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磁流体密封间隙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对磁流体在转轴密封中的应用作了探讨.阐明了磁流体密封的原理,根据磁学理论进行了磁回路的计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磁流体密封的试验装置.实验中采用不同的密封间隙,以确定磁流体密封能力与密封间隙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了轴旋转和静止时磁流体密封能力变化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磁流体的密封能力随密封级数的增加而提高,随密封间隙的增大而减小,密封间隙在0.05~0.20mm时,效果较好,同时密封级数有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充压密封的密封作用原理,根据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特性曲线,计算出了充压密封的泄漏流量值;通过对充压密封的密封摩擦阻力分析,为充压密封圈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图4,参3。  相似文献   

3.
本发明阻塞节流交替式无接触转动密封可作为多种回转式气体机械的轴端密封.针对迷宫式密封仅靠节流作用而泄漏多特别是在高压不理想、排齿数少以及对审轴的耐受性差的不足,融汇了两种密封原理,添加了边界层阻流作用,将传统的齿顶节流齿侧迷宫改为长齿侧阻塞节流和齿顶迷宫.可多排齿控、增大曲折度、延长轴向间距,故消除了迷宫密封的几个缺点,显著降低了泄漏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电动潜油离心泵保护器试验装置的结构组成,测试原理及其特点.利用该装置可以检测保护器的功率损耗和密封性能是否满足要求.该装置测试原理简单可靠,无中间环节,测量结果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5.
泄漏检测是飞机密封装配和检查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飞机密封检测技术存在精度低,效率不高,使用苑圃小,对人员和环境危害等缺点。超声波作为一种新型密封检测技术,以其诸多优点放石油,石化,电力等行业广泛采用。本文简述了传统飞机密封检测方法及超声波霄封检湖原理,对比分析了二者的优缺点,提出了利用超声波密封检曩9技术实现飞机零件-组件.÷部件_整机全寿命周期密封检洲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搪瓷反应罐搅拌传动装置密封的问题,根据端面密封的原理设计了适合搪瓷反应罐搅拌轴用的机械密封。介绍了机械密封的结构设计,说明了机械密封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磁流体密封是一种新技术。由于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所以发展非常迅速。国外从7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至今有关磁性流体密封件已商品化,正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而我国这项技术刚起步.本文论述了磁流体密封装置的密封原理、耐压公式、基本结构及该密封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从Navier-tokes方程的 一般形式出发,推导出磁流体旋转密封的耐压公式:  相似文献   

8.
根据汽、液两相流体的物理特性及两相混合流动时的动力学原理,设计了汽液自调型液位控制器,给出了其设计公式,并对其调节原理、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在工业实际中的应用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因其无运动部件,克服了国内外同类产品易卡涩、磨损、腐蚀和泄漏等问题,使用寿命长;全密封装置无泄露、安全可靠;自调节能力强;液位稳定;不消耗电能和机械能.在电力、石油及化工等需要维持液位的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值求解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技术,对刷式密封内泄漏流动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数值研究.根据刷式密封的泄漏量试验数据,确定了刷丝束多孔介质的渗透率系数.利用所确定的渗透率系数,数值计算和分析了7种压比和5种径向间隙条件下的某轴端刷式密封的泄漏量和泄漏流动形态,并且与迷宫式密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压比下,刷式密封的泄漏量小于迷宫式密封;压比影响刷式密封的泄漏量,但对泄漏流动形态的影响可以忽略;径向间隙不仅影响刷式密封的泄漏量,而且影响泄漏流动形态;在相同的径向间隙下,压比越大则泄漏量越大;在相同的压比条件下,径向间隙越小则泄漏量越小.研究工作可对刷式密封在汽轮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何丽娟 《应用科技》2003,30(3):9-11
叙述了离心压缩机浮环密封的结构,原理,分析了浮环密封失效原因。比较了目前常用的3种密封及密封失效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油液粘度变化对配流副密封带压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轴向柱塞泵和曲轴连杆液压电动机配流盘现有液压力近似计算公式的不足和缺陷,引入剪切长度和平均剪切长度的概念和定义,定性分析了配流副密封带中油液粘度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油液粘度随油温和油压变化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考虑油液粘度随油压和油温变化情况下配流副流场有限元数值计算结论为依据,给出了一套基于二维油压分布规律、适用于轴向柱塞泵和曲轴连杆液压电动机的配流副液压力近似解析计算公式.以曲轴连杆液压电动机端面配流副为例,将该计算公式同目前常用的其他几种近似解析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使用给出的计算公式可提高配流副液压力计算精度,并进一步说明了忽略油液粘度变化将严重影响配流副液压力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2.
