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该研究在柴达木盆地西北缘渐新世新发现了一件保存较完整的鲤科鲃亚科鱼类化石,化石体长194 mm,出露部分长211 mm,体延长,稍侧扁,咽骨细长,呈镰状弯曲;咽齿3行,圆柱状,末端尖且稍弯曲。新材料的体型、咽骨形态及咽齿齿式与光唇鱼属、圆唇鱼属和四须鲃属3属特征相近,仅在体长与头长的比值上有一定区别。通过特征比较发现,柴达木盆地西北缘渐新世新发现的鲃亚科鱼类与光唇鱼属、圆唇鱼属和四须鲃属有一定的亲缘关系。鲃亚科化石在研究区属首次发现,且是青藏高原地区首次发现的较为完整的渐新世鲃亚科化石。根据现生鲃亚科的栖息环境推测,研究区当时应为淡水湖泊环境,海拔高度在1 250~2 500 m。  相似文献   

2.
白鱼属是鲌亚科鱼类中最大的属。有16种和亚种。种类集布于滇东南盘江和金沙江两大水系,少数在滇西北及邻近的四川省部分地区。最近在禄丰县(属红河水系)获白鱼属标本6尾,经鉴定认为是一新种少耙白鱼(Anabarilus paucirastellius sp.nov.)。正模标本:编号86Ⅶ002,全长105mm,体长88mm。采自云南省禄丰县一平浪樟木箐。副模标本:编号86Ⅶ001,86Ⅶ003~006,共5尾,全长85~100mm,体长68~82mm。采集地点同上。新种模式及副模标本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云南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历年来所收集的鲃亚科鱼类标本,研究其咽骨咽齿的形态,阐明其异同,可供研究鲤科鱼类分类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北江水系鲃亚科鱼类的研究已有报导,本文就其咽骨咽齿的形态作比较研究,现分述如下:鲃亚科:咽骨长宽度变异颇大,骨长为骨宽的2.0~6.0倍,体长为骨长的10.0~23.0倍。前肢与后肢约等长或前肢略短于后肢。前角圆钝,后角不显。咽齿2~3列,左右对称,内列5齿,中列2~4齿,外列2齿,内列第1齿一般较小,各齿光滑无锯齿,咀嚼面较宽。  相似文献   

5.
<正> 1983年7月笔者在云南省,昆明市的滇池边采得一雄性水狼蛛,经检定为新种,并归属于水狼蛛中的Insularis类群,现描述于下。模式标本保存在新乡师范学院生物系。匙杓水狼蛛Pirata spatulatus新种(图1—6) 正模:♂,云南(昆明)1983年,Ⅶ。雄蛛体长3.65毫米,背甲1.93×1.25毫米,腹部1.8毫米。步足量度如下(单位毫米),  相似文献   

6.
贵州生物研究所杨臣瑾同志委托我们鉴定一批采自梵净山的广翅目(Megaloptera)昆虫标本,经鉴定均为齿蛉科(Corydalidae),计4属5种,代表齿蛉亚科(Corydalinae)与鱼蛉亚科(Chauliodinae)两类。其中有3种为贵州省的新记录种,下面加以简述,研究用的标本保存在贵州生物所。 1、越中巨齿蛉 Acanthacorydalis fruhstor feri Weele(贵州省新记录) 体长78mm;前翅长91mm,后翅长80mm。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历年来所收集的鲃亚科鱼类标本共3属3种,将其咽骨咽齿的形态作了详细的比较和描述,阐明其异同,可供研究鲤科鱼类分类和系统发育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整理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保存的食虫虻标本时,发现克虫虻属Clephydroneura Becker,1925一新种及一中国新记录和钉突虫虻属Euscelidia Westwood,1849一中国新记录,现报道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标本室. 海南克虫虻 Clephydroneura hainanensis新种(图1) 雄虫体长18毫米,翅长13毫米.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广东省北江鲃亚科鱼类进行系统研究的一篇报告,标本是华南师院1959至1980年间采集的,共有10属21种,其中卵形白甲鱼是广东省的新记录.每种鱼都有附图.  相似文献   

10.
通过PCR扩增了澜沧江流域景洪段鲃亚科(Barbinae)短吻鱼(Sikukia gudgeri)、黄尾短吻鱼(S.flavicaudata)、中国结鱼(Tor sinensis)、云南四须鲃(Barbodes huangchuchieni)和长臀鲃(Mystacoleucus marginatus)共5种鱼的线粒体12S rDNA和16S rDNA部分片段,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基于12S rDNA和16S rDNA重建NJ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中国结鱼与野鲮亚科(Labeoninae)亲缘关系较近;云南四须鲃与短吻鱼和黄尾短吻鱼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长臀鲃次之.基于12S rDNA和16S rDNA序列的遗传学特征佐证了鲃亚科不是一个单系群,四须鲃属(Barbodes)为鲃亚科鱼类进化最原始的属这一观点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1.
贵州陆栖寡毛类迄今尚未有人报道。1984年8-10月,笔者对贵州遵义的陆栖寡毛类进行了采集,发现环毛属三个新种,记述于后。1.短基环毛蚓,新种Pheretima brevipenialis sp.nov.(图1—3) 外部特征:体长55—95毫米,宽3—4毫米,体节数78一117(正模:91毫米长,3.5毫米宽,107节)。口前叶1/2上叶式。第一背孔自12/13节间起。体色较浅,呈灰白色(福尔马林液中)。环带无刚毛和节间沟,呈红褐色。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自1981年以后采自北江水系的鲃亚科鱼类,计有4属4种,对其咽骨咽齿的形态作补充记述。  相似文献   

