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建国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2):25-26,28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所做的“农村垃圾源头分类、资源化利用”试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实现途径。试验虽然刚进行两年多,但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和肯定。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副市长牛有成先后考察和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2009年3月,北京市主管部门发文决定:两年之内在全市农村地区普遍推开这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20,(13):32-35
正解决垃圾围村还是要垃圾减量,通过源头分类与就地堆肥,形成一条垃圾处理的循环链条。没有人喜欢垃圾。西蔡村村民也不清楚,陈立雯为何"天天跟着垃圾跑"。这个冀东南村庄里唯一走出去的留学生,在2018年夏天回到家乡,跟着三轮车收垃圾、挨家挨户指导垃圾分类,"与农村垃圾过不去"。  相似文献   

3.
正垃圾分类不仅仅是政府的问题,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垃圾分类不仅是城市的“任务”,农村也需要共同执行。面对垃圾分类的诸多问题,专家是如何解读的?1垃圾分类在我国已经倡导多年,现状或效果如何?刘建国:垃圾分类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也是公众意识、习惯养成的过程。垃圾分类在我国的推行并不是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3,(1):30-31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之一。研究目标是:遵循村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在推行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提高村镇生活垃圾、有机垃圾资源化水平和可燃垃圾清洁能源化利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严重工业污染使日本人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从70年代开始,日本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将垃圾分类的方法逐步细化,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并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日本的垃圾分类可谓"极致",在很多外国人看来甚至到了"严苛"的地步。例如,一个塑料材质的饮料瓶的不同组成部分被划分到不同的垃圾类别。其实,在日本实行垃圾  相似文献   

6.
垃圾革命     
正随着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施行,标志着上海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全面推行、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全民参与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上的考量,更会在理念上产生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更好地促进垃圾分类落实,各市尝试采用奖励或惩罚的方法让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但是,对于这两种方式却存在争议。北京劲松街道与北京首创智慧环卫发展有限公司、中环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劲松五区设立厨余垃圾投放点一年有余。60岁的劲松五区居民李敏提着一袋自己在  相似文献   

8.
正垃圾分类的概念在中国出现多年却依旧没有顺利推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老百姓眼中,垃圾分类难以推行的具体原因又有哪些呢?垃圾分类强调了多年,但成效并不明显。在不少城市街头,虽然随处可见标有垃圾分类的垃圾桶,但很多时候形同虚设。一件变废为宝的好事,缘何叫好不叫座?一方面,与广大市民没有形成垃圾分类意识或有垃圾分类意识但无垃圾分类常识等因素有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之一,海南三亚正持续探索"无废城市"的实现路径。减少垃圾填埋,取而代之垃圾焚烧发电;引导垃圾分类,实现从源头上减量;促进公众参与,提高环保意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近年来,垃圾围城、固废难消,成为一些城市发展的沉重包袱。"无废城市",则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思路。"无废城市",指的是持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旅游城市——雅安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研究,进行了垃圾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提出了目前条件下我国同类城市较合理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垃圾分类的概念,但是却一直难以推进落实。事实上,我国一直在努力推进着垃圾分类。早在1957年,我国就已经提出垃圾分类。2000年开设八大城市作为垃圾分类试点,18年过去了,中国垃圾分类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时至今日,从上海强制垃圾分类开始才看到曙光。我国垃圾分  相似文献   

12.
1项目介绍 我国蔬菜采后损失严重,损失率超过20%。城市生活垃圾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厨余垃圾含水率高且具可腐性,填埋产生大量渗滤液污染空气和地下水,而焚烧处理困难且污染空气。推行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建立中央厨房,以净菜或半成品菜供应城市,可延长蔬菜保鲜期和货架期,使垃圾源头减量和垃圾资源化,是减少采后损失、城市垃圾和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垃圾分类关乎国家与城市的生态素养与文明程度,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切的重要问题。文章阐述了国内垃圾分类术语及现存问题,归纳了目前国内垃圾分类术语的英译现状,并针对术语不统一、译名混乱、译名错误等问题,从当地政府部门与城市市民群体两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以期促进垃圾分类术语及其英译名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为垃圾分类及其他行业领域的术语及其翻译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方法,同时指出这些方法虽然重要,但都是末端治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根本出路在于源头控制.  相似文献   

15.
正也曾垃圾成堆、污水成河的德国,在摸索了30年之后,成为全球垃圾回收处理的先锋。德国是最早实施"强制垃圾分类"的国家。近30年的垃圾分类不仅让德国成为整洁国度,也让德国跃升为全球垃圾回收处理的先锋,其中很多经验着实值得借鉴。"直到20世纪初,德国城市垃圾都是直接扔在街上或垃圾堆里  相似文献   

16.
习惯成自然     
正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自此,无论居民还是单位,都要按照条例的规定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垃圾,违者将被依法予以处罚。这段时间,上海朋友圈的十二时辰无疑是在轮播垃圾分类。"你(扔的)是什么垃圾",这个"拷问灵魂"的句子,变身为段子满天飞。自嘲带来欢乐的同时,并没减轻垃圾分类带给市民的烦恼。有网友戏言,到了上海都不敢  相似文献   

17.
正垃圾分类的强制执行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垃圾分类的智能设备,但是却没有获得很好的营收。现如今,或许已经迎来了垃圾分类的"科技时代"。垃圾分类事关老百姓日常生活,也带来了固废处理行业的一系列变革。本文准备一探究竟,聊聊那些跟垃圾分类有关的新生意。  相似文献   

18.
正在垃圾分类话题上,日本是一个必须提及的国家。把垃圾分类做到极致的日本,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做得十分严格且相对成熟的国家。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公司家庭,都需要进行垃圾分类。把垃圾分类做到极致的日本,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日本以《废弃物处理及清扫相关法律》的形式,规定各个县市区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垃圾分类的历史已经将近20年,但是效果却甚微。那么,为何我国的垃圾分类推进得如此艰难,又有哪些国家的做法值得参考呢?我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已有18年的历史,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  相似文献   

20.
正7月1日,上海市开启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在专家看来,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怎么扔生活垃圾,反映了人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走进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仔细倾听来自居委会、企业的年轻党员交流社区垃圾分类推广的做法。总书记强调,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