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满足监测室内环境的需求,设计一款在室内巡逻的移动机器人.移动机器人采用搭载ROS系统的树莓派作为控制核心,利用激光雷达采集环境信息,在ROS分布式框架下利用各种功能包进行算法开发.基于Gmapping算法进行建图,运用A*算法和DWA算法实现自主导航.机器人选用麦克纳姆轮来应付复杂的环境.在经过室内环境测试后,能够完成室内地图构建和自主导航的目标,对今后在室内环境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目前人类对健康的信息化需求,该文设计了一款基于无线传输系统的在线健康智能监测平台。系统通过佩戴在身上的传感器采集相应的身体标志信息,并通过传感器的蓝牙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进行集中处理和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可以收集人体的健康参数,并将传感器采集的物理信息实时发送到Android智能终端,并以更加人性化的友好界面呈现在用户面前。  相似文献   

3.
刘丽  张明明 《科技资讯》2013,(30):28-28,30
为推进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开展智能终端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方面的应用,将监测任务中所涉及到的图片、周边环境、位置数据等多种信息资源进行一体化的整合、分析,实现监测信息的全程受控管理。  相似文献   

4.
胡安 《科技资讯》2012,(16):36-36
室内外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质量,监测室内环境并获取环境数据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公共建筑室内监测的参数选择、监测条件和方法,监测装置总体方案设计和无线传感网络系统构建,认为随着社会和国家对室内环境越来越重视,室内环境监测技术会向系统智能化、操作简易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我国室内环境监测实践中值得注意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室内环境治理领域存在的认识误区和主要问题,展望了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这一朝阳性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室内环境监测系统采集设备简单、数据稳定性与实时性缺乏的缺点,设计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传感器节点采集室内环境数据,通过CAN总线传至监测平台,监测平台对数据进行控制与处理,通过以太网与PC机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上位机的实时显示。通过实验验证,监测系统可以稳定可靠运行,为构建更加复杂的分布式监测系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定位技术定位精度低、稳定性较差,无法在室内环境定位以及定位对象局限于数字设备的缺点,提出一种依靠物体对地面产生压力进行定位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地面下铺设经过改进的矩阵扫描电路,实时获得地面所有物体踩压位置数据,将该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至用户智能终端实现定位。首先介绍了定位系统的原理,接着介绍局部地面定位系统中的一些参数,然后对智能终端程序进行流程分析并进行数据仿真,模拟了人在地面向各个方向行走时地面数据的变化并总结了其规律;最后,制作了相关硬件并根据仿真得出的算法进行了手机端软件的编写,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局部地面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安防监控、信息输入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老年人智慧健康养老的需求,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构建了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系统。设计并研制了适用于家庭环境下的健康一体机、智能床垫等智能终端,实现生理参数采集和生命体征监测;开发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站和移动客户端软件;建立了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慢病管理、远程问诊、安全监护等服务。该系统推动了健康养老服务的智慧化升级,提升了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舒适和居住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人一生所花费的时间中,在室内环境占了大半,像现在城中上班族在室内花费的时间更是高达80%~90%,这就需要确保室内环境的健康,避免因室内环境不好而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怎样对室内环境进行全面的、有效的监测,从而确保人生活在室内的健康安全,如果室内环境有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下文将就对室内环境进监测所采用的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面向医院智能终端的可用性问题,具体探讨了信息架构深度对老年人操作绩效和过程的影响。通过不同类型医院的实地调研和访谈,发现医院智能终端的可用性问题多与信息架构相关,因此设计了以信息架构深度为自变量的单因素组内实验,研发了实验原型任务平台,并招募了11名老年人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采集了老年人在架构深度为2、4、6、8共4个不同任务下的完成时间、错误率、方向迷失等指标,并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对实验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架构深度显著影响任务完成时间,老年人使用医院智能终端时会出现方向迷失、无效点击的情况。研究结果可为医院智能终端信息架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随着商品房市场的逐渐成熟,室内装修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但在房屋装修过程中,大量装饰装修材料使用使室内污染物增多,对室内环境造成了污染。本文提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检测方法应用于室内环境监测,分析总结出室内环境监测更为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室内环境空气与环境空气,污染源排放气体,车间空气在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扩散模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现状,以及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几个因素,分析了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包括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与选择,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矿工人下井后难以了解所处环境安全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矿山个人双向信息终端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基于Wi-Fi的矿山个人双向信息传输系统结构与功能,以低功耗GS1011智能芯片为核心,设计并实现智能矿灯嵌入式个人信息终端,分析了双向信息终端的工作原理,设计并实现了智能终端的实时定位算法,利用智能终端技术与三维井巷建模技术构建了煤矿三维虚拟现实系统。系统主要功能为主动感知周围安全环境、与地面及其他矿工信息交流、对矿工进行实时定位跟踪管理。本系统应用于徐州夹河煤矿物联网示范工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智能终端的跌倒检测软件,通过自动检测跌倒状态,并及时地发出求救信息。该文研究利用智能终端来检测跌倒事件的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分为跌倒过程分析及模型建立、跌倒检测算法设计、算法评价、系统软件实现4个部分。文章主要从项目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数据需求完成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建立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和方便快捷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广泛使用的智能终端平台和技术日渐成熟的可穿戴医疗设备,设计开发一种针对旅客的健康监测系统,为患有慢性疾病或对自身健康状况有担忧的旅客提供健康监测和辅助服务.系统结合手机和可穿戴医疗设备,通过移动互联网将健康体征数据上传到健康监测服务平台上,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后给出相应建议与指导,从而实现对外出旅客的远程医疗.  相似文献   

16.
设计一种基于A Tmega16超低功耗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仪,论述了监测仪及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各项功能,在ATmega16微处理器的硬件支持下,监测仪很好的进行对室内环境的监测,结合无线传输模块进行对数据的无线传输,使得设备的智能性更加得以提高,本监测仪测量精确,操作简单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室内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17.
浅议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琴  刘文君 《甘肃科技》2014,(7):48-49,52
科技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居室装修日益豪华,随之而来的室内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重。论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并通过大量室内环境空气现状监测,进一步明确了室内环境空气中甲醛、TVOC的污染现状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室内环境中多径效应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室内定位(PI-CNN)算法.以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处理后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作为特征图像,基于室内环境中不同位置点具有独特多径信息的特点,利用各收发天线间所形成的子信道信息,获得具有更高时间分辨率的多径到达时间,将获取的伪谱...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机床管理与监控过程中造成的生产损失大、计划外维修多等难点问题,开发了一套数控机床智能管理与监控系统。以立式车床04-LC04型数控机床为监测对象,开展了机床状态信息监测系统的研究,实现了机床关键零部件温度、电流和加速度以及松开夹紧时间等信息的采集,并基于CAN总线搭建了多智能终端的信息传输网络,采用C#语言开发了上位机监控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性好,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有效提高了车间机床的管理与监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20.
王文华 《科技资讯》2013,(35):128-128,130
2012年银川市环境监测站选择大型室内公共场所及群众居住场所,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来看,所监测的银川市11家大型公共场所,由于建设、装修及购置新家具时间较长,且空间较开阔,单位面积所使用的装饰材料较少,因此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均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