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异辛醇聚氧乙烯醚、P2O5 为主要原料 ,合成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探讨了原料摩尔比、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水解方式和时间对酯化反应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异辛醇聚氧乙烯醚 (n=4)与P2O5 的摩尔比为3.5:1,酯化温度65℃ ,酯化时间3h ,水解0.5h ,该条件下合成产品酯化率达96 % ,产品耐碱性大于200g/L,沉降时间小于10s。  相似文献   

2.
以异辛醇聚氧乙烯醚、P2O5为主要原料,合成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探讨了原料摩尔比、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水解方式和时间对酯化反应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异辛醇聚氧乙烯醚(n=4)与P2O5的摩尔比为3.5:1,酯化温度65℃,酯化时间3h,水解0.5h,该条件下合成产品酯化率达96%,产品耐碱大于200g/L,沉降时间小于10s。  相似文献   

3.
烷基多苷磷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烷基多苷为原料、P2O5为磷化剂,直接酯化法合成烷基多苷磷酸酯。考察P2O5的投料方式、原料配比、酯化温度和酯化时间对酯化率及单双酯比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40℃强烈搅拌下分批投入P2O5,n(APG)∶n(P2O5)=3∶1、酯化温度65℃、酯化时间4.5 h。该条件下的烷基多苷酯化率达到85%以上;同时研究了烷基多苷磷酸酯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为原料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单双酯的含量,并分别用于催化乙氧基化反应。通过色质连用仪测定了乙氧基化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当n(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n(五氧化二磷)=1:2,在70℃下反应5h,单酯的含量为75%.以其钾盐(cat-1)为催化剂,当n(正辛醇):n(环氧乙完(EO))=1:4,催化剂用量为0.5%,在150℃下反应5h,正辛醇的转化率可达到90%,同时乙氧基化产物的分子量分布选择性指标是相同条件下NaOH为催化剂的1.7倍。  相似文献   

5.
采用P2O5溶剂缓释催化法合成长链烷基磷酸酯.考察了溶剂对P2O6的分散效果;催化剂对酯化率的影响;酯化时间,酯化温度,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磷酸酯的总酯化率可达85%以上,并且单双酯比例接近于1.溶剂缓释催化法合成高碳醇磷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酯化时间3.5 h,酯化温度70℃,物料配比2.5∶1,催化剂用量0.4 g,水解温度70℃,水解时间1.5 h.  相似文献   

6.
不同链长烷基糖苷磷酸酯盐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十二、十四烷基糖苷(APG)为原料,P2O5为磷酸化试剂,直接酯化并水解,然后强碱中和的方法合成了不同链长烷基糖苷磷酸酯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在40℃强烈搅拌下分批投入P2O5.n(APG):n(P2O5) = 3:1,酯化温度60℃,酯化时间5 h.水解时加水量为总固体质量的4%,水解温度70℃,水解反应时间2 h.采用双指示剂滴定法测定产品中酯的含量,利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十四烷基糖苷磷酸酯钠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烷基糖苷磷酸酯盐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烷基糖苷磷酸酯盐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7.
琥珀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正烷醇双酯磺酸盐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系列琥珀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正烷醇双酯磺酸钠(RCS-H),并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张力以及对环己烷的乳化力.研究结果表明,马来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单酯(RCD)、马来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正烷醇双酯(RCS)以及RCS-H的合成的最佳反应温度分别是85,110,90℃.正烷醇的碳链越长,RCS的酯化速率越大.Gemini型RCS的表面活性虽比单酯RCD的大,但不很显著.  相似文献   

8.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聚磷酸(PPA)为磷酸化试剂合成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条件,考察了酸醇物质的量比n(PPA)∶n(OP-4)、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水解量、水解温度以及水解时间6种因素对单酯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聚磷酸作磷酸化试剂合成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理想合成条件:n(PPA)∶n(OP-4)=1.6;酯化温度110~120℃;酯化时间6~8h;水解量5%;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2.5~3.5h.合成出的产品均为单酯,且质量分数在93%以上.使用环己烷等作溶剂对单酯收率影响不大.OPP-4/桩西原油体系界面张力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存在的情况下达到8.970×10-3mN/m.OPP-4质量分数为0.25%时,起泡体积为473mL,析液半衰期长达5.217min.  相似文献   

