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标 《科学通报》1989,34(14):1071-1071
赤霉素(Gibberellins)是一类重要的、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植物生长激素,因在农业、植物生理学、园艺学及医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从而引起化学家和植物生理学家的极大兴趣,并对该类化合物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研究。 自1938年首次分离出赤霉酸(GA_3)的粗品以来,迄今已有50年的研究历史,但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经久不衰,目前仍是国外几个著名实验室的重点研究课题。在赤霉素半合成  相似文献   

2.
John V.Turner 《科学通报》1987,32(5):352-352
外消旋长蠕孢酸(1)的合成已有报道,生物试验显示有类似赤霉素[如GA_4(2)]的生理活性。为了确定有效的对映体,我们研究了光学活性的长蠕孢酸的合成,经多次实验,以(1)-紫苏子醛(3a,1-Perillaldehyde)为原料,按下述路线(见方程式)成功地合成了(一)-长蠕孢  相似文献   

3.
赵可夫 《科学通报》1959,4(5):172-172
赤霉素对打破植物种子和块莖的休眠研究,近来已引起国內外研究者的注意,并已在桃树种子和馬鈴薯块莖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作者为了打破菊芋块莖的生理休眠期,最近进行了赤霉素打破菊芋块莖休眠的研究,茲將研究結果报导如下。实驗材料为白色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块莖(济南本地品种),其生理休眠期在100天以上。1958年12月15日,从地下取出菊芋块莖90个(大小一致),分成3組,每組30个。第一組和第二組分別用10ppm和20ppm赤霉素溶液(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贈給,在此致謝)浸湿,放置在玻璃缸中盖好,8小时后(此时块莖表面即將近全部干燥)再浸湿一次,前后共浸湿三次(32小时)。第三組用蒸溜水代替赤霉素溶液,进行同样处理。处理后播种在  相似文献   

4.
赵可夫 《科学通报》1958,3(21):665-665
水浮莲(Pistia straliotes L. )是一种高产浮生飼料植物,它的营养体是飼猪的良好飼料,由于主要用营养繁殖方法繁殖后代,所以促进其营养生長和提高营养繁殖能力是提高水浮蓮产量的重要关键。赤霉素(Gibberellin)对植物的显著效应是促其营养性的生长。因此,作者于1958年5—7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5.
罗士韦 《科学通报》1962,7(7):31-31
赤霉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和在理论上的重要性,由于近几年的研究试验,日渐明确,正在深入发展。自从1926年日本人黑泽技师首先观察到恶苗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Saw)Wr.)培养基的滤液也能使稻苗徒长,1938年东京大学薮田、住木及林等人成功地分离赤霉素结晶以来,直到1950年,赤霉素的研究工作都仅限于日本。后来,住木论介先后于1950年茌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微生物学会上,1951年在纽约举行的国际农艺化学会上,和1953年在罗马召开的国际微生物学  相似文献   

6.
李曙轩 《科学通报》1981,26(18):1135-1135
应用植物激素来控制瓜类植物的雌雄性别,已有不少报道。一般认为赤霉素可以促进多生雄花,而乙烯利、生长素及一些生长抑制剂,可以促进多生雌花。 Bukovac及Wittwer发现利用赤霉素处理黄瓜,可以促进多生雄花,而Rudich等用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处理南瓜,可以促进多生雌花。Galun等用吲(?)乙酸(IAA),及汪本立、曹宗巽用矮壮素(CCC)在无菌条件下处理黄瓜花芽,也可以促进多生雌花。  相似文献   

7.
柑桔大小年结果与其内源类赤霉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学柱 《科学通报》1981,26(13):821-821
长期以来,与其他果树一样,柑桔大小年结果的原因,人们多以Klebs(1905)提出的植物花芽分化的C/N比学说为基础进行解释。这种学说虽与不少果树生产实践相吻合,但是,亦与果树的许多生物学特性相违,因此,提出怀疑的人愈来愈多。晚近,根据赤霉素能强烈地抑制柑桔花芽分化的事实,Jones、Monselise、Moss等先后假设果实合成了过量的类赤霉素  相似文献   

