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针对热力模拟实验中金属材料快速加热系统,采用直接电阻加热方式,分析了加热速度的估算方法;为克服大电流所形成电磁场对温度测量的影响,采用每10ms周期短暂断电采集温度策略,利用同步电压实现触发采集,提出当采集点偏离断电区时的判断方法,并重新设置触发时间·介绍了智能控制在快速加热系统的应用·实践表明,快速加热系统在快速升温的同时,具有采集温度准确、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王志民 《科技信息》2009,(22):I0201-I0201,I0203
本文根据供热企业对用户温度采集的需求,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温度采集系统,该项系统以JN5139模块为核心,构建了无线网络平台,具有温度采集及时准确,添加用户节点容易方便,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何芳  麦云飞 《科技信息》2007,(31):118-118,126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温度测量系统,以MSC1210单片机为核心器件,通过对多个传感器的测量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来实现多点智能温度采集系统。传感器采用利用先进的薄膜技术制备的薄膜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热响应时间短、精度高、便于集成等特点,MSC1210单片机可实现多通道、高精度、快速温度采集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光纤陀螺的精度,必须对其进行温度补偿.详细分析研究了光纤陀螺温度数据采集方法,采用FPGA和DSP设计并实现温度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和稳定性,实现了温度数据的快速采集,为温度补偿奠定了基础.通过比较补偿前后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陀螺精度确实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温度采集是现在工业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温度采集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加工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合格率等诸多指标,高精度的温度采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现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温度采集设备,本设计对四线制高精度PT100铂电阻进行研究,设计前对采集电路与STM32后端的算法逻辑计算,设计了一款基于PT100的高精度温度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和Labview的发电机温度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着重阐述了温度传感器模块和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实现,以及其与基于Labview的实时温度数据访问的实现过程,并结合工程实例完成某一发电机的主要部件温度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使用方便,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是进行系统快速开发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集中供热过程中因无法监测供热效果所导致的供热不足或能源浪费问题,提出了实时监测远端居室内实际温度的技术与系统实现方法,给出了温度采集和通信机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案,论述了温度采集和通信机的工作过程。该系统应用ATmega 16L微控制器、CMX865调制解调器等电路实现嵌入电话机中的实时温度采集终端和指挥控制中心服务器的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电话通信。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功耗低、工作稳定等优点,实现了对室内实时监测供热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用传感器、直流放大器、数据采集存贮器、计算机等组成的精密微压差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快速准确地跟踪测定了不同温度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压力与时间的关系,计算机绘出的反应体系压差电势时间变化的曲线物理意义明确,重视性好;将所采集的数据用计算机编程处理得到的ln(E-E1)-1直线,其相关系数为0.9998,并由此求得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多点温度采集系统在单片机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中的实时性和便利性,提出了嵌入式连接的单片机多点温度数字化采集系统优化设计.依托温度采集传感器设计及系统电路设计,实现嵌入式连接的单片机多点温度数字化采集系统硬件设计.基于多点温度数字化采集算法设计及多点温度数字化采集系统程序设计,完成了软件设计,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嵌入式连接的单片机多点温度数字化采集系统较传统单片机多点温度数字化采集系统,温度采集识别能力提高37.89%,适合嵌入式连接的单片机多点温度数字化采集.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恒温控制在工农业应用中自动化程度低、精准度不高以及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新型模糊 PID( 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控制理论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 STM32 芯片对温度量进行采集和实时控制,使用矩阵键盘和液晶屏作为人机交互设备,引入新型模糊 PID 控制算法,构建新型模糊PID 控制器,通过迭代算法整定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值,得到加热控制量,控制器根据该控制量按对应的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高电平占空比输出电流量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加热。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快速采集系统温度并进行实时控制,将系统温度稳定在预期温度,系统理论绝对误差为 0. 