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汉族的西域散文中,不乏对新疆的描写。以《大唐西域记》为例,从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新疆的民风民俗、爱国主义思想及民族精神的凝聚过程及其中的新疆各民族神话想象故事的描写,来分析古代汉族西域散文中的新疆想象。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福庆的西域”诗歌为研究对象,再现其西域经历及在西域期间的情感历程。通过其西域诗中有关风物的描绘,对民生的关注、赠别友人的酬酢之作、怀古幽思的感情宣泄等几个方面内容的考察,来展现西域这一特殊地域与其诗歌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汉族的西域散文中,不乏对新疆的描写。以《大唐西域记》为例,从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新疆的民风民俗、爱国主义思想及民族精神的凝聚过程及其中的新疆各民族神话想象故事的描写,来分析古代汉族西域散文中的新疆想象。  相似文献   

4.
中唐时期“胡乐东渐”的现象依然炽热不减,西域音乐舞蹈渗透中原艺术的氛围使白居易深受其影响。本文通过白居易诗歌和相关资料,以揭示西域音乐舞蹈在渗透中原艺术的过程中给白居易诗歌和创作带来的新气象和新创造。  相似文献   

5.
正沿着丝绸之路,大量西方物产涌入中国,同时也有许多中国的商品"走出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原产于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出去的植物吧。方竹有些中国的物产到达西方的时间,远远在中国人踏上西方的土地之前。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来到大夏(西域古国)的时候,很惊讶地看到那里也有邛竹杖和蜀布。经询问,他了解到,邛竹杖是随着其他  相似文献   

6.
唐代流行很广的西域三大乐舞胡腾舞、胡旋舞和柘枝舞中,胡腾舞在文学文献中的记载很少,但考古材料中的形象表现却很繁富,本文拟从文学与考古的双重视野中考察和还原唐代的西域乐舞胡腾舞。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影《赵氏孤儿》中"西域神鬣"这一西域方物的考辨,本文认为其中的"西域神鬣"这一称谓其实是现代人的杜撰,它直接来源于元代杂剧中的"西戎神獒",而西域出神犬——"西戎神獒"的观念和古人对西域的神话乐园想象是分不开的,现实中的"西戎神獒"很可能就是今天产自青藏高原的藏獒。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学界从各个角度对唐代西域文学展开研究,以前未被重视的文人作品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唐代西域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20世纪唐代西域文学研究相比,近10多年以来的研究者善于利用和借鉴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挖掘出唐代西域文学新的文化内涵,加大了对唐代西域文学系统性、持续性、整体性的研究,出现了一批颇具成就的系列性研究成果。文章从唐代边塞诗中的西域研究、唐诗与西域文化、唐诗与西域地理、唐五代边塞词等几个方面对其成就做了回顾;同时,新世纪唐代西域文学研究也存有明显的不足与遗憾,如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较多,这也是下阶段唐代西域文学研究亟待改观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岑参一生两次入幕西域,写了大量的西域诗篇,涉及重要历史地名70余处,大多均可确考,与地名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众多,对于考订唐天宝时期历史地名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颇具意义。对岑参西域诗中的史地研究进行梳理,凸显其历史学中的价值,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唐天宝时期的西域历史状况,可据此勾勒出史学意义上的唐代西域历史地图。  相似文献   

10.
乾隆御笔《平定西域战图》这部民族文献记载了清前期平定西域少数民族贵族叛乱的一些历史事实。《平定西域战图》的成书时间与过程以及在法国巴黎用铜版印制的情况包含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些信息。对其版本和所载史实的考订结果证明了该文献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以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通过对比揭示了武周万国天枢与西域文明的发展关系。认为它的建立极有可能是受到阿育王石柱或图拉真圆柱这些西域纪念性建筑文化因素的影响。这是世界女性政治史上一件传誉中外的国家文化事业,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域文明之间相互融汇的深厚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2.
唐诗琵琶文化景观形成的源流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的流行乐器琵琶来源于西域,并在诗歌创作中频繁出现,形成独特的西域器乐文化景观。文章考述琵琶文化景观的源流及传播情况,并初步探讨其对唐诗创作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两汉以来官方关于西域的历史文献有其特殊的书写模式,在这种书写模式下所记录的西域,是中央朝廷对西域的一种官方历史记忆,它们是在某个特殊群体的主观"意图"下被创造并保存下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关注的不是两汉官修史书中"西域传"所记的事实,而是古人为何要保存某种记忆,即探究古人的"意图"及其当时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4.
黄治于道光十八年随兄遣戍乌鲁木齐,共计创作西域诗61题189首。其西域诗按照题材内容大致分为三类:吟咏西域风景及民俗、怀念内地亲友和记叙乌鲁木齐幕府文人群体的文学活动与交往。这些诗作是我们研究道光时期乌鲁木齐幕府及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5.
岑参轮台诗是其西域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从岑参轮台诗中有关战争、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内容 ,探寻所反映的唐代西域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6.
满族人在清代分布广泛,远至古称“西域”的新疆。其社会形态逐渐成为清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王钟翰先生对满族社会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兼及论述了清代新疆民族政策,提出了更深刻的见解。他的许多研究成果在中国现代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服装发展演变过程中,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对其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和推动,在古今日本服装中也还保留和发展着很多中国元素,并不断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晚清诗人施补华在西域有十一年的生活经历,在此期间,创作了250首西域诗,本文从中选取具有较为明显的西域文化特征的诗篇,分别从西域的城市与自然景色、少数民族风情以及其西域诗作中的历史特征三个方面,来揭示晚清西域的城市环境优美宜居、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少数民族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游牧的生活传统以及对清政府统治者的拥护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宏观背景下,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层收购)开始了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但由于我国相关条件不成熟,使得企业在实施MBO过程中以及之后面临一定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就MBO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博弈分析,并对其管理和预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诗经》、“楚辞”以外的先秦两汉诗赋 ,探讨其所受的西域文化之影响。《白云谣》、《穆天子谣》、《西王母吟》,是西域昆仑神话影响汉语文学的最早表现。乌孙公主《黄鹄歌》将西域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和豪放风格带入了汉语诗歌。汉武帝的《天马歌》,是西域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结果。《匈奴歌》初当为匈奴语歌曲 ,后被文人译为汉语。“汉赋”中涉及的西域文化素材 ,亦时有所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