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特征特性 “焦麦668”属半冬性大穗、大粒、中熟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18天。该品种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壮,分蘖中等。成穗率高,抗寒性好。返青起身快。两级分化快,株型紧凑,叶色青绿,叶片上举,长相清秀;株高76厘米,茎秆粗壮,弹性好;根系活力强,高抗倒伏;成熟落黄好,耐后期高温;  相似文献   

2.
鹤麦1号     
《河南科技》2007,(8):6-6
特征特性 鹤麦1号为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0天.比对照品种“豫麦49”晚熟3天;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壮,抗寒性较好;分蘖中等.大分蘖多。成穗率偏低;株型紧凑.拔节后叶色浓绿,叶片较长、半披,茎秆有蜡质,植株偏高,茎秆粗壮,较抗倒伏;成熟相对较晚,落黄一般;穗长方型,穗大.小穗排列稀;籽粒半角质,黑胚率低。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技》2008,(4):6-6
特征特性“金赛29”夏播生育期95天。该品种株型平展,平均株高252厘米,穗位高98厘米,全株总叶片数19-20片;幼苗浅绿色,叶鞘微红,第一叶尖端卵圆形;雄穗分枝13条左右,雄穗颖片青色,花药黄色,花丝青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0厘米,穗粗4.5厘米,穗行数12行.行粒数40粒: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10克,出籽率88%。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技》2008,(10):6-6
审定编号 豫审麦2007009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8941×94C20)F1×豫麦49 特征特性“内农科201”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系,生育期206天,比对照品种晚熟2天。该品种幼苗匍匐,抗寒性强,叶细短,分蘖力强,亩成穗多;株高77厘米,株型略散,抗倒性好;  相似文献   

5.
审定编号 豫审玉2008011 选育单位 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特性“金富36”第一片叶匙形,幼苗叶鞘紫色,根系发达,成株叶片稍平展,半紧凑株型,叶色绿色,宽窄长短适宜,着生均匀,透光性好,株高286厘米,穗位高121厘米,青株成熟,综合抗性好;茎秆坚韧,高抗倒伏;中晚熟,夏播生育期98天,比对照品种“浚单18”晚熟一天;果穗筒型,穗长18.6厘米,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技》2009,(9):6-6
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14 选育单位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百农64×豫麦21 特征特性“济麦6号”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28天;幼苗半匍匐,长势壮,苗脚利落,抗寒性一般;返青起身早,两极分化快,分蘖成穗率高;株高76厘米,  相似文献   

7.
《河南科技》2008,(6):6-6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7015选育单位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漯12-05×5027-1 特征特性漯单8号为豫玉3l号改良后的品种,夏播生育期95天。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株高268.4厘米,穗位高128.6厘米,与原豫玉3l号相比,植株、穗位偏高:果穗均匀,穗长17.6厘米,穗粗4.9厘米,穗行数14.8行,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技》2008,(9):6-6
特征特性平安6号为弱春性大穗型中早熟小麦品种,生育期218天,与对照品种“豫麦18”熟期相当。该品种幼苗半匍匐,生长势强,苗期冻害轻;春季起身拔节快,抽穗较早;分蘖力适中,分蘖成穗率高,亩成穗数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技》2008,(6):7-7
一、品种特性 1.植物学特征。两糯一号幼苗叶色浓绿。总叶片数16叶,茎秆粗壮(中部直径1.4厘米),穗纺锤形,中散;籽粒黄色,壳褐色.株高135厘米左右,穗长30厘米.穗粒重加40-50克.千粒重20-24克。  相似文献   

10.
洛单6号     
《河南科技》2008,(4):6-6
特征特性 洛单6号夏播生育期95天。该品种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25厘米,全株总叶片数19~20;幼苗叶鞘绿色,第一叶尖端卵圆形;雄穗分枝数8~10个.雄穗颖片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粉红色;果穗圆筒型,穗长18.5厘米左右,穗粗5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6粒;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千粒重335.2克,出籽率89.3%。  相似文献   