9.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合成及其二元体系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由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与氨基磺酸反应制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NPES)的方法,通过对氨基磺酸的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条件的考察,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酸醚比1.1:1(mol:mol),反应温度为l10℃,反应时间为lh。在该条件下NPES的收率为94.2%,经提纯后NPES的纯度可达99.6%。NPES与TX—10复配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β^m|=3~10,属于中等强度协同增效作用,当NPES:TX—10为4:6(mol:mol)时,形成胶团的能力达到最大,NPES:TX—10为7:3(mol:mol)时,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0.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三乙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反应合成出新型N-(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2-羟基)丙基-N,N,N-三乙基氯化铵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70℃,Na OH与NP-10的摩尔比1.0,环氧氯丙烷与NP-10的摩尔比1.2,三乙胺与NP-10的摩尔比1.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物收率可达48.72%.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采用在线红外光谱(online FTIR)手段对反应进程进行跟踪,检测出生成了中间体.基于相关实验数据,合理地提出了反应机理.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19×10-3mol/L,该数值较小,在CMC下的表面张力为40.13 m N/m.该乳化剂对沥青的乳化能力良好,得到的乳化沥青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归属于慢裂型产品.  相似文献   

11.
环境激素的毒性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并出现了大量报道,但综合性的总结比较缺乏.综合分析了对几类代表性的环境激素(壬基酚(N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多氯联苯(PCBs))的毒性研究,归纳了文献报道的作用机制.发现NP、DBP、PCBs通过与雌激素受体或其他受体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或者通过作用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等毒性作用机制发挥生殖毒性、胚胎毒性以及其他系统的毒性.同时对NP、DBP、PCBs作用于不同动物,不同接触途径的剂量效应关系进行了总结,发现毒性发生的部位与接触剂量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酚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以微生物膜电极为传感器的酚快速测定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和应用。仪器传感器的寿命可达1a以上;对酚类物质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1~20mg/L;响应时间为5~10min;与酚标准法对照同步测定废水样品,结果相关性良好,相对误差≤4%,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分析仪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苯酚及其电化学方法降解的中间产物的方法,确定了HPLC适宜的测试条件,检测波长为210nm和280nm,流动相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60:40,流速为O.5mL/min.在15min内实现了苯酚、对苯二酚、邻苯二酚、顺丁烯二酸的分离,外标法定量。实验测得的相对偏差为O.2%~6.7%,回收率为94.6%~102.5%,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聚合苯乙烯马莱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酯盐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讨论了反应条件对其性质的影响。在高分子链中同时含有长链阴离子及非离子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对乳液的稳定性及增稠效果优于具有相同链长的同类阴离子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美国《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中酚的分离测定条件的选定不恰当,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pH≤1时蒸馏的水样,4—AAP光度法测定挥发酚方可在pH7.9条件下进行;若在pH4时蒸馏的水样,测定挥发酚只能在pH10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6.
低温菌株的筛选及酚降解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寻找在低温条件下降解含酚污水的微生物,利用低温条件(6℃)从自然界筛选出2株在低温条件下有较强的生长率及代谢活性的菌株,经300μg/mL酚的诱导,分别培养于不同酚浓度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经过诱导的菌株耐酚和降解酚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菌株XD-1的酚最大致死匝原来300μg/mL提高到1200μg/mL,菌XX-2由300μg/mL提高到1000μg/mL,6℃g/mL酚浓度的降解时间由原来的7d缩致4d缩至4d,经生理生化反应鉴定,XD-1为Pseudomas stuzeri sp;XX-2为ACINETOBACTER GROUP NO=Isp,且其对醛酚的降解主要发生在生长对数工,经菌株的研究可望在低温条件下对水体中酚污染的去除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P一羟基苯甲醚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对新方法进行的条件、效果等做了某些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我国低酚棉开发利用事业积极稳健地发展,提高低酚棉植棉经济效益.本文着重分析了低酚棉的基因功能及遗传规律;探讨了低酚棉的退化(遗传性分离)和混杂原因,并提出了发展低酚棉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9.
冰相中苯酚光化学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采用125 W 高压汞灯作为光源,研究了冰相中苯酚的初始浓度、体系初始pH值、共存的阴阳离子以及光强对冰相中苯酚光化学转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对中间产物的 GC-MS 分析,初步推断了冰相中苯酚光化学转化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我国中小型酚醛树脂粘合剂厂的特点,给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经济合理的含酚废水处理的工艺路线,并就其反应机理作了说明.实践证明,该工艺路线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