13.
云南鳅科鱼类3新种记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描记采于云南省石林县境内的鳅科鱼类3新种.其中,条鳅亚科2新种,花鳅亚科1新种.以采集地名分别命名为响水箐高原鳅Triplophysa xiangshuingensis,sp nov,巴江云南鳅Yunnanilus bajiangensis,sp nov和圭山细头Paralepidocephalus guishanensis,sp nov.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云南省石林县黑龙潭水库.  相似文献   

14.
独龙江中下游流域的鱼类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龙江流域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北与青藏高原相连,西与缅甸毗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于2004年10月~11月对该水域鱼类资源进行了具体调查,共计采集到鱼类标本883号,分别属于鲤形目、鲇形目;裂腹鱼亚科、野鲮亚科、鮡科;共2目、3科(亚科)、6属、7种.对独龙江鱼类区系与其相邻水系的鱼类区系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独龙江水系的鱼类区系与怒江水系的鱼类区系有着更近的渊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贵州南部及西南部地区11个县(市)的地下河进行野外调查工作,共采集到典型洞穴鱼类标本488尾。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学方法对采集标本进行物种鉴定及分析,结合实验室馆藏标本的检视,共确定典型洞穴鱼类34种,其中: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有20种;高原鳅属(Triplophysa)有8种;岭鳅属(Oreonectes)有5种;副鳅属(Paracobitis)有1种。发现待定种13种,其中:金线鲃属7种,高原鳅属5种,岭鳅属1种。利用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对贵州省南部和西南部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南部地区为0. 825 8,高于西南部地区的0. 570 8。根据线粒体基因测序结果及Gen Bank下载的线粒体基因序列,基于线粒体基因ND4、ND5和Cytb,使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发现物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须盲高原鳅(Triplophysa longibarbatus)和佳荣盲高原鳅(Triplophysa jiarongensis)应为岭鳅属物种,建议变更为长须岭鳅(Oreonectes longibarbatus)和佳荣岭鳅(Oreonectes jiarongensis);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的洞穴型高原鳅单独聚为1支,与非洞穴型高原鳅具有不同的演化方向,贵州采集的高原鳅属鱼类均为洞穴类群;贵州的金线鲃分属于3个不同种组,分别为"驼背"组、"角"组和"抚仙"组。  相似文献   

16.
<正> 本文记述了密鲴亚科鱼类4属4种,鲤卿亚科鱼类2属2种,现分述如下:I密鲴亚科:咽骨较宽,前后角明显。骨长为骨宽的2.5~4.4倍。体长为骨长的14.3~17.0倍。前肢稍长于后肢。前无齿突顶端尖;后无齿突侧扁,顶端园钝。咽齿1~3列,侧扁,先端尖不带钩,内列齿6~7枚,咀嚼面发达。咽齿1列以上者,外列齿细长而弱,容易  相似文献   

17.
棘螨属 Gnorimus 是巴基斯坦 Chaudhri 1975建立的,隶属于植绥螨科 Phytoseii-dae,棘螨亚科 Gnoriminae,截至目前为止,该属仅记录一种。1981年福建省采到一种捕食稻鞘跗线螨的天敌,经鉴定为棘螨属 Gnorimus 一新种。兹记述如下(文中测量长度的单位为微米)。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部分副模标本保存于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棘螨属Gnorimus是巴基斯坦Chaudhri 1975建立的,隶属于植绥螨科Phytoseiidae,棘螨亚科Gnoriminae,截至目前为止,该属仅记录一种。1981年福建省采到一种捕食稻鞘跗线螨的天敌,经鉴定为棘螨属Gnorimus一新种。兹记述如下(文中测量长度的单位为微米)。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部分副模标本保存于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贵州陆栖寡毛类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陆栖寡毛类尚未见研究报道。笔者于1984年8月——10月在遵义地区进行了采集,经鉴定,有18种,均为贵州首次记录,现报道如下。 1.云龙环毛蚓Pheretima yunlongensis Chen et Hsu 1977 (图1) 标本:GZ—Z00004A(1),GZ—Z00011D(8),GZ—Z00015A(6),GZ—Z00058A(1)。外部特征:体长62—67毫米,宽3—3.5毫米,体节数105—115。体色灰白。口前叶1/2上叶式。背孔起于12/13节间。环带占xiv—xvi节,红褐色,其腹面可见刚毛。刚毛细密,排列均匀,aa=1.2ab,zz=1.2—1.5zy,刚毛数:52—55/iii,58—69/v,  相似文献   

20.
乌江是贵州省境内的第一大河,水流湍急,河水涨落变化很大。1980~1982年,作者先后四次赴乌江沿岸的沿河、思南、乌江渡进行鱼类寄生单殖吸虫区系调查,剖检了二十六种鱼,得单殖吸虫标本一批,经整理分属三科七属共三十种,其中新种二种,未定种三种,兹报道如下。文中量度单位毫米。模式及副模标本存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