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和平发展国际战略的理论基出来源于马充思主义的和平外交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思想.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和平外交思想,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养分,对理解和平发展国际战略无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延续的基础和动力,是中国人五千年传承至今的最主要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对中国特色外交思想、外交战略和外交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是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文化源泉。"天人合一"的独特宇宙观决定了中国人重整体思维的基本特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合"文化在中国外交中表现为对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倡导与践行。  相似文献   

3.
“和平崛起”战略作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强国方略,有着深刻的内涵,同时,也是对当今国际形势的冷静回应。这一战略既是我国一贯的和平外交方针的继续,也是借鉴他国经验,寻求大国崛起的和平之路。从内涵上讲,“和平崛起”战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又谋求全人类发展中的竞合共赢,立足国内,和睦四方。“和平崛起”战略是把中国的强大和世界和平有机融合的强国方略。  相似文献   

4.
<正>我从中国战略文化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时代新安全观和中国的周边外交。中国战略文化的第一个层次是哲学层次。在这个层次上,应该说中国人是非常和平的和具有包容性的,讲求天下大同与和而不同。我们曾提出和谐世界、和平发展与和平崛起的理念,就是与这个自古以来的传统一脉相承的。第二个层次是国家战略层次。在这个层次上,应该说中国的国家战略,至少是从明朝以来,基本上是以防御性为主。第三个层次是外交战略和国防战略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从历史上看是比较现实主义的。  相似文献   

5.
构建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对外战略,应当建立在对国家地位的清晰定位和对国际局势的准确判断基础之上.中国周边环境的严峻形势要求国人韬光养晦,中国实行维持现状政策很容易被他国误解.然而仅仅韬光养晦还是不够的,中国必须要有所作为.为了实现和平崛起的目标,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在经济上有所作为;全方位有重点地与各国发展关系,在外交上有所作为;更应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争取在文化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构建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对外战略,应当建立在对国家地位的清晰定位和对国际局势的准确判断基础之上.中国周边环境的严峻形势要求国人韬光养晦,中国实行维持现状政策很容易被他国误解.然而仅仅韬光养晦还是不够的,中国必须要有所作为.为了实现和平崛起的目标,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在经济上有所作为;全方位有重点地与各国发展关系,在外交上有所作为;更应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争取在文化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对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文化渊源是儒家文化的“秩序和平”论。近代社会以来,“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和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曾经试图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重新找回“和平”、“和谐”的理念,为中国寻找出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平、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中国化,并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其产生和发展既以马列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同时也离不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于是从毛泽东思想的来源、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基本途径和具体内容、在中国思想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是发生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大事件、新现象,具有世界意义和历史意义。试图从建构主义的理论出发,从文化战略、软权力等方面,分析一下当前中国的发展战略,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现有的不足之处,从而对和平发展战略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冯佑明 《海峡科学》2009,(5):111-114
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作为中国国际战略中的一部分,是传播中国语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树立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基础工程,同时也是扩大我国对外开放、提高中国软实力和实现和平发展,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1.
赵皎珏 《科技信息》2013,(5):230-230
Confucius school has been labeled as transmit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been widely accepted in globalization.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interpret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and soft power of Confucius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state and to deny Chinese imperialism by constructing Confucius school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维度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要义。其结合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两者在理论品格、文化共性和文化精神上的相似相通是实现结合何以可能的文化根基。其结合产生了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又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大战略目标.强调"天人合一"、勤俭节用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瑰宝,古代各派哲学理论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对生态平衡的关怀以及对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见解.本文主要分析比较儒、道、墨三派学说的环境经济伦理思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世哲学,从中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借鉴因素,对于进一步充实循环经济伦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国学的概念和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诠释与解读,百多年来也一直争论不休,但国学本身的存在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绵延了五千年之久而不断、浩瀚的多学科典籍的深入研究与交融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华传统文化也正在随着中国产品越来越深入地走向世界。中华文化正面临着一个全面的辉煌时代的到来,并且必将会为全世界所全面地而不是部分地接受。我们对国学典籍进行研究,并以汉英对照表格归纳的方法加以诠释,形成一本工具书,目的就是想把“国学”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向世界推介出去。我们的研究成果之所以采用表格形,意使中英文对照的内容不致相隔太远,可突出相关内容的对比性。 如果各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人手中有了本书,相信对于他们在选择攻读方向和决定阅读材料的取舍上能够有所帮助,较快地找到自己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对于国内的青年知识界来说,又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中国各类经典的大概,启迪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国的汉学专家,本书对他们了解、深化和拓展自己的研究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外宣报道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汉语文化负载词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色,但其本身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往往在翻译过程中失真,未能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实例分析外宣报道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和谐翻译思路,丰富译语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汉语热潮的推动下,随着孔子学院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在更加广阔的辖域中得到传播和发扬。孔子学院以阶梯式的文化传播模式完成光大与创新汉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给国内的文化传播与传承现状带来新的思考,文化传承一定践行认知体系的开放、知识体系的构建、行为体系的创新和价值体系的与时俱进,实现文化的软实力强国目标。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美学发展的前景是文化美学。从文化美学视野反思中西方古典美学的文化特征,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思辩美学,西方古典美学的终结,根源在于其文化母体内部包含个体认识与历史价值之间的矛盾;而中国古典美学则是一种古典形态的文化美学,它以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为基本问题,以“道”(气)、“有”、“无”、“情”、“景”、“和”及“象”等为基本范畴,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这一古典文化美学源于老子、孔子、《易经》,成熟于王夫之、叶燮、终结于19-20世纪西方异质文化的介入。它的终结是21世纪文化美学的诞生必须付出的历史文化代价,它曾经存在的境界则是迎接21世纪文化美学诞生的一个神奇的预言!  相似文献   

18.
刘汉银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413-1416
孔子学院作为国家一项重大的文化软实力工程,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的公益机构,自开办以来,其快速的强大与发展成为了汉语文化强大的出口品,如今孔子学院的建设有了一定的规模,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孔子学院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对其发展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建议,以促进孔子学院的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发达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近年来也十分重视文化产业。作为中国特有的武术文化,如何善加利用,转化为资源,并形成可持续的循环发展,需要我们用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总结中国武术、武术文化在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体育的发展正日益走向繁荣和兴盛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不仅仅体现在奥运会金牌数量等中国竞技体育的强大,同时更体现在中国体育文化在全世界的话语权.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竞技体育大国崛起之路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力求通过体育文化、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阐述,重新审视中国体育价值观迷失的原因所在.认为中国体育文化强国的发展是要寻求一种动态的文化生态平衡,既要保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面向世界,又要不断的吸收其他国家体育文化的精华;既需要保持对外开放,又需要保持中华民族特色;既要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又要体育文化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