8.
严远鑫 《科学通报》2003,48(4):358-363
通过PCR方法从水稻“矮子占”和“南特号”的基因组DNA中分离出赤霉素20-氧化酶基因(rga5, 其编码区含1119 bp. 其编码蛋白与已报道的水稻赤霉素20-氧化酶基因OsGA20ox相比有11个氨基酸不同, 其中9个氨基酸为移码差异. 通过基因枪法将该基因的正、反义表达质粒pSrga5和pArga5转化水稻“中花8号”, 获得了生物学性状有明显变异的转基因植株. 正义转化表现出植株增高、叶片和穗变长、穗粒数增加等特征, 但花期未受明显的影响; 而反义植株表现出明显的“矮化”和“早花”, 且出现植株细弱、叶色加深、叶片和穗变短等特征. 转基因水稻的分析结果表明, (rga5正、反义外源基因已分别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 并有效表达; 正义植株体内的GA1平均增加约50%, 反义则降低至对照组的约10%. 结果表明, rga5是水稻赤霉素合成代谢途径中起关键作用的赤霉素20-氧化酶基因, 该序列中11个氨基酸的变异并不影响其功能. 正义表达可增强体内GA的合成, 促使植株生长, 增加株高; 反义转化则抑制了内源GA的合成及植株生长, 导致植株明显的矮化.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1959,4(13):430-430
赤霉素的試制与研究,目前在我国农业生物界已經相当普遍。但是,赤霉素究竟在大田生产上有沒有增产作用?我們自己生产的赤霉素效用如何?这是大  相似文献   

10.
赵可夫 《科学通报》1959,4(2):59-59
赤霉素对高等植物的效应已經肯定,并且这种效应是多方面的。此类的文献,不胜枚举。但赤霉素对微生物的作用如何,研究确实不多。根据赤霉素对高等植物的生理功能推论,似乎对微生物也应当具有显著的生理效应。为此,我們作了赤霉素对自生固氮菌、磷細菌和硅酸盐细菌的生長和繁殖的效应的研究,茲將結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PCR方法从水稻"矮子占"和"南特号"的基因组DNA中分离出赤霉素20-氧化酶基因rga5, 其编码区含1119 bp. 其编码蛋白与已报道的水稻赤霉素20-氧化酶基因OsGA20ox相比有11个氨基酸不同, 其中9个氨基酸为移码差异. 通过基因枪法将该基因的正、反义表达质粒pSrga5和pArga5转化水稻"中花8号", 获得了生物学性状有明显变异的转基因植株. 正义转化表现出植株增高、叶片和穗变长、穗粒数增加等特征, 但花期未受明显的影响; 而反义植株表现出明显的"矮化"和"早花", 且出现植株细弱、叶色加深、叶片和穗变短等特征. 转基因水稻的分析结果表明, rga5正、反义外源基因已分别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 并有效表达; 正义植株体内的GA1平均增加约50%, 反义则降低至对照组的约10%. 结果表明, rga5是水稻赤霉素合成代谢途径中起关键作用的赤霉素20-氧化酶基因, 该序列中11个氨基酸的变异并不影响其功能. 正义表达可增强体内GA的合成, 促使植株生长, 增加株高; 反义转化则抑制了内源GA的合成及植株生长, 导致植株明显的矮化.  相似文献   

