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设计专门治疗患病组织的抗体可谓是制药工业在80年代的一场失败。但是在今后的10年中,制药界可以有把握地说看到了以药物对付癌症、艾滋病、关节炎等其他严重疾病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2.
Karu.  I 龚威 《世界科学》1991,13(4):10-12
近几年生物技术进展惊人,它在许多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注意.自从生物技术被承认为先进科学技术的带头领域以来,不少日本企业迅速投入该领域的研究. 最先应用生物技术的是那些业已与发酵、制药或化学剂制造有关的企业.它们研制各种医药,有些研  相似文献   

3.
植物抗体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君祉  付钰  俞小淙  蒋欣  黄华梁 《科学通报》1998,43(16):1705-1711
抗体基因工程与植物生物技术相结合产生了植物的抗体,研究表明,工程抗体中不论是全抗体或小分子抗体,在植物中表达后都具有与抗原结合的活性,即具功能性,从而使植物抗体的研究备受人们的关注。目前主要在下述3个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波折之后 ,抗体终于以昂贵而有效的药物面世。目前抗体药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价格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2003,48(8):760-760
<正> 为促进我国生物与制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生物技术制药的科研开发水平,由西部科技学术论坛学术委员会生物与制药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省科技学术交流中心承办的“第3届全国生物与制药技术学术研讨会”将于2003年8月15-17日在昆明召开,本次会议将邀请我国知名专家学者就生物与制药发展动态及重大研究领域等做若干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6.
赵河 《科学通报》1995,40(11):993-993
80年代化学和免疫学领域中的一项重大发现——催化抗体(抗体酶),把抗体的极其多样性与酶的巨大催化能力等特性结合在一起,为传统的化学和免疫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方向.利用经过特殊设计并合成的有机分子作为半抗原,联接载体蛋白后免疫动物并经细胞杂交技术,从筛选和分离的单克隆抗体中,成功地获得具有催化功能的抗体.至今已有50多个反应能用催化抗体来催化,对某些反应(如Diels-Alder反应),自然界不存在能催化它们的酶,也能用抗体来催化进行.因此,设计具有特异性的催化抗体,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无疑将显示巨大的应用潜力.茶普生(1)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S构型的药效为R构型的38倍,研究用抗体催化水解萘普生乙酯(2)来拆分获得S构型的萘普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简要报道具有催化萘普生乙酯水解能力的多克隆抗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二硫键桥连构建均一性抗体药物偶联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容  陈红莉  姜标 《自然杂志》2021,43(5):323-334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通过一个化学链接将具高活性药物分子连接到抗体上,协同发挥药物分子的高活性和抗体药物的靶向性的优点,降低毒性,实现靶向精准的疗效。目前已经有10个ADCs陆续上市。在新一代的ADCs发展中定位偶联获得药物–抗体比例(DAR)可控、均一性高的ADCs非常重要。近几年,基于抗体中二硫键先还原再桥连而发展的 “ThioBridge” 技术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如用化学方法实现直接对天然抗体的定位修饰、适用性广、DAR值可控、所得 ADCs均一性高等。文章侧重于介绍二硫键桥连构建ADCs的方法和进展。  相似文献   

8.
邵荣光  甄永苏 《科学通报》2000,45(12):1233-1235
自杂交瘤和单克隆抗体技术问世以来,人们一直尝试将该技术用于肿瘤治疗.抗体工程的进展使得人们能够对抗体分子进行改造,研制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结合力的基因工程抗体.同时人们对细胞内蛋白传导信号也有了更深入了解,从而可将基因工程抗体导向不同的亚细胞区室.上述两项重要进展的结合,派生出了一项全新的可阻断细胞内重要靶蛋白的胞内抗体(intracellular antibody)技术.胞内抗体技术是指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在非淋巴细胞内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抗体,并通过对抗体分子进行适当修饰,使之定向分布于细胞核、细胞…  相似文献   

9.
刘哲  石钰  林延带  杨焱惜 《科学通报》2023,(10):1165-1181
随着医学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分析、智能药物研发、手术机器人、影像导航精准诊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临床应用,智能医学作为古典医学、生物医学后新的发展阶段,已呈现出以基础理论创新驱动、以技术应用迭代牵引为特征的现代医学新形态、新范式,推动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并促进关键技术不断创新已成为智能医学领域的最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第Y6次香山科学会议的主要观点与见解,围绕“智能医学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这一主题,深入讨论国内外智能医学的学科现状,展望智能医学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阐述了在智能医学材料与器械、多物理场融合、生物信息与医学硬件的整合一体化、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协同增效等领域的重大变革,以冀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医学在理论、技术、业态、应用的理念创新与范式突破.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2005,50(14):1544-1544
重组抗体技术使制备人源化抗体和人源抗体成为可能,而这是其他常规的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所不可能做到的.本书共分为22章,介绍了4个方面的技术:抗体库技术,包括组合抗体库、噬菌体抗体库、细菌和酵母展示的抗体库、核糖体展示的抗体库及其抗体库的筛选技术;重组抗体基因的改造和表达,包括抗体亲和力成熟、抗体人源化改造和稳定性改造,以及抗体基因在原核.  相似文献   

