烟草中的水分胁迫处理能够提高烟草品质.  相似文献   

16.
以耐寒性较强的三门峡栝楼和耐寒性较弱的安庆栝楼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低温(4℃)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0,0.25,0.5,1和2 mmol/L)的水杨酸溶液对栝楼幼苗叶片生理生长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2个品种栝楼幼苗的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加(P<0.05),而相对水含量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酯酶(EST)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YT)的活性呈现增加的现象,显示出2个栝楼品种的耐寒性差异;喷施低浓度的水杨酸溶液能够显著降低植株的相对电导率、质膜透性及Pro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而高浓度的水杨酸对于降低植株SOD,POD,PPO,EST和CYT的活性均没有低浓度的显著.由此可知,适宜浓度的水杨酸有缓解栝楼低温胁迫的效果,但不能消除冷胁迫对栝楼生长的抑制作用.外源水杨酸缓解栝楼低温胁迫的最适浓度是0.5 mmol/L.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重金属Cd胁迫对白茅幼苗生理生态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对白茅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色素含量、根茎生长产生抑制,但一定浓度的重金属镉(≤10 mg/kg)对白茅生长有促进作用.丙二醛(MDA)含量随着Cd处理浓度的升高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白茅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系统受到Cd胁迫而失衡,...  相似文献   

18.
以登海605(DH)和伟科702(WK)2个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为材料,分别在萌芽期采用精确称重控水,在苗期采用20%PEG-600溶液模拟田间土壤干旱胁迫的方法,对2个玉米品种萌芽期的生长量特征参数,苗期叶片光合作用特征参数、叶绿素荧光及多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研究干旱胁迫对这2个玉米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2个玉米品种在萌芽期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萌发抗旱指数、株高、胚根长、贮藏物质转运率、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重(与对照相比)均下降,且DH各指标降低的幅度均低于WK下降的幅度;干旱胁迫使2个玉米品种苗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降低,且DH的Pn,Tr和Gs下降幅度均低于WK,但对2个品种玉米叶片的荧光参数几乎没影响;干旱处理使2个玉米品种叶片的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和质膜透性均升高,且DH叶片中H_2O_2,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升高幅度均小于WK,同时,干旱处理使2个玉米品种叶片的抗氧化酶CAT和POD活性、脯氨酸、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升高,DH叶片中这些指标升高幅度均较大。综上分析得出,干旱胁迫主要抑制2个玉米品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碳水代谢速率,进而抑制其生长,二者均通过提高保护酶SOD,POD, CAT和APX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等策略来缓解干旱胁迫造成的伤害。DH多项参数比WK受干旱影响小,较耐旱,研究结果为农业生产选育抗旱玉米品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乡土草种白羊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和其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水分的响应关系,本研究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比较研究白羊草在充分供水、轻度水分胁迫、重度水分胁迫3个水分处理下的光合生理特征、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充分供水和轻度水分胁迫处理下,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并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2干旱胁迫对地上部分的影响显著高于地下,重度水分胁迫显著增加白羊草根冠比和细根生物量,降低粗根生物量;3水分利用效率在充分供水时受叶片温度影响最大,在轻度水分胁迫时受大气饱和水汽压亏缺的影响最大,在重度水分胁迫时受大气温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NaHCO3胁迫下白桦四倍体表型及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a HCO3胁迫处理白桦四倍体苗木,测定其表型特征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Na HCO3胁迫下,白桦四倍体叶片受盐害程度明显低于二倍体,苗高和地径生长明显高于二倍体;白桦四倍体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始终显著高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