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毒品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犯罪,在组织、犯罪手段及反侦查能力方面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当今世界毒品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受全球毒情恶化的大环境影响,加上国内滋生、诱发毒品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不少.我国禁毒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很严峻。当前严峻的毒品犯罪态势使一般侦查手段不能适应犯罪控制的需要.秘密侦查手段以其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逐渐在世界各国侦查部门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2.
拜荣静 《甘肃科技》2006,22(11):170-172,206
毒品犯罪在我国虽经打击,但禁毒形势依然严峻,进入新时期,毒品犯罪发展态势又具有一些新特点,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使东西部地区的毒品犯罪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国的禁毒工作应根据东西部毒品犯罪的各自特点分别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3.
在毒品犯罪的司法适用中,应当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地位。为了严格限制毒品犯罪死刑的适用,首先需要从观念上树立起保障人权的理念,不将毒品数量作为决定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唯一标准,而要综合考虑毒品犯罪案件的具体情节。对毒品犯罪适用财产刑,有助于消除毒品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经济基础,能够抑制行为人实施毒品犯罪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刑事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4.
女性毒品犯罪治理效果事关毒品战役成败,亟需对女性毒品犯罪状况展开实证分析,考察涉毒女性的主体身份、主观动机、作案方式等特征,研判女性走向涉毒道路的原因,从而为治理女性毒品犯罪提供针对性措施。通过实证分析1 000个案例后发现,女性毒品犯罪高发,且呈现出累犯、再犯、前科人员占比大等特征,这归因于女性对新型毒品危害性认识不足、女性社会角色不利以及犯罪打击效果不佳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国内毒品犯罪的影响下,甘肃省毒品犯罪活动日益频繁,已经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甘肃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极大地制约了全国禁毒工作的开展。对甘肃省毒品犯罪形成的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毒品犯罪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根据甘肃省毒品犯罪形成原因及其构成特点,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使禁毒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毒品问题已对人类的自下而上和社会的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我国已由毒品过境受害国转变成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受害国。毒品犯罪日益猖獗,且呈蔓延膨胀之势,犯罪手段趋于智能化和武装化,社会危害越来越大。毒品犯罪问题将会是长期困扰人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毒品犯罪具有易诱发暴力犯罪的特点,毒品犯罪对其次生犯罪的引发作用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引入经济学领域基于距离测度的产业聚集度DO指数(DO index),以华北沿海T市2018—2019年的毒品犯罪和其次生犯罪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类犯罪共生关系数值化。研究表明:毒品犯罪与四类次生犯罪(抢劫罪、强奸罪、危险驾驶罪、故意杀人罪)在空间上呈现出小尺度共聚关系,共聚程度随距离变化在理性选择理论的作用下多为倒U形关系。毒品犯罪与故意伤害罪在空间上为随机分布关系,该关系受当地民风民俗与毒品特殊药理性影响。作为对日常活动理论空间视角的补充,警方可加强毒品犯罪发案0.48 km范围内相关人员的管控,以达到对与其具有共聚关系的次生犯罪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杨彦文 《科技信息》2011,(15):404-404
当前毒品犯罪国际化的趋势,要求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加强各国之间的警务合作,才能有效遏止毒品犯罪的蔓延并最终铲除毒品对国际社会的危害。我国警方与周边国家警方和国际刑警组织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探索出了打击毒品犯罪有效的途径,有力地打击了日益猖獗的毒品犯罪活动,确保了我国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刑事立法看,对毒品犯罪的刑罚适用经历了一个从严趋缓再转严的发展过程。然而,随着我国刑事政策由"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向"宽严相济"的转变,对毒品犯罪的刑罚适用也应充分体现刑事政策的这种变化。我国现行《刑法》对毒品犯罪适用刑罚的规定,应当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理论的要求,作出必要的完善:可以通过提高死刑标准来限制死刑的适用,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中的贩卖、运输毒品行为,可以从宽处理,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而对于制造和走私毒品犯罪则可以从严处理;扩大财产刑的适用范围;正确把握毒品数量这一适用刑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运输行为按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内容来定罪,既解决了运输毒品罪与走私毒品罪、贩卖毒品罪的区别,又解决了非法持有毒品罪与运输毒品罪的区别问题。按行为人犯罪意图的实现程度来认定犯罪的结束形态,可以解决运输毒品行为的犯罪预备、未遂与既遂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理州毒品犯罪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犯罪主体呈现出以农民、无业人员为主,以担任马仔角色的居多,且特殊主体涉毒情况突出等特点;犯罪方法以零星贩卖或运输毒品为主,多以贩养吸,且犯罪手段呈多样化、隐蔽化。毒品犯罪分子所处的社会弱势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促使他们参与毒品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任曦 《当代地方科技》2009,(12):175-175
近年来,毒品犯罪屡禁不止,使禁毒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从对毒品犯罪国际国内的立法比较出发,分析我国现有的毒品犯罪刑法规定,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相关规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王琳 《太原科技》1998,(1):30-31
由于毒品犯罪猖獗,打击毒品犯罪力度加大,毒品种类和制作形式也变得多样化。随着冰毒,蓝精灵,绿豆仔,十字架等毒品的出现,急需加强对毒品分类和毒品检验研究,本文对此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市地处川滇结合部 ,成昆铁路、1 0 8国道纵横其间 ,是四川内地通往云南至中缅边境的咽喉 ,距世界上最大的毒源地“金三角”仅 80 0公里 ,在历史上就是种毒、吸毒的重灭区。近些年来 ,攀枝花市又成了毒品过境的“黄金通道”和毒品消费市场。本文试就我市毒品犯罪问题作一些探讨 ,以期对我市禁毒工作有些许帮助一、攀枝花市毒品犯罪的现状和特点1 攀枝花毒品犯罪的现状( 1 )毒品犯罪逐年猛增 ,虽经屡次打击 ,仍呈蔓延之势。攀枝花市毒品犯罪主要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 ,特别是近几年 ,发案率大幅上升。据统计 ,1 987年查获毒品犯罪案 3…  相似文献   