水轮机轴部应用磁性液体密封时,存在密封转速低、不稳定等现象,密封液体流场特性对密封失效有重大影响.基于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比了磁性液体动、静密封时密封液体的流场特性,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密封压力对密封液体流场影响较小,轴转速对密封液体流场影响较大.该结论可为设计水轮机主轴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常规桥接堵漏材料滞留能力较差,堵漏成功率低的问题,研制出交联封堵剂ZNP。优选了高强度架桥材料、填充材料和纤维材料,按1/3/~2/3架桥理论确定不同材料的粒径范围,按SAN-2工程分布理论确定了各种粒径的体积配比,形成了抗温高强度交联堵漏配方;对其承压能力、抗返排能力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研制的交联封堵剂ZNP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高温稳定性,可提高封堵材料与地层的胶结能力,优化的抗温高强度交联成膜堵漏浆可封堵1~5 mm宽的裂缝,抗压可达30 MPa以上,封堵层抗返排压力达4.6 MPa以上。在FX4、SHB1~(-1)等井应用12井次,一次性堵漏成功率100%。结果表明,抗温高强度交联堵漏配方具有良好的承压及抗返排能力,堵漏成功率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工作机理 ,分析了该密封端面间的液体运动规律并建立了用于计算机械密封端面内液体二元流动的雷诺方程。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了一定条件下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端面间液体的压力分布、开启力及上游泵送量等。计算结果表明 ,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端面液膜内的压力分布呈三维凸形曲面 ,该密封具有明显的流体动压效应 ,低压侧的流体向上游泵送到槽底直径处压力增至最大值。该密封稳定性较好 ,理论上能实现零泄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济阳坳陷7个油田60多个油气藏几十条断层的研究,提出泥岩涂抹长度计算方法,对断层封闭性的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并用新修正的公式对营子街地区断层封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断层封闭的泥岩涂抹界限值是5;纵向上沙三上亚段Ⅲ砂组中下部、IV砂组、V砂组断层封闭性好,平面上街202、街204、街201等井区断层封闭性好,与油气富集层位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6.
钻孔密封段密封介质渗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井瓦斯压力测定.煤层瓦斯抽放以及煤层注水中,如何减少泄漏.提高钻孔的密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流体力学.密封材料学.渗流力学.探讨了钻孔密封段密封介质的渗漏机理.得出了钻孔密封介质泄漏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钻孔密封段密封介质泄漏量大小的影响因素.设计加工了钻孔密封装置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连续铸轧过程中 ,金属变形体不同于热轧板带 ,将铸轧区金属视为粘性流体 ,由此推出铸轧力矩计算公式。此外 ,考虑了变形锥和旋转接头密封圈附加力矩的影响 ,导出了符合铸轧条件下的计算模型 ,理论公式得到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首先采用小试件测定了浆液结石体的渗透系数、结石体与冻结管胶结面处单位时间内单位周长的渗流量(水力梯度i=1时)和结石体与冻结孔胶结面处单位时间内单位周长的渗流量(水力梯度i=1时),然后基于上述小试件渗透性能指标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封孔结石体的封水性能理论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物理模拟试验,对上述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进行小试件渗透性能指标测试后,通过理论计算判定封孔结石体的封水性能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非极限状态下的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基坑开挖工程的特点,推导出考虑位移和时间效应的土压力计算公式,更好地模拟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龚昊  江华  卞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25):358-363
为了研究密封圈缺损导致的飞机燃油导管柔性接头泄漏情况,建立工程设计可用的泄漏量计算方法,通过分析和推导的方法发展了飞机燃油导管柔性接头泄漏量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所发展的柔性接头泄漏量计算方法适用于工程设计;在柔性接头缺失一个密封圈或密封圈均匀磨损的情况下,只有当缝隙段的间隙极小或密封圈磨损程度较小时,泄漏量才会随缝隙段间隙的增大有较大变化,当间隙大于一定值或密封圈磨损超过一定程度后,泄漏量几乎不再变化;柔性接头内外压差越大时,泄漏量越大;柔性接头缝隙泄漏量是各缝隙段流阻共同作用的结果,间隙值最小的缝隙段对泄漏量的影响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