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高等学校学生在学校支持和老师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而开展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学术价值和创新意识的活动。目前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培养以科研为引导,学生科技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基石。本文阐述了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怎样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等,并且对高校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出了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外科技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欠缺的现状,文中提出了一种普及型的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模式,开展以启蒙、创新、竞争为主题的“梦想起航”系列科技活动,活动中引入多种机制,分年级分层次进行。实践表明,该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活跃了学习气氛,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科技创新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人才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标。本文从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现状出发,结合我们取得的成绩和实践结果,论述科技活动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作用和意义,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科技活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育 《科技信息》2008,(10):134-135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重要意义,共青团要紧密围绕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以“挑战杯”为契机,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各方力量,深化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增强作品表现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现结合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团委的工作实践,谈谈进一步深化学术科技活动,开辟工作新局面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处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地位,高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本文在对广西某高校大学生参与"创新杯"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总结出目前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也是在校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本文主要讨论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发展现状和方法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并以吉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为例,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调查和分析了中学实践性教学的现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案:通过建设开放实验室、改革实验课考试方式、组织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等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也是在校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本文主要讨论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发展现状和方法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并以吉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为例,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应用科技》2011,(9):64-64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科技协会(简称校科协)成立于2000年,是校团委直属的校级学生组织,协会以“活跃大学生科技学术氛围,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实践能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指导思想,广泛深入的开展具有学术性、知识性、创新性、实践性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10.
林丽  殷海 《科技资讯》2012,(6):181-181,183
通过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研究,为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方式提供经验和模式。促进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培养复合性和创作性人才。  相似文献   

11.
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掏建的实践和探索过程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科学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高等学校工科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工科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通过分析目前工科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工科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晓荣 《科技信息》2011,(22):93-93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我国大学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补充。笔者作为学校课外创新活动的直接执行者,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及在电类各种竞赛中所取得的良好成绩,探讨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搞好该项活动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辉  浦剑涛 《科技信息》2011,(14):95-95
自动化专业强烈的实践性和工程性对自动化专业大学生的工程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文中分析了工程能力培养的现状和课外科技活动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优势,并提出了课外科技活动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推进创新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长安大学高度重视开展全面素质教育,重视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长安大学通过完善大学生科技活动运行机制,加强对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和支持,强化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活动体系,形成了教学、科研与学生科技工作协作共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志愿服务是高校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内容,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不仅是以志愿服务实现高校育人的核心手段,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的关键所在。通过剖析新时代科技志愿服务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优秀实践案例,提出从科技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体系建设入手,建立“三位一体”科技志愿服务模式,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志愿服务,以从思想建设、精神引领、实践能力等方面实现人才培养,为未来高校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科技活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学生中科技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提出了科技活动的实践运行机制,对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实践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毕业设计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毕业设计融合模式的策略.实践表明,二者的融合,有利于学生的学科竞赛,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升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毕业设计的层次与内涵;同时,通过知识和创意的不断传承,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和毕业设计中跃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夏金虹  唐郁生 《科技咨询导报》2012,(28):182-182,185
以电子背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长期有效开展,作为培养电子类大学生动手能力、化学创新能力的突破口,着重解决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硬件平台、软件平台、活动内容及要求。经过十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创新组织制度和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论文以其为例,总结了构建机械类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培养模式的一些好的做法,剖析了目前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机械类专业学生课外科技的特点,探讨了相关对策建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该专业领域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