15.
在司法实践中,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而被判处死刑的人数高居不下,这与我国现行的死刑政策相抵牾.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社会危害性迥异,因此,应对刑法典第347条规定的罪名进行分解,实行条文单一、罪名单一化立法,配置不同的法定刑,并不能对制造毒品罪配置死刑.同时,从运输毒品的性质来看,其不应当作为独立的罪名,而应以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罪的共同犯罪或非法持有毒品罪论处.从而,毒品犯罪的死刑在立法上得以严格而合理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建立凉山量刑指南制度是兼顾罪刑法定与刑法个别化的需要、兼顾刑法的统一适用与区别对待的需要、司法独立的要求,建立凉山地区量刑指南制度要先从毒品犯罪入手。提出应针对凉山地区毒品犯罪的实际制定《凉山彝族自治州毒品犯罪量刑指南》。  相似文献   

17.
试论毒品犯罪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毒品犯罪研究中采用知识社会学视角,前提是对毒品问题复杂性的判断,把毒品(毒品犯罪)视为社会中被建构出来的“知识”,人们对这种知识的认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这些因素,才能全面反思、理解毒品政策的正当性。毒品问题的复杂性判断是摒弃“运动式治理”思维的基础,这种判断在中华民国时期已经形成共识。当时的知识分子曾从法律本位、国家主权维护和国际合作、禁毒的步骤、禁毒中政府经济利益、禁毒中法律权威性和吸毒者矫治等角度广泛讨论毒品问题,前人对毒品犯罪的这种问题意识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8.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在刑法典颁布10余年以后,首次出现在单行刑法之中。这一重要罪名被立法所确认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打击毒品犯罪的形势需要、履行国际法中关于禁绝毒品的国际义务的需求、打击毒品犯罪的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和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对我国毒品犯罪立法的影响等是“非法持有毒品罪”得以出台的主要立法背景。1997年新《刑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法得到了完善。  相似文献   

19.
郑永红 《科技信息》2009,(16):17-17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人们是否从事某一项行为都是在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支配下进行的。毒品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也是在综合分析该行为的成本收益之后才实施毒品犯罪的。因此,本文主要以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毒品犯罪的犯罪成本和犯罪收益,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基础对禁毒对策进行经济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以来,毒品犯罪已波及全国,吸毒人数膨胀并日趋女性化与年轻化;毒品生产以境外为主,但境内发展快;国际贩毒路线与境内贩运路线相互交织,出现了一批毒品中转地区;毒品的非法生产、贩运与销售均具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