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太空食谱将揭开新的一页不杀鱼,不杀牲畜而吃到肉,这可能吗?为太空飞行的宇航员研制新型食品的科学家们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宇航员的烦恼  相似文献   

2.
1.宇宙飞行员为返航作好准备。2.参加太空飞行的第二名苏联妇女来到太空站第七天。3.法国第一名太空人胜利归来与苏联宇航员合影。4.苏联宇航员进行海上溅落操练。5.美国航天飞机适应失重时的轻微动作。  相似文献   

3.
科技传真     
哈勃太空望远镜再修理 欧洲航天局宇航员、瑞士人克洛德·尼古利埃将于2000年5月搭乘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与3名美国宇航员一起参加第3次修理哈勃太空望远镜。 这4位欧美宇航员将进行代号为“STS-104”的太空飞行,飞向哈勃望远镜,他们将用加拿大制造的遥控臂捕捉哈勃望远镜,并将其固定在航天飞机货舱内。宇航员两人一组轮流离开增压舱进入货舱进行修理,以提高哈勃望远镜的效  相似文献   

4.
日前,全球第五位太空游客安全返回地球,据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动了心,想来一次太空游。普通人只要经过严格的体检和训练也可以上太空,这让更多的人充满期待。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飞行的人员被称为宇航员,近年又出现了以旅游为目的的游客宇航员。要想成为  相似文献   

5.
日本载人航天计划揭秘今年4月迎来人类进入太空50周年,50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升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太空飞行。50年后的今天,以国际空间站为代表的航天科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航天飞机在2011年进行最后一次飞行之后,载人龙飞船首次从美国本土将宇航员送入太空。但是,与美国宇航局(NASA)业已退役的航天飞机相比,龙飞船是截然不同的太空载具。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说,载人太空飞行一直是他建立SpaceX公司的最主要目标。这位企业家在2020年5月30日实现了其雄心抱负,载人龙飞船载着NASA宇航员罗伯特·本肯(Robert Behnken)和道格拉斯·赫尔利(Douglas Hurley)进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进入太空之前,失重问题曾令人十分担忧。没有重力,人的身体——心理会发生什么问题呢?乘电梯下落时的感觉如果持续几天甚至几个星期,会不会引起终生恐慌症? 好在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宇航员们发现,失重虽然有些令人讨厌,但是可以适应的。患有空间运动病(如晕车、晕船等)的人,只需忍受轻微恶心的折磨。2/3的宇航员在第一次太空飞行时都有典型的运动病症状。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只有美国人登上过月球,俄罗斯已将机器人送上月球。我国作为一个航天大国,继1999年成功发射“神舟”号太空飞船实现载人太空飞行后,现已将目光放在载人登月上。而在中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之前,我国自己研制的太空登月机器人将率先对月球进行勘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利·加加林(YuriGagarin),太空飞行第一人,“东方1号”飞船计划。1961年5月5日:艾伦·谢巴德(AlanShepard),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美国人,“水星1号”。1962年2月20日:约翰·格伦(JohnGlenn),第一位绕地球轨道飞行的美国人。1963年6月16日:苏联的瓦伦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7月,克里斯·弗格森(Chris Ferguson)指挥完成了最后一次航天飞行任务,国际空间站留下了自他们30年前执行第一次航天飞行任务时,就一直飘扬在这里的一面小小的美国国旗。"希望这面代表了太空探索荣誉地位的旗帜能一直在这里保留下去,直到下一个美国宇航员重返空间站。"弗格森爵士在执行太空任务期间与奥巴马总统通话时解释道。"我明白,商业太空飞行将在这里展开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无人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为把我国的宇航员送上太空创造了现实的条件。下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宇航员了。什么样的人可以当宇航员?宇航员在上天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他们在太空中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这是一个重要而有趣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  相似文献   

12.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波音公司计划在2017年执行第一次商业太空飞行任务——意在向国际空间站运输货物和人员——以此结束美国对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依赖。波音公司称,他们已经获得了美国宇航局(NASA)商业载人飞行的资格认证,其开发的CST-100载人飞船将在2017年4月进行无人驾驶试飞,7月进行有人驾驶试飞。根据NASA评估,CST-100既可以成为空间站的后勤补给主力,也可以作为空间站的紧急救生艇,届时可携带4至7名宇航员进入太空轨  相似文献   

