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思远 《科技资讯》2011,(32):110-110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是提高系统运行电压,减小网损,提高系统稳定水平的有效手段。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补偿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电力系统无功电源的合理配置和对无功负荷的最佳补偿,不仅可以维持电压水平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而且可以降低有功网损和无功同损,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经济运行。本文通过对无功补偿进行了总结,积累海南电网运行的特点,对无功补偿的问题进行的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韩璐 《科技信息》2012,(35):399+431-I0399,I0431
近年来,由于电网容量的增加,对电网无功要求也与日增加,无功电源如同有功电源一样,是保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以及安全运行所不可缺少的部分。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不平衡,将会使得系统电压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设备损坏、系统解列。此外,网络的功率因数和电压降低,使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促使网络传输能力下降,损耗增加。因此,解决好网络补偿问题,对网络降低损耗节约能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与电压的关系密不可分。电压质量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无功功率是影响电压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无功功率的变化,均对系统电压产生较大影响;只有通过调整无功功率电源使之与电力系统中无功需求相平衡,电压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4.
根据影响电网系统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的内在因素,利用农村电网无功功率补偿的方法和技术,分析35kV大柳变电站需要增加的无功功率补偿量和补偿方法,进而阐述无功补偿装置在地方电网系统运行中的意义。针对电网的特点,根据电压质量,合理的进行无功补偿,能够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改善供电水平,保证电网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5.
施斌 《广东科技》2012,(3):94-95
电压是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系统的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电压与无功功率是一对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变量。实现它们之间的平衡,不仅有利于生产,使负荷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能降低损耗,节约电费,降低设备运行的维护周期和维护费用。系统的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重要条件;系统中各种无功电源的无功出力应满足系统所有负荷和网络损耗的需求,否则电压就会偏离额定值。通过合理调节电压和投退无功补偿设备就能使电能质量得到保证,达到稳定运行的标准并满足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小龙 《甘肃科技》2011,27(19):97-99
无功补偿对电力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合理地投停使用无功补偿设备,对调整电网电压、提高供电质量、抑制谐波干扰、保证电网安全运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讨论无功补偿的意义、无功功率不足产生的不利影响、无功补偿的原则、如何确定无功补偿容量和方法、以及无功补偿电容器安装及运行中的安全问题等问题,希望做好无功优化,从客户的节能效益和提高电能质量为原则,积极探寻技术,以保证用电客户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7.
配电系统中,无功功率平衡是保证电能质量的必要条件,无功功率平衡状况决定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水平。在配电系统中,可以对主变,配电线路,配变、低压线路及用电设备等主要配电设备以及其各环节的设备采取电容补偿,以此来满足电力系统的无功不足,进而达到提高电压稳定性、维持电压水平,降低电网损耗等目的。本文就无功补偿的原理、补偿装置、补偿方法以及无功补偿的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李瑞华 《科技信息》2011,(35):I0336-I0336,I0347
近年来,由于电网容量的增加,对电网无功要求也与日增加。无功电源如同有功电源一样,是保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电压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以及安全运行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要保持平衡,否则,将会使系统电压下降,严重时,会导致设备损坏,系统解列。此外,网络的功率因数和电压降低,使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促使网络传输能力下降,损耗增加。因此,解决好网络补偿问题,对网络降损节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力用户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气设备对电源电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调节影响到系统的功率因数、电压水平和负荷平衡,因而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补偿电力系统无功,稳定系统电压,改善系统功率因数,减少线路电能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提高供电能力.  相似文献   

10.
童凌  陈惠 《科技咨询导报》2011,(35):113-11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技术的进步,电网负荷急剧增大,对电网无功功率补偿的要求与日俱增。电网电压质量直接影响了电网的稳定运行。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无功优化不仅可以维持电压水平,而且可以降低有功网损和无功网损,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1.
要想维持负荷的电压水平,就必须供给相应于该电压水平的无功功率.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调压仅改变无功功率的分布,如果整个系统无功电源不足,各地为满足自身电压水平而纷纷使用有载调压会给电网运行带来灾难性后果.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全网分级控制思想进行地区电网电压无功控制.它的主要目标就是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电网内的有载调压变压器和无功电源的补偿能力和调节能力,以保证用户电压质量,改善功率因数,确保电网的优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2.
无功补偿作为保证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降低网损、提高供电质量的一种重要措施,已在电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配电网为例,讲述了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调节影响到系统的功率因数、电压水平和负荷平衡,因而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和主变压器调压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在保证系统中无功功率平衡的基础上,辅以有载调压等措施调整电压,才可使电压的偏移保持在允许范围内。文章通过时临汾500KV变电站无功功率平衡分析和主变压器调压计算,提出了时临汾500kV变电站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和主变压器调压方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要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必须要保证系统充足的无功功率,它是保证线路末端电路、系统传输功能的必要条件,在长距离的高压输电线路中,电压的末端竟可达到10%的电压损失,使受负荷端电压质量严重不符合规定要求;另一方面在配网系统中,长距离的输电便配网低压端电压无法满足正10%、负7%范围内,造成用户的家电器失灵,所以无功补偿非常有必要的,为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灵活、经济运行的要求,FACTS装置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网中。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是目前电网及工业应用最多的一种FACTS装置,其各种控制策略对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控制有着明显的快速性、灵敏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曾国扬 《科技资讯》2010,(18):139-139
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对电力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合理地投停使用无功补偿设备,对调整电网电压、提高供电质量、抑制谐波干扰、保证电网安全运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无功功率补偿概念,电压无功功率控制应具有的主要设备,以及电压无功功率的控制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郭纪俊 《科技信息》2012,(5):192-193
采用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能根据系统无功功率变化及时调节无功补偿容量,稳定系统电压,保证电压质量,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达到节能降耗,保证设备稳定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7.
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大多为感性负载,增加了电力系统的无功吸收。我们一般采用的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为并联电容器。其原理即是利用电容与电感中的无功功率的互补性,减少电源与负载交换的无功功率。随着无功补偿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耗电大户采用无功补偿装置来合理利用系统能量。  相似文献   

18.
韩智强  王涛  齐敦金 《科技信息》2011,(29):I0101-I0102
电力系统无功不平衡使得供电电压发生波动,影响电力系统安全和经济运行。因此保证电网无功平衡十分重要,而有效的电压控制需要依赖于合理的无功补偿。本文对TCR无功补偿装置进行了谐波分析,再以MATLAB软件为手段,对FC+TCR系统电路模型搭建与仿真分析,不仅说明了所搭建系统的准确性,也很好的验证了TCR的无功补偿效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低压电网无功规划及其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电网无功补偿的原则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散补偿,就地平衡。电压和无功功率是相互关联的,要维持负荷的电压水平,就必须有足够的无功电源来满足负荷对无功功率的需求和补偿无功功率的损耗。一、无功规划在农网改造中,搞好无功规划是维持电力系统的无功稳定,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失,改善地区电网的电能质量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1.无功规划负荷的估算估算无功规划负荷,一般采用无功负荷系数K值法计算。K=Qzd/Pzd式中Qzd—规划地区的最大无功负荷,kvarPzd—规划地区的最大有功负荷,k WK=无功负荷系数K值的大…  相似文献   

20.
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电压质量好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对保证用户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电气设备的安全与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的电压控制分析和合理的无功补偿不仅能保证电压质量,而且能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