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个被认为是目前中国信息最全的有毒食品警告网站,其创办多少带有偶然因素.2011年4月,吴恒看到一条报道,得知最爱吃的铁板牛肉盖浇饭中的牛肉,可能是用牛肉膏制造的假牛肉,吃多会致癌.他突然惊觉: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他由此决定建立一个这样的平台. 吴恒将自己的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取名为"易粪相食".所谓易粪相食,就是每种食品的生产者都清楚自己制作的食品是垃圾,因此从来不吃,长此以往,每个人吃的都可能是垃圾.每次听到这些人沾沾自喜的口气时,吴恒总是悲从中来:我做的鸡翅有问题,我不吃鸡翅,但是我会喝牛奶;我卖的牛奶有问题,我不喝牛奶,但是我吃鸡翅.无论愿意与否,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吴恒的"易粪相食"可谓深刻揭示了食品安全领域共生共荣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报告!”一看,是我们班的“闯祸鬼”小郑。“老师,你有时间吗?”他伸着脑袋往办公室到处瞅。其他老师们都下班了,我正准备回家。  相似文献   

3.
正我爸爸是个"饭桶",说起吃,那是他的一大强项。爸爸吃饭特别快,他长着一张很能吃的大嘴,他吃一口赶得上我吃好几口。他吃起东西来总是狼吞虎咽的,好像几天没吃饭似的,形象非常不雅。妈妈常对我说:"‘饿鬼投胎’就是你爸这样的。"我第一碗还没吃完,他就三下五除二地吃完了第三碗。看我比他吃得慢,他还会说:"你看我吃饭的效率多高,而你吃得像蜗牛似的,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气概。"妈妈则会站在我这边,帮我说话:"你要是做家  相似文献   

4.
比年龄     
正今天是明明的8岁生日。可是妈妈出差了,爸爸工作又忙,他心里有些失落。当明明推开家门时,他突然惊叫起来,桌子上竟然摆着一个蛋糕,真是太意外啦!爸爸笑呵呵地说:"你妈妈特意嘱咐我买的,我们可没有忘记你的生日。"明明高兴地说:"谢谢爸爸妈妈!"吃着美味的蛋糕,明明问道:"爸爸,您什么时候过生日啊?到时我也买一个蛋糕,送给您!"爸爸笑着说:"我今年35岁,生日早过了。你不如来算算爸爸50岁时你多少岁?"明明顾不上吃蛋糕,托着下巴,思考起来……他茅塞顿开:"有了!到您50岁还要再过50-35=15(年),那时我就比现在大了15岁,是8+15=23(岁)。如果写成一个算式,就是8+(50-35)=23(岁)。"  相似文献   

5.
在一堂投掷垒球课上.我正在耐心细致地讲解动作要领。突然,一个女同学举手告状,说她后面有男生用石子弹她。我的思绪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学生的目光也全都集中到了一个平时上课爱搞小动作的“调皮鬼”小睿身上。我当时十分气愤。因为他在课前做眼保健操时就不那么认真,提醒了几次也还是心不在焉。我真的很想当着大家的面严厉地批评他一顿:可我一想小睿那倔强的个性,批评只会使他逆反,于是我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走到他身边。  相似文献   

6.
巧分山竹     
正奶奶生日这一天,妈妈买回来10个山竹。我和爸爸先吃为快,边吃边聊天。爸爸说:"10个山竹10个人吃。""正好一人吃一个。"没等他说完,我就抢着说。爸爸摇摇头,说:"如果大人每人吃3个,小孩3人吃一个,那么,大人小孩各有几人呢?"我连忙亮出身上的"学具"——手指头:伸出10个指头代表10个山竹,弯下3个指头代表一个大人吃的,再弯下3个指头代表又一个大人吃的——弯下3次后还剩1个山竹,一个山竹正好3个小孩吃。我高兴地告诉爸爸,大人小孩各有3人。  相似文献   

