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模式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及融入国际社会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各种利益主体的需求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内容.持续运用并发挥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模式,使其在国际社会中仍能凸现其优势显得尤为重要.从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模式作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认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可持续发展,基点在于,1)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优化内部与外部系统的关系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力量;3)做好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工作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可持续发展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我国传统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新时期下,社会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的运动员是高文化、高素质的高水平运动员,是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方法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管理的现状,同时从江苏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实践基础出发,立足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并以训练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全方位地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并为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中实行"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撑,为体育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如何发挥体育和教育的双重优势,使竞技体育的人才既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修养又具有较高的运动水平,这是我国当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新体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训结合".就"学训结合"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对"体教结合"怎样更好的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出对策,同时也可以对决策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后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现状的分析,定位安徽省竞技体育实力,指出现阶段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实现安徽省竞技体育科学发展的对策,并针对性地从管理体制、人力资源建设、科学训练、竞赛改革和行风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讨论了高校体育中"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构建.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学中应从教育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诸方面人手,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和选择,才能真正实现高校体育教育思想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从"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根本转变.同时更有利于对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价值的哲学本质是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价值是正价值和负价值组成的对立统一体.现代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现象,对社会实施正面和负面的价值渗透.在充分发挥竞技体育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价值的同时,必须避免竞技体育受到上述因素的过度冲击导致体育继续异化而脱离竞技体育的本源.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中国竞技体育的改革,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调查了中国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结果显示:竞技体育"完全市场化"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有条件的市场化"会阻碍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一体两制"是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理想选择.此外,文章提出了实施"一体两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竞技体育教材化之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竞技化倾向"问题的原因不在于教材本身,而在于体育教师所持有的教学观念和采用的教学方法."竞技体育教材化"实质上解决的是竞技体育创新的问题,而非体育教学竞技化倾向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体育教学竞技化倾向的问题,必然涉及体育全局的调整配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推理等方法,从"双子模型"的建立、熵流理念的提出、"竞技行为"空间理念、到"一元训练理论"与传统训练理论的争论,进行了梳理.在运动训练理论中,竞技能力结构是竞技体育重要的理论基础,井对运动训练实践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不过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训练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吸取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竞技体育服务.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与教育是两项密不可分的事业.实现体教结合,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必由之路,"体教结合"已成为国际体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今后的几年内,将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认为构建和完善"教体合一"、"体教结合"和"多元化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学校"多级化"竞赛等方式,有利于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材面和规模,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才率.只有不断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才能保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布特 《科技咨询导报》2008,(33):128-128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竞技体育制度创新问题,认为,国家、社会、个人是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主体,竞技体育制度创新本质上是各个利益主体的博弈。竞技体育制度均衡和制度非均衡是矛盾统一体,更是竞技体育制度变迁和创新的原因和动力。竞技体育制度创新就是竞技体育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从均衡到非均衡、再均衡的不断发展过程。要提速制度创新能力就要增强制度供给能力和需求活力,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中实现着竞技体育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专业运动队中重点运动员的管理进行了研究,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基点,分析了竞技体育中对重点运动员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与阐述了"三角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教体结合"是竞技体育改革的方向,在制定各种指标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训练的性质与特点,作好目标化、科学化、制度化、档案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解析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视野下的竞技运动的诸种表现形态;论述当今竞技运动及其主体异化的实质是当今时代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所造成;阐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运动员教育中实现融通的途径;论述竞技运动的人文精神诸种展现形式,以使"人本位"的运动员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体教结合"能充分发挥体育和教育的优势,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阐述了"体教结合"的内涵、形式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虽然中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某些环节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现行的以"三级制"为主的竞技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我们应选择多元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足球成功归化李可等4位球员,归化球员再次成为中国体育界热点话题.通过对球员归化和归化球员的解读和梳理,发现归化球员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利与弊需要甄别,其"利"在于:跨越世界大赛门槛、提升国际征战能力,促进国内职业竞争、带动整体实力发展,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彰显国家体育魅力,打开球员归化路径、谋竞体发展新路径等;其"弊"在于:竞技体育文化的西方式嵌入,民族体育情结的损伤,竞技体育基础的冲击,国家安全意识的潜在威胁.因此,现阶段中国竞技体育归化球员需要注意适当引入、按需归化,放宽领域、提高标准,特事特办、国家特色等,以真正赢得中国竞技体育所需要的归化球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旨在辩证的分析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文章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1)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可持续发展;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包括: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竞技能力和竞技潜力的可持续发展;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如下:1)明确我国目前竞技体育体制的管理主体,对症下药,责权明确;2)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竞技体育发展问题,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合理、健康的开发竞技体育资源;3)辩证的看待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市场化以及体教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中建立高水平运动员队伍是国家竞技体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由高校培养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更具有较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既符合了目前社会经济体制下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是竞技体育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