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讨了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织物起球进行客观的等级评估.首先介绍了应用Wold分解纹理模型从织物图像中分离出毛球信息,然后对提取的毛球信息进行阈值化处理,再以毛球的面积百分比、总数和分布等三个特征指标对起球等级进行客观评估.运用上述技术途径对素色、印花及色织的简单与复杂组织等7种织物样品进行起球等级的客观评估,结果与专家的人工主观评定极为吻合.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强织物表面纹理的真实感效果,在原来简单的纱线模型基础上再考虑光照模型因子,由纱线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绘制出织物的细微结构.提出了织物交织的光照效果生成算法及其在机织物模拟中的应用,经过BRDF算法改良的织物模拟系统,能够模拟出织物表面的细致纹理,对于质地粗糙、复杂纹版组织的大型提花织物等模拟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经、纬纱密度的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经面缎纹组织、纬面缎纹组织、方平组织、复合斜纹组织、菱形斜纹组织、蜂巢组织为样本,研究机织物纹理图像的分类方案对判别共享字典学习模型性能的影响。该字典学习模型由判别字典和共享字典组成。对机织物纹理图像进行子窗口分割得到子样本,再将子样本展开成列向量,并将所有的列向量首尾相连组成灰度矩阵,最后对样本矩阵进行字典学习和重构。研究结果表明,判别共享字典对不同种类的机织物纹理有非常好的重构效果,经、纬纱密度或组织结构作为分类依据均会对重构效果产生显著影响,相比经、纬纱密度,组织结构对字典判别性能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对织物起球等级客观评估中复杂织物纹理干扰起球图像分割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起球图像采集及预处理方法.首先采集同一织物的多角度光照投影图像,该图像混合有不变场景的复杂底纹和光照投影变化的起球信息;然后应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多角度光照起球图像进行独立成分分解;再利用频谱特征分析方法分离出属于织物底纹的独立分量,以重构出滤除织物复杂底纹的起球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滤除各种起球织物图像中的复杂底纹,为复杂纹理织物的起球等级客观评估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Wold纹理模型和分形理论的织物疵点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基于Wold纹理模型,从织物纹理中提取非确定性随机结构.通过正常纹理和疵点纹理中随机结构的表面维分形特征曲线比较,以距离为判别标准定位疵点.几种典型织物疵点的分析表明,基于Wold纹理模型和分形理论的分析方法能准确地检测出织物表面的多种疵点.  相似文献   

6.
将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用于织物纹理的建模.在估计模型参数时,采用不完全 Cholesky共轭梯度法.获得特征参数后,通过纹理合成方法,仿真原始纹理图像.试验表明:仿真织物纹理图像与真实织物纹理图像具有较为一致的视觉效果,从而论证了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对织物纹理建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二维连续小波变换的织物疵点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正常织物纹理比较,疵点区域由于其纹理不规则及变形而导致不同的局部纹理特征。利用二维连续小波特征,能在时域和频域上对织物图像同时实现任意尺度和旋转角度的变换。通过纹理模型和频谱分析,确定出最优的变换尺度和旋转角度,并由预先确定的全局阈值从小波变换系数的模中进行疵点的分割。实际疵点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维纳滤波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分解织物图像,经过合理的二值化,分别获得包含经纱和纬纱特征信息的子图像,从而计算经纬纱密度等参数.综合子图像的部分信息,可以确定织物组织点的位置,再利用每个组织点区域内经纬向纹理特征,判断织物组织类型.经过对平纹、斜纹、缎纹3种基本组织布样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识别织物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9.
纺织品中的织物缺陷分布存在稀疏性,使得缺陷图像能够在特定的变换中进行稀疏表示.根据盲源分离理论和形态成分分析,将织物缺陷图像假设由缺陷、背景和噪声3种成分的线性叠加,通过稀疏表示模型对缺陷图像进行表示.首先对原始缺陷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接着采用基于稀疏表示模型将织物图像分解为缺陷和纹理部分;最后对缺陷图像采用叠加二值化分割法,显示缺陷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包括星型、方格型和圆点型在内的印花织物缺陷图像,检测时间短,效率较高,平均检测率可达96.3%.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离散傅里叶变换幅度谱中不同像素点位置所对应原图织物纹理特征的分析,提出根据幅度谱次亮点的位置来计算织物纹理密度及角度的次亮点分析方法.阐明纹理角度检测的精度由原图像包含的纹理数目所决定,并提出3种方法来提高检测精度:增大图像规格、增大拍摄物距、进行边缘检测;在此基础上,对3种织物进行了检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提高精度的3种方法;最后,与投影分析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次亮点分析方法更适合解决纹理角度的在线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机织物密度的计算机自动识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傅里叶变换技术将织物在空间城内的图像转化到频率域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功率谱峰值计算机织物密度的方法,并进行了与人工测试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平纹、斜纹和缎纹织物均适用。  相似文献   

