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矽肺是矽尘作业中最多见的一种职业病,危害性极大,得病后目前尚缺乏有效疗法,故对矽肺病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寻找防治矽肺新的途径是很有必要的。Ⅰ.矽肺的病理解剖学关于尘肺的定义,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肺部弥漫性变化的一种疾病。总的名称叫尘肺。而分以下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检查了矽肺病人的多种免疫状态,发现患者同围血中T细胞百分率平均值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而B细胞百分率呈有意义增高;血清蛋白、r、α_1、α_2球蛋白有随病程进展而增高趋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IgA含量的增高亦与病程相一致,至Ⅱ期矽肺二者含量增高显著,但IgM含量未见明显变化,仅在矽肺合并结核组,IgG、IgA、和IgM含量呈明显增高;患者组类风湿因子(RF)和抗核抗体(ANA)合并阳性率(24.5%)比接尘组(13.3%)为高;血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阳性检出率较高,但Ⅰ期矽肺组与对照组相比,未呈统计学差别;患者血中总补体(CH_(50))和C_8含量未见明显变化。根据患者的T细胞检出率降低,B细胞增高、体液免疫结果与细胞免疫相一致,均和病程进展而呈现规律性变化,以及自身抗体增高等免疫现象,似与自身免疲性疾病有类同之处。随着杂交瘤技术的广泛应用,联系近年国外关于石棉肺免疫学研究,对T细胞亚群变化进行了讨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对阐明矽肺发病机理是有意义的。对矽肺免疫的进一步研究,从实验设计上也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 实验性矽肺的肺冲洗细胞反映了肺内矽结节外围的细胞动态。尤其是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与肺泡巨噬细胞,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矽肺性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矽肺的防治。本文利用湖北省抗矽_(14)动物实验性治疗协作组(1976)的对照组实验资料,将实验性矽肺中肺冲洗细胞的数量,分类与吞噬功能的动态总结如下,作为对实验性矽肺肺冲洗细胞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采矿、冶金、建材和水利等部门的一些企业中,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岩尘、水泥尘、煤尘和各种工业粉尘。这些粉尘微粒中,由于含有大量的游离二氧化硅(旧称矽),它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矽肺、煤矽肺和尘肺,而且当煤尘的浓度达到一定极限时,还会引起爆炸,造成一系列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过  相似文献   

5.
<正> 汉防己甲素是从防己科植物粉防己中提取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硷,具有较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上曾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疾患。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研所、天津医药工业研究所,发现汉甲对实验性矽肺具有抑制矽结节发展和改善矽肺病人临床症状等作用。我们应用汉甲预防性治疗实验性矽肺,并将汉甲、抗矽14、合—68三药应用于实验性矽肺的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矽(尘)肺 X 线诊断与病理诊断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 X 线改变远较病理变化为少,往往是病理改变已出现而 X 线胸片上不易反映出来。特别是矽肺的早期诊断,X 线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合并有其它疾病时,诊断更为困难。为了进一步提高矽肺 X 线诊断水平,探讨 X 线改变的病理基础及早期病变的 X 线征像,我们将资料完整的九例观察对象和一例正常范围的粉尘作业工人的 X 线胸片及病理变化作如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7.
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是社会建设中的一次重要的理论创新.如何深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学说认识社会和谐、如何认识矛盾与和谐的辩证关系,是学术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正视矛盾,通过科学地化解社会复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而不能回避矛盾,掩盖矛盾,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必须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正确地科学地从社会矛盾方面探寻社会和谐之道,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深入认识社会矛盾,及时化解矛盾.本文从和谐社会建设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和正确认识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三个认识维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若干观点.  相似文献   

