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分户热计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和 《甘肃科技》2006,22(5):23-24
针对即将全面推广的分户供暖计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介绍了室内温度法计量方式,阐述了单管顺流式系统分户改造和垂直单管跨越式分户供暖可行性的观点,同时简单介绍了热费计取方式和分户供暖形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城镇供热的变迁,探讨了从传统的集中供暖收费发展到现阶段的分户计量供暖收费的形式和特点.针对现阶段分户计量收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户计量方法,即以室温为依据进行分户计量的收费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新模式不但能取消价格昂贵的量热仪表,大幅度降低收费成本,还能避免用户从邻居免费“蹭热”等不公平弊端.  相似文献   

3.
红外测温技术及其在磨削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磨削温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磨削温度的意义,简要介绍各种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结合红外测温技术在磨削温度测量中的几个典型应用,包括红外辐射测温法、光纤红外测温法、双色红外测温法和红外成像测温法,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自动测温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声波测温是近4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测温技术,其理论基础是超声波传播速度与介质温度有确定关系.目前的超声测温计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在线检测困难以及测量精度差等缺点.给出了一种以热处理温度为3000℃的优质石墨棒作为测温介质、采用基于超声波脉冲技术的零点回鸣法测量声速、并通过微机控制自动跟踪测量温度的超声波测温系统.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该测温系统工作稳定,具备长期自动跟踪测温能力,系统声时测量分辨率可达0.2μs.  相似文献   

5.
按户热量计量是建筑节能的一项有效措施,计量方法和所需仪表类型不同,对供暖系统形式的要求也不同。本文认为为达到按户计量的良好效果,供暖系统应在设计时考虑到室内温度的可调性,因此应改变传统的没有跨越管的单管顺流式系统,提出了适应既有和新建住宅建筑按户计量的系统形式。并探讨了按户使用热量计量表进行计量时,建筑设计应考虑供暖系统的布置的要求,如设置管道井、过门管道埋设等。并认为在系统布置时,不应拘于传统的布置方法。而应既满足按户计量又具有调控室内温度的功能,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呈非线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热电偶测量的精度。为了提高热电偶测温控制系统的测量精度,在应用最小二乘法实现热电势和温度特性的线性处理基础之上,通过对不同测温区间的拟合系数的分别优选,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拟合的热电偶测温控制方法。对该方法进行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测温控制方法简捷高效,误差可控制在1%之内,可适用于智能仪表和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7.
红外测温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智伟  冯驰 《应用科技》2010,37(5):24-28
针对高温环境下的实时监测问题,红外测温系统采用比色测温法进行测量.红外测温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光学设计与光电转换,Labview系统作为数据处理和界面显示的平台,实时地给出直观的数据图形和表格.系统工作性能稳定,最大程度地降低辐射率对测温精度的影响,使得测量结果更加接近物体真实温度,可以满足对高温环境的温度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比较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几种钻削测温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的测温方法,它既能测量钻头切削刃上各点的瞬时温度,又能同时测量工件表面上各点的瞬时温度.通过实验得出了沿切削刃的切削温度分布和切削温度随切削速度、进给量的变化曲线.以及一些有意义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谱色测温法相关应用问题的理论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谱色测温应用中,该文将综合考虑探测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及最低灵敏度等特性,对测量范围(测温范围和发射率范围)、测量分区等应用问题进行理论概述及分析;针对于本课题组已开发的谱色测温仪器,依据分析理论。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给出该谱色测温仪器的测量范围的理论预测值,以及测量分区的理论分布;并通过高温黑体、标准温度灯等典型测量实验对上述分析理论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该文的分析将为谱色测温仪器的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速电主轴热误差建模,对HMC80加工中心电主轴单元进行了热误差测量实验,综合利用模糊聚类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测温点进行优化,使测温点数量从8个减少到3个,该方法同时考虑了温度变量之间的复共线性和测温点温度与热误差之间的相关性.以优化后的温度变量为输入,热误差为输出,建立基于遗传算法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RBF神经网络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遗传RBF神经网络建立的热误差预测模型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强.  相似文献   

11.
温度是热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量中在热学领域内特有的物理量.仅对建立温度概念的实验基础——热力学第零定律的表述、温标的概念及其分类、以及这段教材的组织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不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控制在工业控制过程中应用相当广泛,在很多情况下温度都需要监控以防止发生意外,并且不同的工作环境所需温度的精度范围要求不一样.采用4种不同测温元件实时采集温度数据并通过单片机对4种不同测温元件所检测温度加以处理显示,以直观了解不同测温元件所检测的温度范围及其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非平衡动力学方法研究高温等离子体中(T_i>lkev)温度梯度的不稳定性.考虑等离子体中存在电离和复合这两种互逆过程及扩散和压力不均匀引起的等离子体流动,建立密度动力学方程.给一个小密度扰动便可得出溫度梯度满足的稳定性条件.结果表明,离子温度升高时体系从稳定到不稳定交替出现,这与PLT最近的实验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14.
The temperatureAltitude Test System (TATS) supplies various testing environments. The traditional PID method controls the temperature in TATS TemperaturePressure Cabin (TPC) over a long adjusting time and with a large overshoot.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simply, a temperature control strategy with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rresponding factors is presented through a dynamic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TPC temperature change. The TPC temperature descending process is simula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control strategy can allot the proportion of PID heating controller and PID cooling controller in the whole control process and TPC temperature can be controlled at a set point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Ni系低温钢的高温氧化行为,利用Setsys Evolution型高温同步热分析仪对Fe-3.5Ni和Fe-9Ni钢在700~1200℃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电子探针(EPMA)、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了氧化物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700~1200℃条件下氧化2h后,Fe-3.5Ni钢和Fe-9Ni钢的氧化增重曲线规律相似,相同氧化温度条件下,单位面积Fe-9Ni钢的增重量低于Fe-3.5Ni钢.随氧化温度的升高,试样表面依次出现团絮状、晶须状和不规则多边形状Fe2O3.氧化分为内氧化和外氧化,内、外氧化层厚度随氧化温度的提高逐渐增加,且900℃是两种钢外氧化层厚度发生突变的临界温度.内氧化层由FeNi3和混合物(FeO+Fe3O4)组成,外氧化层由Fe2O3,Fe3O4和FeO组成,且外氧化层内包裹着尖晶石相NiFe2O4;随着Ni含量增加,NiFe2O4增多并形成连续的薄带.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高温熔体粘度测试仪的组成和功能.分析了高温熔体粘度测试仪温度控制系统的特点.为了提高加热速度和温度控制精度,提出了阈值控制策略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在高温炉当前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偏差较大时,为了保护系统和提高加热速度,运用阙值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控制,在高温炉当前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偏差较小时,运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以保证控制精度.仿真研究和试验测试证明,该控制算法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基础上,能很好地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P~ N结整流二极管的理论极限结温进行了讨论。指出P~ N结消失的理论极限结温为P~ 的本征温度。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给建筑结构带来了许多问题,温度裂缝便是其中之一.以天都花园的基础底板开裂作为实例来研究混凝土施工温度场和温度应力,以及开裂情况,为基础底板开裂原因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具备温度采集功能和温度智能控制功能的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C机为控制的核心,结合89C51型单片机和DS18B20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以及其他的软、硬件设计,使系统具有更高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