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述了国外对农产品光特性品质检测的研究和应用.阐明了品质检测原理,分析了影响光特性测定的因素,简介了建立品质评价因子的方法,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应用实例.对于发展我国农产品品质检测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视觉检测与分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水果、蔬菜及其它农产品视觉检测分级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归纳了现有研究尚存的主要问题,如研究对象比较单一、图像采集不全面、缺少内部品质的视觉信息提取与检测、多数农产品视觉分级系统生产率比较低等。提出广泛扩展研究对象种类、农产品全面图像的摄取、结合红外、微波、核磁共振等技术进行内部品质的视觉信息提取与检测、研究快速并行图像处理算法等作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一套能够即时得到食品,农产品的大小、颜色、形状、糖酸度等精确指标的检测系统——“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和融合技术的开发”项目,由江苏大学赵杰文、黄星奕、邹小波等教授学者开发研制完成,并获得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食品安全的加强,农产品的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的安全检测尤为重要。只有科学可靠的检测技术,才能为人们提供安全的农产品,才能让人们吃的放心。本文介绍了基因芯片法、PCB技术等几种转基因农产品检测前沿技术,并对这几种技术的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薛华丽  蒲陆梅 《甘肃科技》2012,28(16):70-72
农产品品质分析是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农产品品质分析课程的定位与目前实际教学现状之间的矛盾,对该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实践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样品前处理、分析检测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首先综述了样品前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干法灰化法、湿法消解法、高压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分析检测技术中,常规检测技术包括原子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快速检测技术包括生物化学传感器、免疫分析法和电极法。为保障人民群众食用农产品安全,积极发展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将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肉品品质检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人工嗅觉与人工味觉检测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应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对肉品品质进行无损检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肉品品质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在肉品品质检测中的研究前景,以期对我国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损的检测技术已在农畜产品的品质检测中得到应用,该文综述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羊肉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同时提出了现阶段高光谱成像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技术在羊肉品质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新闻集粹     
陈华 《华东科技》2005,(9):28-29
国际领先的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速测仪研制成功日前从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悉,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速测仪在武汉研制成功,16分钟就能测出农产品中强致癌物,超过了国际上最快1个小时的检测纪录。这项技术目前已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检测仪检测灵敏度强、准确度高,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优于国内外同类检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标准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农产品标准化是依法治农,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农产品标准化的实验要有检测、监督体系作可靠支撑;农产品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不断完善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方法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秸秆露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时空分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秸秆露天焚烧过程中释放的各种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模型计算,确定了我国秸秆露天焚烧的活动水平,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我国秸秆露天焚烧一次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清单,并分析了其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国农村平均秸秆露天焚烧比例为18.59%,焚烧量最大的为农业发达的华东和华北地区,高峰在10月前后。2006年,我国生物质露天焚烧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为PM2.5217万t,BC4.9万t,OC48万t,SO26.0万t,NOx36万t,NMVOC87万t,CO731万t,CO215450万t,CH437.4万t,NH38.4万t。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建筑外覆面系统火灾蔓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从外覆面系统建筑材料及构件燃烧性能的评价和外覆面系统整体防火性能的评价两个方面综合比较了欧美建筑外覆面系统防火性能评价体系,根据外覆面系统建筑材料及构件的燃烧性能以及是否存在空腔结构,提出了外覆面系统防火性能分级方法及其相应的防火性能评价要求,建议在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建筑材料及构件的不燃-难燃-可燃量化评价方法的同时,尽快建立外覆面系统整体防火性能评价方法以及确保测试构件与建筑外覆面系统实际状况相一致的机制,并把外覆面系统的防火性能要求纳入到建筑整体消防安全问题中统筹考虑,在国家强制性通用消防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外覆面系统防火性能的原则性要求及具体测试标准,进一步强化建筑行业自身在确保建筑外覆面系统防火性能方面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中国建筑师问题,阐明了求解中国建筑师问题的基本思路。介绍了25个顶点、69个边、45个面的对偶图的顶点4着色的全过程。将对偶图分解成含2棵可以2着色的对偶树的森林,在以r、b两色为对偶树得到的顶点实施2着色,以y、g两色为对偶树得到的顶点实施2着色,从而实施对偶图顶点的4着色。阐述了对偶图的4着色关键是将对偶图分解出森林,提出了3个森林的分解方法,讨论了H路径的个数、森林的个数、对偶图的A区和B区划分方案、对偶图的顶点4着色方案数。解决了对偶图顶点的4着色问题,利用对偶图顶点4着色方法使Kempe四色猜想"证明"中的漏洞得到了弥补。将此种方法用于12面体、20面体、22面体、32面体的对偶图的4色问题,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穷尽式检索国内外狂犬病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鼠在传播人狂犬病中的疫源作用,综述了国内外鼠狂犬病测毒研究,介绍了有关国家与世卫组织对鼠传狂犬病的防治建议,探讨了我国应采取的防治意见,调查了国内对鼠传狂犬病的某些夸张宣传及认识偏差,并试图究其根源,加以拨正。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的动力系数计算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行车速度的提高和结构形式的不断发展,如何合理采用车辆活载的动力系数,已日益引起桥梁结构设计者的重视,直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无合适的动力系数计算公式,据此从北美已建成的各个城市轨道交通桥梁所采用的动力系数入手,研究了各国铁路桥梁设计规范中相应的计算公式,并结合某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桥梁,通过车桥耦合振动计算及对动力试验成果的分析,提出了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规划中衔接线与城市道路衔接位置的选取问题;分析了基于互通式立交数量确定衔接线数量的方法,设计了节点重要度法用以优化衔接线位置,包括节点及其评价指标的选择、聚类计算及分析等;最后,将节点重要度法应用于潍坊市与济青高速公路衔接线布局规划,通过计算得到了可行结果。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史已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文学与媒介之间存在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多重互动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媒介绝不只是丈学创作的工具和手段;对于作品及传播来说,媒介也不只是作品贮存的载体与流布的通道;对于读者来说,媒介也不仅仅是认识理解文学的门径与渠道。在一定意义上说,媒介作为文学跨时空传播的物质载体,它既是文学生存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也是文学实现社会价值的主要依托,而且还是艺术理念与审美精神的寄身寓所。媒介在与文学长期相互依存的互动过程中,已日渐由丈学的形式因素转化为它的内容与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刘莎 《科技信息》2011,(19):I0267-I0267,I0042
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对于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性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实际的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ESP课程的定位仍有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嫌疑。本文试图通过分析ESP与EGP(通用英语)的区别与联系,以及英语专业ESP与大学英语ESP的区别与联系,找到更明确合理的外语院校英语专业ESP课程的定位,并且探讨目前英语专业ESP课程低效的原因,从而找到相应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坝基防渗治理的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污水库坝基防渗治理方案的模糊决策方法.从多目标系统模糊决策基本理论出发,根据酸性污水库坝防渗加固工程的要求,选择治理可靠性、安全性、工程投资、施工工期、施工难易程度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6个指标,建立了防渗加固方案优选的评价体系.根据工程评价特点,采用变异系数法和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构造出酸性污水库坝防渗加固方案优选的决策与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矿山酸性污水库坝的防渗加固方案进行多目标优选决策.所得结果与实际建设一致,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动物细胞培养工程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年来在以下四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1.动物细胞基因工程技术和杂交瘤技术;2.新型细胞培养反应器及其监测调控技术;3.无血清培养技术;4.新型微载体研制技术及微囊化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动物细胞培养工程尚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