11.
12.
组合抗体库技术是现代免疫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在体外构建大容量、高多样性的文库,将基因型和表型整合在筛选系统中实现表型的可复制,最终利用生物进化原理进行高通量筛选。这一技术可以在体外重建免疫系统,使抗体的筛选不受动物或生物组织的限制;通过分子克隆,可记录供者完整的免疫信息;通过重链和轻链的随机重组,可以提高文库的多样性,规避免疫耐受,揭示罕见抗体谱。随着免疫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组合抗体库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出现了新的筛选策略,如基于自分泌的筛选系统和基于细胞-细胞相互作用的筛选系统。文章介绍组合抗体库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潘素晶  徐增辉  张悦  钱其军 《科学通报》2013,58(5-6):411-418
DNA改组(DNA shuffling)是一种高通量的突变、筛选技术, 自1994年提出以来,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 其在DNA、酶和药物蛋白等的改造上都有突出的表现. 腺相关病毒(adeno- associated virus, AAV)是一种细小病毒, 由于其无致病性和能有效呈递基因而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基因表达载体. 但是AAV筛除存在一些不足, 如对某些重要靶细胞感染效率不高、存在机体的免疫反应等限制了其临床研究的进展. 应用DNA 改组技术对AAV的衣壳蛋白进行定向进化, 有望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重点综述DNA改组在AAV衣壳定向进化上的技术发展和应用, 并结合本课题组在AAV衣壳DNA改组上的研究工作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曾珍云 《科学之友》2009,(6):138-141
CASIO编程计算器系列(4500p、4800以及4850型号)以其实用的编程功能,在各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尤其在公路工程使用领域,在设计、监理、施工、试验和管理方面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认可,文章以CASIO编程计算器在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放样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剪接(protein splicing)是由蛋白质内含子介导的在蛋白质水平上翻译后的加工过程。蛋白质内含子(intein)是指前体蛋白中的一段插入序列,它在蛋白质翻译后的成熟过程中能自我催化,使自身从前体蛋白中切除,并将其两侧的多肽片段以肽键连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蛋白质内含子的发现丰富了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翻译成熟过程的理论,而且在蛋白质研究和蛋白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综述蛋白质剪接在蛋白质特异位点标记、蛋白质片段化标记同位素、蛋白质环化、蛋白质芯片、基因治疗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生物技术的发展背景,生物技术的发展动态,重点论述了生物技术在细菌感染、癌症、艾滋病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本文最后提出了生物技术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8日,美国科学家下村修、马丁•查尔非以及钱永健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以及改造方面的突出成就而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本文拟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历程以及应用领域做一些粗浅介绍。  相似文献   

18.
张浩楠  吴蓓丽 《自然杂志》2016,38(3):193-199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在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三维结构的解析对于深入理解GPCR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以前,GPCR的高分辨率结构解析一直是困扰科学家们的一个难题。近年来,GPCR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本文简要综述了GPCR结构解析的方法与创新点,并以CCR5和P2Y1R两种受体的结构解析为例阐述GPCR结构对于功能研究和药物研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解启文  黄墩  李婧  杨良保  孟娟 《自然杂志》2017,39(6):437-444
毒品问题一直是困扰全球的社会顽疾,虽然全球都在竭力打击毒品犯罪,但是毒品制造、贩卖及滥用依然盛行。毒品包括天然毒品、合成毒品及潜在毒品。对于传统毒品,一旦成瘾,很难戒除。目前,毒品检测方法有多种,但高效的快检方法很少。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由于其检测速度快、能指纹识别毒品分子、样品用量少等优势而受到青睐,对推动现场毒品快检和毒驾筛查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表面贴装技术(SMT)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对以培养合格工程师为主要目的的工科院校来说,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的了解当前科技前沿知识,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为电子工艺实习提出了新课题。文章简要介绍了SMT应用于电子工艺实习的重要性,以及选用电调谐FM微型收音机作为表面贴装技术的实习产品,开展了相关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