11.
周棉6号     
《河南科技》2009,(10):6-6
审定编号 豫审麦2008005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品种来源 豫麦2号×周8826 特征特性“豫保1号”屠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6天,比对照品种“豫麦49”晚熟1天;幼苗直立,叶色灰绿。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亩成穗数偏低;株高81厘米,较抗倒侠;株型略松散,叶片较大,穗层整齐;  相似文献   

12.
<正> 早魁是西安市农科所先利用北京早红与马拉佩尔杂交选育的后代作为母本,再与父本为北京10号进行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是矮秧自封顶,株高55—65厘米,主茎一般2—3穗果封顶。果实中等大小,单果重3两左右,大果重7—8两,果面光滑圆正,大红色,品质中等。该品种耐寒,  相似文献   

13.
原稻108     
《河南科技》2009,(11):6-6
审定编号 豫审玉2009005 选育单位 河南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Q01&#215;Q02 特征特性 “秋乐151”夏播生育期96天;株型紧凑,株高252.8厘米,穗位高99.8厘米;幼苗芽鞘紫色,第一叶尖端椭圆形,第四叶叶缘浅紫色,全株叶片20片左右;雄穗分枝9~11个,雄穗颖片浅紫色,花药浅紫色;果穗筒形,  相似文献   

14.
郑稻18号     
《河南科技》2008,(12):6-6
审定编号 国审稻2007033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 郑稻2号×郑稻5号 省级审定情况 200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 征特性该 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9.4天,比对照品种“豫粳6号”晚熟3.4天;株高107.1厘米,穗长15.7厘米,每穗总粒数128.1粒,结实率86.5%,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技》2008,(11):6-6
特征特性“许科1号”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31天,比对照品种“豫麦49”晚熟2天。该品种幼苗半直立,苗势壮,抗寒性好,返青起身快,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植株85厘米,茎秆粗壮,较抗倒伏;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穗层整齐:穗长方形,小穗排列较密,穗粒数较多,半角质、籽粒饱满,容重高,成熟落黄好。2007年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许科1号”中抗白粉病、条锈病、叶枯病,中感叶锈病、纹枯病。  相似文献   

16.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常规品种,稀有作物,种子扁圆型,质地细密,黔黑晶莹;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株高200厘米左右,茎秆硬,不易倒伏,每株结穗2-3个,穗长14-17厘米,每穗产籽75克,  相似文献   

17.
彩色甘薯     
《河南科技》2004,(6):8-8
1.五彩甘薯--京变.该品种是由京薯1号杂交变异的品种,叶顶色为褐色,叶片较大,形状为心脏形,茎为褐色、短蔓(1米左右)产量中等,具有耐湿、耐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品种来源原“秋金日”豆角在西华县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的联合协作下,于1984年由国外引入我县,经过多年种植,由于地理纬度、无霜期、日照、自然条件、耕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品种发生分离,变异出三种不同的豆角类型。一是豆角短,粗,皮色浅红,有紫筋,农艺性状差,产量低,效益差;二是豆角短,粗,肉细,皮色白亮,产量低,效果较差;三是由变异株选育而定型,于1990年12  相似文献   

19.
邵单8号     
《河南科技》2014,(11):6-6
特征特性 夏播生育期98~102天;株型紧凑,全株总叶片数19~20片,株高241~250厘米,穗位高98—110厘米;叶片绿色,叶鞘微红,第1叶尖端卵圆形;雄穗分枝10~14个,雄穗颖片微红,花药黄色,花丝青绿色;果穗筒形,穗长16.1~17.3厘米,秃尖长0.6厘米,穗直径5.0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5粒,穗轴白色;子粒黄色,半马齿形,千粒重298.0~357.3克;出子率89.4%,田间倒折率3.7%。经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瘤黑粉病,抗矮花叶病,感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  相似文献   

20.
周单9号     
《河南科技》2008,(5):6-6
审定编号 豫审玉2007006 选育单位 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 周226×周72-25 特征特性 周单9号夏播生育期96天。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239厘米,穗位高110厘米,全株总叶片数21-22片;叶鞘深紫,叶色深绿,第一叶尖端为匙形;雄穗分枝14-17个,雄穗颖片红色,花药黄色,花丝浅粉色;果穗筒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