1 ℃ ,实际测量误差为0. 5 ℃ 。系统较好地实现了温度自动检测与控制,解决了自动化程度低、精准度不高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应用液晶测定搅拌槽中温度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利用热色液晶(Thermochromic Liquid Crystals ,TLC)测量流体温度场的新技术,并运用此技术测定了搅拌槽中流体的温度分布以及温度边界层。文中给出了甘油的温度场分布以及聚丙烯酰胺(PAM)水溶液的温度边界层的实验测量结果与讨论。液晶测温技术运用了数字图片处理系统,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温度测量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搅拌槽内的流体混合及传热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流换热理论,采用磁电式传感器及特定的结构和材料,设计一种流量传感器,使其能够测量处于高温环境下的介质.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原理进行分析,并设计相应的测量系统,提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完成温度范围为120~500℃高温介质的计量,解决了目前高温流量计进行计量时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对油井温度剖面的高精度快速测量,设计了一种游走式高精度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采用超细不锈钢管进行耐压封装,进行了温度响应速度的理论仿真,并分析了井下高压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对直径1.2 mm的传感器采用商用高精度解调仪进行解调后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分辨率为0.01 ℃,测温线性范围到达175 ℃,响应速度小于108 ms,耐压可达100 MPa,能够满足油井温度剖面快速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半导体吸收光谱随温度变化的特性,通过对透射光强信号的检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机保护装置的光电温度检测法,通过光纤的信号传输作用实现了测量现场和二次仪表的隔离;并重点设计了用半导体吸收式光纤传感器检测电机轴承热点温度的硬件电路,阐述和分析了检测系统的原理、组成及性能。理论和实验表明,该系统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测量范围宽,精确度和稳定性均可满足实际要求。该系统稍加改进对其他强电磁干扰以及易燃易爆场合、狭小空间等特殊工况下的温度检测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适合海洋抛弃式测量的高速响应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通过对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的理论分析,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结构参数传感器的响应时间进行了仿真和对比分析,设计了一种响应时间为17 ms的传感器,其灵敏度理论值可以达到30.7 pm/℃,适用于海洋温度快速测量。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以STD总线为基础的自定义总线大规模分布式温度测量系统,系统采用主从两级分布式结构,主机系统硬件强调了双机冷备份的冗余设计方案从机系统硬件则突出了温度数据采集站的自定义总线功能模板结构和矩阵式采样网络。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锚碇基础双圆环形超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工程实例,采用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整个基坑的施工开挖过程,考虑土和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并结合现场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双圆环形超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特征和受力特性,以及周围土体的变形特征和塑性区分布.从结果看出双圆环形超深基坑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和拱效应特点,按照传统方法进行设计是偏于保守的;同时因双圆环形超深基坑支护结构本身变形较小,所以内衬由于地下连续墙位移而产生的内力并不占主导地位,而施工期间的温度变化等其他因素对其受力有很大影响,因而,内衬环向应力基本以受拉为主.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捕捉到高频焊管错边缺陷的图像照片,建立了高频焊管焊缝图像的CCD视觉系统.对错边缺陷的焊缝图像进行了特征分析,使用形态学方法对焊管错边缺陷进行图像处理,提取图像边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取了焊缝宽度和亮度信息.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宽度和焊缝边缘亮度可以作为视觉检测焊缝错边缺陷的重要图像特征,为进一步构建高频焊管焊缝缺陷视觉检测系统提供了基础.在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环境下,选择比色测温法构建了高频焊管焊接温度控制系统,并进行温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样比色测温模式可较好降低烟尘、水汽等因素对测温的影响,提高测温结果的稳定性和精度,在测温稳定准确的基础上,温控系统控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镁合金燃点测试方法具有的响应速度慢,破坏被测温度场,测温精度低等弊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比色测温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测温原理及结构,提出根据镁合金燃烧时光谱强度出现爆发性增长导致系统两路光辐射电压输出曲线出现拐点来确定镁合金燃点的方法。利用光谱仪测量镁合金燃烧前后的光谱强度,为选取系统带宽和确定系统中心波长提供依据。利用高温黑体校准源M390对比色测温系统进行静态校准,获得系统的静态校准系数,最后利用大功率直流电源作为热源点燃镁合金(AZ80),同时分别利用已标定过的比色测温系统和高速工业级光纤红外变送器OS4000测量镁合金燃点温度,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为0.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