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记述了中国突眼隐翅虫属后突眼隐翅虫亚属2新记录种: Stenus (Metatesnus) pubescens fraternus Casey, 1884和S. (Metatesnus) depressus Puthz, 1973,对它们的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和绘图, 并提供了中国已知该亚属4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大眼隐翅虫属、缘隐翅虫亚属1新种:仲夏大眼隐翅虫Stenus(parastenus)solstitialis.  相似文献   

3.
记述了我国小尖腹隐翅虫属Sepedophilus的一个新记录种-黑角小尖腹隐翅虫Sepedophilus armatus (Sharp)。该种采自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作者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并描画了雄成虫的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我国四眼隐翅虫属Omalium一新记录种——日本四眼隐翅虫Omalium japonicum Sharp,采自上海佘山和江苏东山,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和成虫的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四川大眼隐翅虫属,缘隐翅虫亚属一新种:王朗大眼隐翅虫.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师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毒隐翅虫亚科,膝角毒隐翅虫属的分类研究中,发现膝角毒隐翅虫属Ochthephilum与相关属隐毒隐翅虫属Cryptobium的相互关系不太明确.为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检视了本实验室标本.结果表明膝角毒隐翅虫属为隐毒隐翅虫属首异名,即膝角毒隐翅虫属为有效名.澄清了两属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记述了中国菲隐翅虫属Philonthus三新记录种:采自云南省的大眼菲隐翅虫P.aliquatenus Schubert和寡毛菲隐翅虫P.nichinaiensis Coiffait;采自西藏的邻菲隐翅虫P.confinis Strand.对该3种隐翅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成虫的主要分类特征进行了描画.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采自我国浙江省的大头背筋隐翅虫Oxytelus megaceros Fauvel和高桥背筋隐翅虫Oxytelus takahashiiIto,前者为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后者为中国新记录种.对该两种隐翅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成虫的主要分类特征进行了描画.  相似文献   

9.
首次对上海的菲隐翅虫属Philonthus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共记述该地区的菲隐翅虫4种,其中P.lewisius SHARP,P.foetidus CAMERON,P.explorator CAMERON为中国大陆新记录种,P.rectangulus SHARP为上海地区新记录种.作者对它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对雌雄成虫的主要分类特征进行了描画.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采自中国吉林省的蛇形佳隐翅虫Gabrius.ophion SMETANA及采自北京市和山西省的剑形佳隐翅虫Gabrius.incubens SCHILLHAMMER,前种原记载于日本的群马县,后种原记录于俄罗斯的贝加尔地区.2种均为中国新记录种.对它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对雌雄成虫的主要分类特征进行了描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中国大眼隐翅虫属一新种及一新纪录:峨眉背点隐翅虫;涡饰大眼隐翅虫,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师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上海隆线隐翅虫亚族的分类研究中,共鉴定出隆线隐翅虫亚族3属共3种:赤翅隆线隐翅虫Lathrobium dignum Sharp,1874,黑纹伪隆线隐翅虫Pseudolathra lineata Herman,2003和翅斑细项隐翅虫Tetartopeus gracilentus Kraatz,1859.首次报道了赤翅隆线隐翅虫Lathrobium dignum和翅斑细项隐翅虫Tetartopeus gracilentus在上海的分布.首次给出了赤翅隆线隐翅虫Lathrobium dignum和黑纹伪隆线隐翅虫Pseudolathra lineata的雌性特征图,并对其主要雌性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隔牙甲属是牙甲科中一个小属,世界共记录15种。我国已记载4种,即云南隔牙甲A.vunnunensisis Pu.越南隔牙甲A.annamila Rcg.、斜隔牙甲A.mater Sharp和沟隔牙甲A.pedestris Sharp.本文增加一新种条脊隔牙甲A.caristripus,sp.nov.  相似文献   

14.
实验运用功能法评价了高效杀虫剂、氧乐果乳油、杀虫双水剂等三种杀虫剂对大眼隐翅虫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大眼隐翅虫对各种农药的敏感性不同,杀虫剂造成的大眼隐翅虫的死亡率和残存大眼隐翅虫的捕食功能减退率均不同.高效杀虫剂对大眼隐翅虫的作用最明显,杀虫双水剂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5.
再记述与图示浙江长脚隐翅虫属一新记录丁山长脚隐翅虫Derops dingshanus Y.Walanabe,它采至中国浙江天目山。研究标本保存在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内饲养观察的实验方法对大眼隐翅虫Stenus(s.str.)sp.的交配行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大眼隐翅虫Stenus(s.str.)sp.完成一次交配行为经过相遇、抱对、锁结、离开等几个过程.本文描述了大眼隐翅虫Stenus(s.str.)sp.交配行为的过程,记录抱对和锁结发生的时间.在2008年10月到2009年1月的饲养过程中大眼隐翅虫Stenus(s.str.)sp.在11月2日到11月8日一周时间内发生交配行为,第三天交配对数最多,且交配大多发生在上午9:00—11:00;记录抱对和锁结所经历的时间统计描述出,抱对2min左右,锁结时间长达0.5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