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教育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教育的技巧和策略无时不在、无处不存。然而,在所有教育因素中,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就是“爱”——这是教育的起点和核心。因为有爱,孩子那颗敏感而纤弱的心才不会迷茫;因为感受到了爱,孩子有些蹒跚的脚步才会变得坚强。  相似文献   

2.
黄嫦斌 《科技信息》2013,(5):281-281
爱的教育包括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感恩同学。教导学生对学校多一些感恩,因为它给了你学习的机会;对父母多一些感恩;因为他们给你生命;对老师多一些感恩,因为他给你知识;对同学多一些感恩,因为他给你友谊。心怀感恩,成长才会快乐。让学生怀着感恩的心来感悟生活,感谢学校,感激父母,感谢老师,感激朋友。爱的教育,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3.
爱的教育包括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感恩同学。教导学生对学校多一些感恩,因为它给了你学习的机会;对父母多一些感恩;因为他们给你生命;对老师多一些感恩,因为他给你知识;对同学多一些感恩,因为他给你友谊。心怀感恩,成长才会快乐。让学生怀着感恩的心来感悟生活,感谢学校,感激父母,感谢老师,感激朋友。爱的教育,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学生心中才有太阳,才有崇高的灵魂,才有蓬勃的朝气,才有闪光的智慧。班主任有爱心,班级才会有生命和活力,才会成为人才的摇篮和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5.
细心去爱     
王震霞 《科技信息》2008,(17):282-282
教育教学工作是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小事中饱含真情,与学生的沟通,爱与尊重是前提,细心观察是方法,以心换心便是结局。爱学生,细心观察学生.用心体会学生,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学生学会付出,学会关爱。  相似文献   

6.
爱,是教育的前提。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融化,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正确方向进步。老师真挚的爱,犹如黎明时的曙光,能给人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得到了这种爱,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这时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会向老师敞开,顺从认同内化,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因此,教育转化后进生,老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肯花时间、花精力在他们身上,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  相似文献   

7.
爱的教育     
正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学生是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和技巧。爱,需要关注,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大多数学生对老师都是敬畏与惧怕的,他们很多话都不敢和老师讲,所以平时和学生在一起时,就要多关注他们,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善于揣度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及时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当学生生病时,送上轻轻的问候,履行妈妈的职责;当学生失意时,给予细心的剖析,当一回心理医生;当学生成功  相似文献   

8.
马怡宁 《科技资讯》2014,(36):208-208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已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作为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爱学生,真诚的接纳他们。爱是成功施教的源头,有了爱的眼光,才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理解他成长中的烦恼。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学生,就可以很好的杜绝某些现象的发生。该文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9.
要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必须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理解学习,态度决定一切;要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质疑,掌握自我释疑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才会提高自己的能力.有效学习的培养要遵循以"学"为中心、以合格"常态课"为基准、以"普通教师"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改成果为载体和以小切口变革项目为抓手的基本原则,做好有效学习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规律,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爱学生是教师之本,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因为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没有爱,便不可赢得孩子的心。我国古代教学名著《学记》中“亲其师,信其道”之说,便揭示了这一道理。事实证明,一个被教师所喜爱的学生,常常会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爱不只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娇惯、是非不分的放纵。  相似文献   

11.
爱是一切创造的源泉,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因为爱,才使人生更加精彩.作为老师,爱不仅只作为一种理念挂在嘴上,更重要的是把爱这种情感物化到学生的心田,"春雨润无声".  相似文献   

12.
陈香磊 《科技资讯》2010,(12):241-241
爱其实很简单,作为教师,在你对学生授予知识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学会如何去爱学生。爱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心存真诚、无私的爱,是教育的关键。爱是学生普遍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重要的辅助剂。用爱打动学生,用爱感化学生,用爱关爱学生。在爱中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需要爱心,儿童渴望得到爱.年复一年地重复教育教学工作,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把爱奉献给孩子,用爱来灌注自己的事业,才是我们能真正给予学生的最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学生都是很自信的,父母和教师过多的批评和责备才让他们失去了自信.作为教师要不吝惜自己的表扬,而且还要贯穿在教学活动中以及在平时的生活中.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语感,加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达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亓芳 《科技信息》2013,(16):337-338
<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一个班级来说,班主任是对学生最有影响力的教师,他对学生的成才、灵魂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学生的爱,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关爱每一名学生,把爱的阳光洒向班级的每一个角落,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关心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也永远不能教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句教育格言:“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予毁坏一个学生。”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离开爱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应当把师爱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严格要求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从中感受教师对他们的爱,学生在爱的抚慰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在高扬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仅需要教师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诲人不倦的热情,更要不断学习,接受,探索新的德育理念和治班思想,运用恰当的班级管理模式来管理和教育学生,实践中以“爱”为桥粱,沟通师生心灵;以“人”为本,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李洁 《科技信息》2009,(31):214-214,197
班主任作为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最紧密联系的教师,对学生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做好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班主任老师还应该把爱融入到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当中,只有做到用爱去教育学生,才能够保证自己的班级不断前进。从爱的教育入手,分别从用爱心温暖学生,用爱尊重学生,"严爱"结合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新时代班主任老师的形象,才能让班主任工作行之有效的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20.
胡珍娜 《科技信息》2012,(27):312-313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爱人才能育人,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请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心构筑爱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会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只有这样,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和谐、完美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