13.
<正>飞上太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而且人类早已向太空迈出了第一步。但是迈出去后,在浩瀚的太空,宇航员的饮食问题如何解决?他们在微重力环境下如何进食,又该吃些什么呢?航天食品的严格规定我们把宇航员在太空中吃的食物称为航天食品。航天食品是根据宇航员所处的特殊环境,结合他们在太空的口味需求、消化吸收能力的变化和特殊进食方式研制的食品。当宇航员进入太空后,其身体机能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  相似文献   

14.
正两年前,我接到了一个区号似乎是休斯敦的电话,但当我接电话时,才发现打电话的人并不在离我家诺克斯维尔900英里的德克萨斯,而是在我头顶上方250英里的地球轨道上。原来这是宇航员斯科特·凯利(Scott Kelly)从国际空间站上打来的电话,他在读了我关于航天飞机时代结束的书之后,想谈谈他自己在他任务期间写的日记中描绘太空飞行的一些个人感受。那天我们进行了一番长谈,我们谈了俄罗斯文学,谈了对汤姆·沃尔夫《太空英雄》电影的共同喜爱,谈了宇航服里面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也许能让我们了解很多关于生命的奥秘,最近,在死海中发现的一种极微小的生物让科学家们探知了更多有关生物技术、癌症,甚至可能的外星生命的秘密,这种叫做嗜盐菌的极小微生物,也许还隐藏着解决宇航员在太空旅行中的一个难题:如何让宇航员在太空中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太空后,针对宇航员进行的种种训练就会结束吗,他们会轻松很多吗?当然不!事实上,宇航员在太空中只会更加忙碌。除了进行日常的训练和规定的科学活动外,他们还要接受周密的监测,而参与许多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实验则更是宇航员的家常便饭。当然,这些监测和训练的数据不仅能支持未来的宇航员走得更远,也能为我们普通人提供帮助。本文借欧洲航天局(ESA)几名宇航员在空间站所做的几个实验项目,为读者展示一下宇航员忙碌的太空活动及其科学价值。呼吸道监测2014年7月2日,在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9号楼,来自欧洲航  相似文献   

17.
“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完成了14天580万英里的太空飞行后于8月9日终于安全返回地面,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虽然成功地恢复了航天飞饥的太空飞行(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事故后的首次飞行),但是要完成未来的航天计划,NASA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大。  相似文献   

18.
自人类开始太空探索以来,以美国、俄罗斯为代表的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太空飞行和范围广泛的科学实验。然而对于人类如何在太空中繁衍后代的实验,美俄太空专家一直缄默不语。不过,从近几年国际上这方面的报道看,我们还是可以窥到人类太空性生活实验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刘旭东 《世界科学》2005,(5):27-28,22
约翰·格伦斯费尔德(JohnGrunsfeld)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哈勃”太空望远镜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同时作为主任飞行机械师和宇航员的他,曾4次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当时他身穿增压服,走出航天飞机来到位于同温层、以时速18000英里环绕地球轨道飞行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上行升级和修理……由于不赞同NASA做出的停止对“哈勃”望远镜进行维护的指令,格伦斯费尔德设计了一个机器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它将于2007年下半年被送上太空对“哈勃”进行维修,可将造价达15亿美元的太空望远镜的寿命延长3至8年。最近,格伦斯费尔德完成了自己的另一个“使命”:首次成功地登上了位于阿拉斯加的北美洲最高峰——德纳里峰(即麦金利山)。不久前,美国《国家地理探险》杂志对格伦斯费尔德进行了一次采访。  相似文献   

20.
李俊杰 《科学之友》2007,(15):26-27
自人类开始太空探索以来,以美国、俄罗斯为代表的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太空飞行和范围广泛的科学实验.然而对于人类如何在太空中繁衍后代的实验,美俄太空专家一直缄默不语.不过,从近几年国际上这方面的报道看,我们还是可以窥到人类太空性生活实验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