12.
丛翔宇  凌世昀  朱玉贤 《科学通报》1999,44(15):1639-1645
以赤霉素 (GA)处理后的G2豌豆为材料 ,构建了一个 2 .0× 1 0 6的cDNA文库 ,用随机筛选法从该文库中得到一个 1 6 6 7bp的cDNA ,其 5′端非编码区长 1 0 0bp ,3′端非编码区长 2 2 3bp ,拥有一个 1 34 4bp的开放读码框 ,共编码 447个氨基酸 .DNA及报道的蛋白质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 ,它编码了豌豆延伸因子 1α(elongationfactor 1 alpha ,EF 1α) ,其功能区段具有很高的保守性 ,可应用于分子进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1962,7(3):39-39
赤霉素对植物具有促进生长、开花、打破休眠、单性结实等多种作用,尤其是促进植物营养体茎叶的长大,具有非常的效果。国内外也均已开始工业生产,但主要是由于制品售价过高,经济上还不合算,因此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在大面积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为了进一步找出成本低廉,适合在农村人民公社普遍推广的简便的生产赤霉素的方法,使赤霉素能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我们在大跃进以来采取“土洋结合”的方法生产试制成功赤霉素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赤霉秦土法生产的试验。土法生产试验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罗士韦 《科学通报》1963,8(10):55-55
关于赤霉素对植物生长效应的研究已有很多报导,它对某些植物如菠菜、芹菜等生长的促进作用特別显著,但是对于某些鱗茎类植物如大蒜、洋葱則无反应。为了了解赤霉素为何对某些植物有效,对另一些植物无效的原因,我們从下述几方面进行了探討:一方面查明赤霉素对大蒜、洋葱生长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1959,4(3):96-96
1958年,我們初次用赤霉素对几种木本和花卉植物进行了試驗,試驗結果簡介于下: 处理的橡子、木瓜、海州常山和油松是露地条件下生長的,桑树和柏树是盆栽植株。赤霉素处理自1958年8月29日开始,至9月19日停止,在22天期中,除对油松是每7天一次(共3次),每次滴于生长点外,其余植物則均为每10天处理一次(共2次),噴布于叶面。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1959,4(11):366-366
我們于1958年6月从应用真菌学研究所(即現在微生物研究所)获得赤霉菌种F_(98)后,即开始进行培养、醱酵、提炼、生理效应等工作。現将用赤霉素在若干种蔬菜上进行試驗的一些結果择要报告如下: 試驗用的綠叶蔬菜有芹菜、弥陀芥、雪里蕻、萵苣、莧菜、菠菜等;豆类有蚕豆、豌豆、四季豆等;根菜类有蘿卜、胡蘿卜等;以及甘蓝类(甘蓝、球莖甘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通报》1960,5(3):95-95
1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赤霉素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等31个单位的代表55人。会上提出学术论文和报告共41篇。从这些报告和输文中可以看出,一年多来,我国的赤霉素研究工作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破除了迷信,贯彻了群众路线和土洋并举的方针,在生产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1959,4(11):365-365
生产赤霉素的赤霉菌醱酵培养基配方大致有两类:一种以酒石酸銨为主要氮源(即Raulin-Thom配方),另一种以氯化銨为主要氮源(表1配方1及配方3)。前一种配方中的主要药品供应比較缺乏,后一种配方则产量不高。为了要解决原材料的問題,我們进行了56种不同成分的醱酵培养基配方的醱酵試驗。試驗用的菌种是F_(64),用500毫升三角瓶盛70或100毫升醱酵液,在28℃定溫室內搖床培养(每分钟110次,  相似文献   

19.
庄丽  陈亚宁 《科学通报》2006,51(4):442-447
以塔里木河荒漠河岸林的主要建群种之一柽柳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不同区段、不同地下水位状况下柽柳体内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等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特点. 研究表明, 这些生理指标和地下水位存在着比较密切的相关关系;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 柽柳通过协调自身生理代谢过程以共同抵御干旱胁迫; 在塔里木河下游, 柽柳正常生长的合理生态水位在2~4 m, 地下水埋深超过4 m时, 柽柳生长开始受到胁迫, 6 m以下则受到严重胁迫, 10 m为柽柳死亡的临界地下水位. 这一结论为探讨荒漠植被的抗旱机理和实现塔里木河流域输水效益的最大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植物杂交F1的株高一般都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但其形成的分子机理迄今尚未阐述清楚. 本研究以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的16个杂交组合为材料, 在田间株高性状杂种优势测定的基础上,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赤霉素代谢及其调控相关基因在杂交种与亲本抽穗期穗下第1节中的表达情况, 并且与株高杂种优势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所有杂交组合的株高和第1节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但因杂交组合和株高性状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 分析发现, 第1节与株高的中亲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r = 0.56, P < 0.05), 说明该节对小麦株高杂种优势的形成有重要的贡献. 实时定量PCR表达分析结果显示, 赤霉素代谢及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优势因杂交组合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但第1节杂种优势与KS, GA3ox2-1, GA20ox2, GA20ox1D, GA-MYB和GID1-1基因的表达优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而与GAI和GA2ox-1基因的表达优势呈极显著负相关, 这与我们最近提出的小麦株高杂种优势形成的赤霉素分子调控模型相吻合, 说明赤霉素代谢及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与株高杂种优势的形成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