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陷性黄土压缩性大、强度低。在其上修筑路基容易产生较大的沉降量,且常因雨水导致各种工程病害。随着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在西部地区由湿陷性黄土引起的路基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道路的施工建设。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针对路基各种病害类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该研究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的设计、施工及养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重文 《科技信息》2012,(13):381-381,277
本文根据黄土地区道路维修工程的特点,分析了SBR改性沥青碎石同步封层技术在黄土地区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特点和施工技术要求,通过现场试验,该方法能有效的改善路面网裂、龟裂的状况,防止路面进一步松散、破损,形成大的病害,达到了降低养护成本,延长路面大修年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内蒙古中部黄土地区大量的岩土工程勘测资料,对该地区的湿陷性黄土进行了分区对比分析,总结了该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同时依据该地区已建成的大量火力发电厂建设时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经验,研究了该地区火力发电厂建设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选择,并指出了地基处理实践中应重点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在黄土地区进行,黄土边坡经常会遇到崩塌、滑坡等失稳破坏问题,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或道路的正常使用。本文以陕北地区非饱和黄土为研究对象,对陕北黄土含水量与湿陷性和抗剪强度关系进行试验研究,并理论分析了含水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理论分析,得出水是引起陕北地区黄土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原因。这对陕北黄土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土地区地基评价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不良地质问题之一。对黄土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是查明建设地区的有关工程地质条件,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本文通过对黄土区工程地质特性的分析,总结了黄土工程地质分析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为黄土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尚天有 《科技信息》2013,(13):374-374
黄土地区对于公路的建设是最关键的,本文概述了黄土路基施工的程序。  相似文献   

7.
霍延霓 《科技信息》2011,(20):303-303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黄土地区的路基病害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针对黄土地区路基工程容易产生的滑移、崩塌和滑坡等常见病害,通过分析上述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减少和控制黄土地区路基病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黄土丘陵地区地形地貌的特点出发,分析和总结了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的设计方法,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使得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更为科学合理,通过土地整理使得这一地区在土地利用、农民增收、防治水土流失中取得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靳毅旗  杨星波  王萌 《甘肃科技》2011,27(7):128-129,161
湿陷性黄土具有在自重压力或一定附加压力下遇水湿陷变形的特性。针对湿陷性黄土的这一工程特点,从黄土湿陷性的机理出发,分析了工程中常用的几种黄土路基的处理方法,为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谈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高路堤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万中 《甘肃科技》2005,21(12):169-171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快,高等级公路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对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高路堤的施工技术作简明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因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原因,黄土地区城市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节点。但该区域黄土特有的工程特性、沟壑纵横的地形地貌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困难,影响着城市化进程。城市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影响其所在的环境,并导致各类环境问题的发生。"海绵城市"作为应对城市环境治理及功能优化新理念,已经在黄土地区开始试点推广。以给排水管网、地下管廊为主的地下工程在黄土地区城市建设中不断扩大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黄土是一种特殊的第四纪沉积物,  相似文献   

12.
邓强 《甘肃科技》2022,(18):18-20+24
伴随着甘肃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而甘肃省中部和东部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域土层岩性较差,为了满足公路建设的发展需要,解决在项目建设期间湿陷性黄土区对桥梁的病害,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针对黄土地区桥梁及相关防护在特殊地质条件下的优化设计得出结论,供设计与施工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土地区公路排水沟渠出口破坏机理及工程防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大量调查和工程经验,研究发现在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中,公路排水沟渠出口破坏不仅影响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给公路后期养护带来极大的困难,增加公路养护成本。结合工程力学和流体力学知识,分析了黄土地区公路排水沟渠出口破坏的形式以冲刷坑、湿陷坑为主;原因是黄土具湿陷性、抗蚀性差,出口水力条件不利。针对黄土地区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包括消能减冲、防止湿陷、防止结构失稳三方面工程措施,可应用于黄土地区公路排水系统设计及其病害治理。  相似文献   

14.
高鹤 《甘肃科技》2010,26(11):130-131
由于黄土的特殊性,致使在这些地区建设的混凝土隧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了隧道结构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为此,根据黄土的化学特性,对在这些地区兴建的隧道进行化学侵蚀问题分析探讨,根据化学成份(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机理,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了黄土地区隧道结构的使用年限和安全性,对指导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原因,介绍了3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排水、边坡防护、路基监测、路基养护5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控制路基沉降,为今后的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钻孔灌注桩基础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它的施工工艺及技术发展也比较成熟,本文依托G1816乌海至玛沁国家高速公路景泰至中川机场项目(JZ8)合同段土建工程,结合西北黄土高原地质、水文特征和施工现状,进行了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并阐述了施工流程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钻孔灌注桩基础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的工艺改进。  相似文献   

17.
蔡宗荣 《广东科技》2014,(2):99-100,84
黄土公路隧道防排水是西部地区公路建设面临的难点之一,防排水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黄土公路隧道整体质量和运营使用,如何做好防排水,是黄土公路隧道成败的关键。结合实例,对黄土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控制重点进行简要分析,其防排水效果良好,希望对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公路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借鉴黄土地区已建或在建公路项目的经验,结合公路工程的特点,从湿陷系数的测定、构造物类别的划分、建筑场地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的判定等方面对公路工程中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执行的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来源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行业经验,不能完全适用于公路工程建设的需要。建议:对填土高度大于10 m的重要构造物,当基底压力大于300 kPa时,宜按实际压力测定黄土湿陷系数;挖方路堑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判断黄土的湿陷性;湿陷性土层计算深度可根据沉降计算中压缩层深度的确定方法而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支护的类型;建议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工程中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修正.通过对西宁地区典型的湿陷性黄土基坑工程事故分析,指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工程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宋文  翟沛 《科技咨询导报》2014,(32):114-116
我国湿陷性黄土约占黄土总面积的60%。主要分布在陇西、陇东、陕北晋西等地区。国内西气东输油气管道建设,有2/3的管线途径黄土地区,黄土湿陷给油气管道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管道施工中,在管道挖沟、下沟、回填、管道地基以及水工保护的处理都需要选择正确、高效、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兰州地区湿陷性黄土较多,以当地的油气管道施工为例,分析油气管道施工在湿陷性黄土地质中采用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