7.
弟弟的属相     
正一天,弟弟来我家玩。他一看到茶桌上的瓜子,就抓了一大把放进他的衣袋里,然后津津有味地吃着,就连妈妈跟他说话,他也顾不上回答。我看着他那可爱的样子,笑着问:"弟弟,你那么爱吃瓜子,你的属相是什么?"弟弟头也不抬,一边咬着瓜子,一边说:"我属瓜子的。"我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相似文献   

8.
一次在一个学校的教师办公室,见一位老师撕课本,引起了我的好奇。我走到他的位置一看,他在撕初三《世界历史》。这就邪门了,这是新学期要用的新课本呀!看他漫不经心地撕着,不像和谁赌气;撕了一本又拿起一本撕着,也不像和哪一位学生过不去。  相似文献   

9.
老顽童     
外公今年75岁,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又圆又大的将军肚。外公特别能吃。餐桌上,我们才端碗,外公就已经狼吞虎咽地把一碗饭舔干净了,一粒都不剩,像几天没吃饭似的。他还拿起饭碗给我们瞧一瞧说道:“你看!吃得多干净呀!璐璐,不许剩一粒饭呀!”接着又对着外婆嚷道:“我的碗里怎么没有饭呀?快给我盛饭!”外婆只好嗔怪地打了他一下,又为他盛满一碗饭。平时,如果我和姐姐有什么好吃的,只要外公见了,便会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张着嘴说:“给我一点吧!”就直等着食物进入他的“虎口”了。如果我们故意戏弄一下他,不给他东西吃,他就会“死皮赖脸”地抓…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我不懂! 我喜欢几米的《布瓜的世界》。 这本书里,求知与思索的乐趣,就是各式各样的“为什么”。有的我想过,有的想不到,没想过。很多“为什么”,我到至今都没有弄明白,到底 为什么?几米不给答案,不是吝啬,和我们一样,他也在那不停地探索着。在他的“为什么”里,却或隐或现地藏着“谜底”,让你影影绰绰地看见,像藏猫猫……我喜欢极了这种感觉,悬念的味道。 几米是个中年人,他成熟而幼稚;几米4岁的女儿,她幼稚而成熟。几米的灵感很多来自女儿,这样,《布瓜的世界》,就有酸酸甜甜的味道。我喜欢“吃”它…  相似文献   

11.
儿童安全椅     
暑假,家里来了位小客人——调皮的小表弟。有一天,大家围坐在一起吃西瓜,小表弟吃着吃着,开始往后仰……突然,人仰凳翻,他摔得哇哇大哭。我在幼儿园时也经常发生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正食品王国里,一年一度的食品节又开始了。本届食品节异常隆重,因为即将退位的国王核桃要公布下一任国王是谁。一群食品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都认为自己有很大可能性当下一任国王。辣条说:"我的颜色那么鲜艳,味道那么鲜美,让人吃了还想吃。国王肯定已经将我列为候选者了!"听了辣条的话,薯片忍不住了,轻蔑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你的这两个特点,我都  相似文献   

13.
正习作初稿我最不爱吃鸡蛋了,可今天早上妈妈却非让我吃鸡蛋不可。其实蛋白并不太难吃,最难吃的是它包着的蛋黄。吃蛋黄的时候,我怎么也下不了口。妈妈不断地催促我赶紧吃,我只好咬了一点儿含在嘴里,却怎么也吞不下去。抬头看到妈妈紧盯着我,我只好拼命把它吞了下去。吃了很久,我才把整个鸡蛋吃完。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插曲     
马莉 《奇闻怪事》2005,(3):39-39
一次课上我讲《记一辆纺车》,发现一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他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在书的封皮中画着什么。我一边讲课一边向他走去,他周围的同学都伸过头去看他写什么,有一个学生调皮地笑着说:“老师,他在写‘我爱你’。”全班学生听了都哄堂大笑,那个学生又惊又羞又怕,低着头不敢说话。  相似文献   