8.
<正> 矽肺病人的肺部有矽结节形成,纤维性变和结节灶融合等病理变化,可以进而发展为肺气肿和肺心病,影响肺部的血液循环。为了研究这一病变过程中的肺部血液动力学改变,和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最近我们采用了心、肺阻抗血流图描记(简称阻抗图),对106例矽肺病人进行了心室收缩时间间期和心脏指数等项指标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银道面红外巡天发现的一类壳状结构被称作"红外尘泡"(Infrared Dust Bubble),目前普遍认为它是由大质量恒星或星团形成时产生的电离氢区与周围中性介质相互作用形成的,电离氢区膨胀可能触发壳层分子气体中的新一代恒星形成.最初,尘泡被发现主要来自于红外波段的辐射,后来被证实与分子气体有较好的成协性.多波段地研究尘泡与恒星形成的关系是近几年来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已有的观测研究表明,某些尘泡壳层环境中存在着丰富的恒星形成现象,这些恒星形成区与电离氢区的膨胀有着很好的相关性,与理论模型研究结果相符.然而,由于缺少确切的距离等信息,无法确定相互作用关系确实存在,或者说无法给出触发过程发生的确凿证据.本文,首先概要地总结了前人研究红外尘泡与恒星形成方面的重要结论;其次,归纳了研究红外尘泡与恒星形成方面的主要科学方法与手段;最后,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讨论目前研究红外尘泡方面的不足之处,分析研究红外尘泡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0.
程琴 《海峡科学》2004,(7):14-16
本文分析了"传统会计学"借贷原理--"等式说"借贷原理之弊端,建议对"传统会计学"进行全面革新,创立能正确处理价值与使用价值矛盾的"新战略会计学";并从四个方面对"新战略会计学"借贷原理作了重点探讨1、创立新会计方程式;2、帐户设置原理;3、"价值与使用价值矛盾论--资本运动论"借贷复式记帐原理;4、"价值与使用价值矛盾论--资本运动论"借贷复式记帐原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膏矿尘肺的病理文献报导较少。而植物油烟碳黑尘对大气污染所致的人肺病变亦未见详细的资料。根据湖北应城矽肺诊断小组对应城石膏矿365例发病情况的临床分析(1×2)表明该矿尘肺既具有矽肺 X 线的共同征象,又有与之相异之处,而且现有的患者,都是解放前的老工人,说明解放前恶劣的劳动条件是该病重要的发病因素。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膏矿所发生的肺部职业病,究竟病变的本质何在?病因是什么?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孟子>一书出发,首先分析了孟子对"义"、"利"范畴的一般界说,对义利关系一般原理的论述,然后着重考查了孟子义利并重的政治观、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崇义尚道的人生观,以期较全面地厘清孟子的义利学说及其对我们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经省职业病劳工组鉴定确诊的41例矽肺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是探讨矽肺的CT表现。结果41例矽肺主要CT表现为,小圆形、小结节症状矽结节37例,大结节阴影直径1-2cm者17例;直径大于2.0cm者4例;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21例;胸膜班形成8例;肺门、纵隔淋巴结钙化23例;肺气肿者30例,可见肺大泡20例,其中多发肺大泡者11例;单纯表现为网格状阴影2例;矽肺并发结核3例。结论是CT对矽肺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采用描述性流行性学解读《史记·扁鹊传》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史记》背景资料的真伪和鼠疫流行的可能性。结合鼠疫恶寒发热、消化道与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对中医外感热病学说、脾胃内伤学说与温疫温病等学说的影响,围绕伤寒热病与鼠疫病程的一致性,以及由此抽象而来的六经学说,从疾病流行、象数、复杂性思维路径依赖和知识考古,揭示了疫病流行对早期医学理论、原始宗教与思想文化的影响,提出医源于疫的假说,并就疫病流行与中医教育、中西医结合等问题阐述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MEMS的智能集成汽车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传感器的迅速发展和MEMS技术的深入研究,基于MEMS技术的汽车传感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传感器原理、MEMS技术理论与制造工艺、智能传感器理论与控制算法、软件与硬件实现、以及集成原理与工艺等几个方面,综合运用MEMS技术、人工智能、信息融合、半导体加工等先进技术,研究基于MEMS技术的智能集成汽车传感器问题.最后对MEMS汽车传感器今后的发展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四例单纯性煤矿工人尘肺即间质型煤矽肺的尸检观察,总结其基本病变为:1.弥漫性以肺间质为主的煤尘灶的形成,煤尘灶可分为煤尘性煤尘灶,煤尘肉芽肿性煤尘灶与煤尘纤维性煤尘灶三种类型;2.伴随煤尘灶而形成局灶性灶周肺气肿,属于小叶中央型;3.少量矽煤结节与煤矽结节孤立稀疏地散在于肺实质与肺门淋巴结内;4.弥漫性的间质轻度纤维化。前三项是此型病变的特征性改变。此外,还报告了一例复杂性尘肺即进行性片块状纤维化的病理形态。  相似文献   

17.
针麻原理问题,全国各地已有不少研究,提出许多看法。经络观点认为,针麻是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影响气血而起镇痛作用的[1];神经观点认为,针刺是通过神经系统而发挥镇痛作用的[2]。经络与神经是什么关系?针刺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这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经络学说和神经生理学说都以人体及动物为材料研究其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姜开采等观察了309穴,与神经有关者225次,占72.8%[3]。对穴位下感受器的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机制的胆碱能假说、Aβ级联假说、免疫炎症学说、兴奋毒性学说和糖脂代谢学说等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手段,如光遗传及冷冻电镜技术和光、磁、超声技术在AD研究及治疗领域的应用;提出应注重与其他跨界学科的交叉,如先进成像/检测技术、精准诊断和防治、可穿戴式物理治疗仪等。  相似文献   

19.
关于骨鳔类及其起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关于淡水鱼的起源问题仍是古生物学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骨鳔类是淡水鱼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淡水鱼类组成总数的80%.关于骨鳔类起源问题,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见解:1、贡瓦纳起源说;2、非洲起源说;3、南美起源说;4、东洋区起源说.从各方面论据看来,东洋区起源说是目前关于骨鳔类起源问题的一个比较能自圆其说的学说.但这个学说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阐述运动性疲劳机理理论或学说的综述性文章。通过对运动性疲劳机理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疲劳机理理论主要包括:中枢疲劳、外周疲劳、耗竭学说和堆积学说等传统理论以及高频疲劳、低频疲劳、疲劳控制链和突变理论等新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对认识疲劳的本质,有效地预防和延缓运动疲劳.启发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疲劳机理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