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调查了2011年临床常见真菌、细菌、分离菌的耐药性.用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用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补充实验.临床共分离7961株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为50.76%,真菌为28.16%,革兰氏阳性菌为21.08%.分离的前6位菌依次为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酮康唑对真菌敏感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率分别为76.1%、65.9%,未检测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产ESBLs株分别为54.4%、37.2%,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表现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30%以上,不动杆菌属细菌对其的耐药率达75%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分别为73.2%和87.2%.结果表明,真菌感染增加,三代头孢耐药率增高,非发酵菌呈多重耐药并存在泛耐药株,应加强菌株耐药性监测,及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即K-B法)检测10种大肠杆菌对30种常用抗生素敏感性;应用表形筛选试验和纸片确证试验对10种大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10种菌对氯霉素、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萘啶酸等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对克林霉素、苯唑西林、万古霉素等敏感性较弱;同时在10种大肠杆菌中检测出2种产ESBLs大肠杆菌,其耐药率均较非产ES-BLs的大肠杆菌高.  相似文献   

3.
调查中医院消化科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回顾分析消化科分离病原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实验采用VITEK2分析仪。结果表明:消化科共分离323株病原菌,构成比69.35%为革兰氏阴性菌、26.32%为革兰氏阳性菌、4.33%为真菌。标本以痰液及血液为主,位于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分离率为76.0%,未检测出耐万古霉素和耐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及肠球菌株。肠杆菌科细菌除青霉素、一代头孢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他常用药物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酶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5%。鲍曼不动杆菌表现多重耐药,耐药率高于80%,只有替甲环素、多粘菌素不耐药。消化科细菌耐药情况尚不严重,但需高度重视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情况,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前沿     
<正>上海药物研究所启动抗"超级细菌"药物研究近日,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出现一种新型"超级细菌"(NDM-1),该细菌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已造成多人感染,并且,这种新型细菌极有可能变种并在全球蔓延。针对NDM-1的出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迅速成立了"抗NDM-1药物研究联合攻关小组",将重点开展"超级细菌  相似文献   

5.
调查2010~2011年临床分离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细菌,用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用纸片扩散法做补充药敏实验.结果显示临床不动杆菌分离率高,分离率〉11%.分离标本主要为痰和咽拭子,构成比〉80%.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构成比〉75%.不动杆菌耐药广泛,对临床常见药物大多表现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50%.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耐药率〈5%.治疗的推荐方案多用替加环素、碳青酶烯类联合舒巴坦、多粘菌素联合利福平或阿米卡星等.  相似文献   

6.
大鲵细菌性感染综合症的病原分离与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细菌性感染综合症病鲵的体表、肝脏、肾脏、肠道、四肢、腹水等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化,共得到12株细菌.经细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布拉克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braaki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洛菲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为主要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种病原菌对很多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对美洛培南(Meropenem)高度敏感,其可作为防治该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大豆根系和水稻根系土壤的微生物类群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数量次之,真菌数量最少,且根系土壤微生物总数明显高于根外土壤微生物总数.对三江平原大豆根系和水稻根系土壤中的细菌进行分离,根据细菌个体特征、菌落形态特征及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大豆根系土壤中主要分布着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甲基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根瘤菌属6个菌属;水稻根系土壤中分布着微球菌属、黄杆菌属、根瘤菌属、奈瑟氏球菌属、葡萄球菌属5个菌属.同时,探讨了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对大豆和水稻根系细菌数量的影响,明确了根系细菌数量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等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今后大豆和水稻田间施肥,提高粮食产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鳜鱼 鳜鱼对敌百虫、孔雀石绿、硝酸亚汞、福美砷、氯化铜等较敏感,前3种药物浓度超过0.2 mg/kg以上就会造成鳜鱼不同程度的死亡;1.5 mg/kg以上的福美砷,0.7 mg/kg以上(pH<7)氯化铜也能造成鳜鱼中毒死亡.因此,在鳜鱼池中不宜使用这些药物.  相似文献   

9.
以对硝基苯磷酸胆碱为基质,采用N—Z—羟乙基哌嗪—N—Z—乙磺酸缓冲溶液(pH7.4)对磷脂酶C的活性进行测定。用这种方法,观察某些抗菌素及抗肿瘤药物对磷脂酶C活性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多粘菌素B增加磷脂酶C的活性;夹竹桃霉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抑制磷脂酶C的活性;几种抗肿瘤药物对磷脂酶C的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蟾毒它灵逆转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ADR细胞耐药的作用及机制,采用低浓度药物梯度诱导法建立HL60/ADR耐药细胞,采用CCK8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耐药情况,采用0.01μg/mL蟾毒它灵对HL60/ADR细胞进行预处理24 h,通过CCK8法检测HL60/ADR对阿霉素的敏感性,通过Western...  相似文献   

11.
现代相机自动曝光的附助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介绍自动曝光相机在光线复杂的拍摄条件下,自动曝光就隐藏着“欺骗”性,采用曝光书记、曝光补偿等相机辅助功能,就可达到精确的曝光,可促使摄影作品的质地、色彩、光线等艺术效果得到充分的展示。  相似文献   

12.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地质灾害评估中评估级别划分、危害程度分级,危险性分区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地质灾害评估尺度的掌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从身体锻炼的价值出发,根据体育课内部结构和学生心率变化,采用文献综述和材料分析等方法,制定出体育课的价值阈标准,以对体育课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描述微波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的数学表达式,讨论工作频率选择、透入深度、反射、极化、泄漏及防护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论述了地貌学作为自然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在全球环境变化、虚拟地球等新的研究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目前大学地貌教学存在野外实习不足、教学手段落后、缺乏优秀的地貌学教材与教师等一系列的问题,认为为了适应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地貌教学在野外实习与考察等方面必须作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小波变换在遥感影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小波变换在遥感影像处理中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关于子基的内部与闭包研究关于子基的连通性和分离性的方法,对关于子基的道路连通性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得到了关于子基的道路连通的映射性质,可积性等若干有趣的性质,从而推广了一般拓扑学中道路连通性的一些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微生物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三江地区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数量在春、秋两季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及可培养细菌在不同土壤中的分布与种属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原生态土壤的优势细菌种类及分离出的细菌种类最多,其次为农作物种植区土壤,退耕还草土壤分离出的细菌种类最少,细菌种类较为单一,但优势菌种所占比例大.同时,不同土壤类型有其特有的菌属.通过对不同耕作下的土壤、退耕还草土壤、原生态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说明三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渐变.物理性质方面,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逐年减少;化学性质方面,有机质和其他养分随开垦时间的增加而逐年降低,退耕还草后土壤性质有所恢复,原生态的土壤肥力最强.说明退耕还草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土壤理化状况.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纪.东北亚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日俄关系的改善,日韩资金、技术向亚洲转移以及中国经济的崛起等因素将为东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地区合作提供更好的机遇.然而,受到地缘政治、机制问题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东北亚经济合作也存在着挑战.我国应抓住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改善和经济复苏的新机遇,开展与东北亚各国间全方位的经济合作,应对地缘政治、贸易摩擦等方面的挑战,加强与美国及东北亚国家间的对话与合作,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