12.
快速富里叶变换在织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横式识别领域,快速富氏变换(FFT)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织物(此文只论及机织物)的结构是由相同单元规则地排列而成的,呈现很强的周期性.这使得FFT技术在分析织物结构特征中特别有效.本文讨论如何应用FFT去识别织物组织、纱线密度、纬纱倾斜度等其它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3.
织物模拟CAD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国内纺织CAD软件模拟功能相对较弱的现状,旨在提出一套织物模拟CAD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方法。首先充分考虑纱线的三维特性并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建立其表面光照模型,然后结合各模拟参数分析、判断,提取出织物表层信息,最后考虑浮长线对织物外观的影响,实现了对织物外观的模拟,模拟效果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另外,系统各模块都保持了较高的独立性,模块间的耦合关系也较为松散,以利于系统后期的维护和升级。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Thetensilepropertyoffabricsinlowerloadsisveryimpor tant,itaffectstheformability ,comfortableabilityandhandleofgarments Thispropertyshouldbeascertainedaccuratelybyabi axialload deformationmeasurementbecausethewovenfabricsareakindofanisotropym…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了双层组织织物计算机模拟模块的基础上,通过对双层组织织物模拟的实现,提出了双层织物计算机模拟的基本步骤,其中模拟的关键是模拟数组单元的制作。以表里换 层组织的模拟方法为例,探讨了在计算机模拟中,表里换层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盘长结的外形和结构与机织物非常接近,可在小样机上试织中国结。采用管状组织与阔幅组织相配合织造盘长结结身,单个盘长结之间采用平纹来固结,在小样机经纱方向连续织造。下机后的织物进行再加工,抽出耳翼,采用手工编制几个简单的中国结激流苏再配以玉石等配件,成为一个完整的中国结挂饰。  相似文献   

17.
雷同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9):5715-5718
倾斜的针织物图像在图像处理前需要对其倾斜进行矫正预处理,但由于针织物图像的特殊性,使其不能采用机织物等倾斜图像的矫正方法。针对这一难题,利用一维傅里叶变换求针织物纵密频谱和横密频谱。计算,然后根据各自频谱的峰值特性进行自动旋转倾斜矫正。给出了算法细节,同时还得到针织物的拉密度。实际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在针织物行业里尚属独有,运算量小,实时性高,具有很大的普适性,非常适合于在针织物的图像检测领域推广,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Fabricweaveparametersaretheimportantcharactersoffabricweave.Todistinguishastructureoffabricweave,threeproblemshavetobesolved.Oneistofindthepositionofinterlacingpoint,anotheristodeterminethepropertyofinterlacingpoint,andthethirdistodistinguishthenameofinterlacingpoint.Inthisstudy,themethodofidentifyingfabricweaveparametersisbasedonthefollowingthreeassumptions:1)Thepositionofweftinfabricisdeterminedbypeakandvalebrightnessprojectioncurveinthedirectionofwarp;2)Thechangeinweftsbrightne…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woven fab-rics against heat radiation is studied from the view offabric structure.As indices reflecting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against heat radiation,the heat emissivity andthe transmissivity of different fabrics are measured.It ispointed out that structure changes of common textiles af-fect their transmission to heat radiation while have littleinfluence on their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to heat radi-ation except fabrics surfaces are aluminized.Double-layer weave i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fabric weave forreducing the trasmissivity.It helps increase the densityand tightness while keeps the comfort of woven fabrics atthe same time.  相似文献   

20.
In previous research much effort has been devoted to the geometry of woven fabrics and relat-ed problems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constant yarn configuration in fabric.This paper will first re-port that image crimp (yarn crimp measured by an image analysis method) seems larger than actualvalue.From the explanation of this result,the variation of yarn configuration in woven fabric dueto the non-uniform flattening is revealed.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actual structure of woven fabricsis discussed.It is believ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yarn configu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fabric per-formance,and may be an advantage for fabric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