15.
刘红 《奇闻怪事》2007,(10):33-33,39
顾梓正(化名)是我班一位男生,胖乎乎的脸,胖乎乎的手,刚接班那阵我觉得他特别可爱。可是,开学不到一个星期,他就让我感到头疼了——课上,他坐不了3分钟就把头埋进课桌,手中还不停地拨弄着什么。老师提醒暗示。他就正襟危坐,过不了3分钟又恢复原样;做作业时,他可以在快速写字的同时,手里不停地玩着橡皮,  相似文献   

16.
正为孩子烹饪孩子的未来要依靠父母的烹饪习惯。加工食品正是给那些没有时间或者偷懒的父母准备的。要是午饭吃薯条,他就告诉朋友,"这是不好的,你不应该吃这个",阿兰·杜卡斯先生在介绍自己儿子的时候,掩饰不住喜悦,"朋友要是问他怎么知道的,他会说,‘我妈妈告诉我说我爸知道,因为他是一个厨师"。别看杜卡斯先生的儿子只有5岁,人家可是美食家,喜欢生鱼片、蔬菜和100%的黑巧克力。杜卡斯先生认为这要归功于儿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品尝一切,所以对食物很开放。杜卡斯先生的儿子每天吃两顿蔬菜。"我们的农场有一个蔬菜园,他经常一手拎一只篮子,说‘爸爸,去菜园',摘什么他就吃什么。"现年57岁的杜卡斯先生,是何许人也?你如果问法国  相似文献   

17.
忙过开学工作后,终于能抽空上网了。打开QQ不久,一个熟悉的头像在欢快地跳跃着进入了我的眼睑。是我的一个学生——李高飞(化名),自从他考入市第一中学,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1997,(12)
我极少出国,其因有二:一是少有机缘,二是不谙外语。少机缘者众,另当别论;不谙外语,乃是少小未学、后又惰学所致,怨不得别人。正因为如此,对于出国访问考察之类活动,总是渴望之中夹杂着惶恐。渴望,无非是想见见世面;惶恐,猜想着倘若我有机缘出国,认不得路,吃不上饭,甚至找不着方便的处所,那岂不会出洋相、丢脸面?今年8月,当组织上给我一个去美国访问的"美差"时,我的那种惶恐,远远压住了喜悦,耳边时时响起友人的"教诲"。我的这位友人,也是位外语盲,然而他竟然走遍了美国,其经验就是:用手指。比如吃饭,面对各色各样的食品,由于不懂其英语的叫法,自己又想吃,就用手指一指,嘴里不停地说着:"这、这、这",居然也能使美国的服务生  相似文献   

19.
终年积雪的南极,天寒地冻,冰雪覆盖。在这洁白的世界里,一个身影出现了,他迎着风雪,艰难地向前走着。他,就是我。  相似文献   

20.
我很羡慕左撇子或者六指头的人,之所以羡慕,因为这都是异人的端倪。你想想,牛头马面、三只眼杨坚,以及金字塔前的斯蒂芬逊,都是与你我大同小异或者大同大异的。还有女士长翅膀,就是飞来飞去的天使,象舞蝶那样翩跹,舞蝶虽为昆虫,但这样子美丽地飞着,你能忍心叫它为虫么甲说到虫,就会想到蚕。蚕为天虫,字就这么写。这几天处处都是嫩枝抽叶的情景,就掂记着桑树也要发叶了。孩子喜欢养蚕,其实是喜欢看蚕吃桑叶。蚕吃桑叶沙沙雨,风摇梨花纷纷雪。蚕没日没夜的吃,真像发了财的叫化子,是吃了又吃。桑便拼命地抽叶,没日没夜地长。偶在前些日子帖了一个。美叶。的帖子,记有歪诗“谁将寒风抽成丝”,那时想到的就是桑和蚕。蚕后来吐丝作茧,用长长的一根线,就这么凄美而默默地盘绕,将自己雪白地裹起来,悬在天地玄黄之中。人见了可惜,低头将自己想,触景生情说:作茧自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