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微观妙论     
正霍金:谁否定全球变暖,我花钱送他去金星看看——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气候在发生恶化,怀疑者甚至否认者也有的位高权重。然而,斯蒂芬·霍金对这些人的花言巧语毫不留情地予以谴责。他解释道,"在许多方面金星很像地球,如同远方亲戚一样。它几乎和地球一样大。金星和太阳的距离比地球和太阳的距离略短,但它也拥有大气层。"可悲的是,他发现金星压力大约是地球的90倍。"足以压垮一艘潜艇。表面气温大约是  相似文献   

2.
春末夏初,是一个风送来回忆的季节。这时的阳光是一年中最温暖的拥抱,这时的清风是记忆中最凉爽的感受。拥抱着感受,跟随着幼时的梦,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居,去寻找鄢过去的感觉。这里的一切还是旧时的样子,却无法掩饰透露出的亲切感。由于它的浓郁,我真切地感到所有的回忆,仿佛都在一夜之梦前的那一天——这种强烈的错觉让我明白了童年在生命中是多么重要——那是一个纯美的错觉。我不愿轻意地释放它,直到它带着一卷惬意的往事一起升华。在那棵老树下,我想再次体会一下儿时的乐趣……我又像儿时一样蹲在老树下,寻找那只帮助我寻找感觉的小虫。我等待的小虫不久便爬进了我的视线。一切都像以前一样:我在小虫的前边,用树枝在湿湿的泥土上划了许多条"沟",并逐渐变深,在最后一条最深的"沟"中放几片新嫩的叶子以作诱饵.就这样,发现"目标"的小虫开始了长途跋涉。一条沟、两条沟……慢慢地,许多"沟"已被小虫抛在脑后,而它那翻越能力也愈显笨拙。但是,它在一  相似文献   

3.
引力波来袭     
正谁都不会想到,2016年的第一次刷屏会来得这么迅速、这么突然。而且,刷屏的还是那么一个艰深晦涩的专业词汇——引力波。正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迎财神的日子。但2016年的这一天,不仅中国,全世界的物理学界都沸腾了,仿佛迎来了它们的"财神"——被预言已经百年的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一位物理学家甚至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在新闻发布会上,我的心中就暖流涌动,那是一种强烈的感动,感动到想哭的感觉。"相信大家都已经被各种社交媒体上的"引力波"洗脑了,可能你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引力波,但为什么探测到它需要百年努力?它又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本期介绍的启明星——李魁山(见图)博士,来自建筑节能领域,一开始我看介绍他是从事"城市微气候、建筑围护结构热湿传递"研究的,这和我对建筑节能的想象比较吻合,但真正接触后才知道他的研究兴趣其实还远不止这些,这次访问使我有机会认识一位优秀的年轻人,而且也令我长了不少知识。  相似文献   

5.
正一些掠食性蜘蛛把自己假扮成瓢虫甚至树桩,目的是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可怕。但哥斯达黎加的一种毛虫采取的却是反方向的极端策略——把自己装扮成一条蛇,以吓退掠食者。这种活灵活现的绿色"蛇毛虫"创造错觉的方法是:缩回自己的腿,膨胀身体末端,在末端上有蛇眼斑。除了样子像蛇,这种狡猾的毛虫甚至行为也像蛇——如果有掠食者接近它,它就可能主动袭击对方——就算它没有蛇那样的注毒能力。科学家说,"蛇毛虫"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哥斯达  相似文献   

6.
“虽然相隔这么多年,但当我看到它时,它径直朝我走来,然后就坐在我面前,直盯着我看。于是我给它打了个手势:‘我是谁?’它回答说:‘雷恩妈妈。’我哭了。” ——生物学家雷恩·米尔斯  相似文献   

7.
正一年前,我购买了苹果手表。两个月之前,我不戴了,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戴它。那是因为实际上你想做的事它一点帮不上忙,即使有时候有点用处,效果总是无法让人满意——科学编辑陈凯西如此说道。当时想买苹果手表是因为我很兴奋,终于可以买一款比几年前更新更好版本的产品。现在我们买的都是家里现有产品的升级换代,如果能尝试些不同的事物,那才有意思!但这事也如同地狱般让人  相似文献   

8.
正科幻小说是人类幻想传统的一部分,它纪录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又高于生活。也许有一天,当现实主义小说太过封闭时,幻想文学将在文学流派中再次占主导。我作为一名作家,在被引见给别人时,通常熟悉的模式是这样:"哦,真的!很有意思!"某人——暂且叫她简吧——听起来很热情。"你在写什么?""科幻小说。"我说。简呆滞的眼光看着我:"不好意思,我想我从来  相似文献   

9.
至爱无言     
(一)"丹丹——"我还未进门,就听到女儿"哒哒哒——"的脚步声。她跑到门口,扭开锁,奶声奶气地嚷着"爸爸——",小猴儿一样蹿到我身上,在我脸上"叭叭"亲了两下,又像小猴儿一样溜下地,跑进卧室。妻正在厨房择菜。"累吗?今天过得好吧?先歇会儿,杯子里有热水!"听到这样的体贴话,劳累先去了大半——妻也上了一天班,一点儿不比我轻松,还总是这么温柔。有家真好!我换上拖鞋,走进厨房,拿个板凳,在妻身边坐下。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友》2014,(4):58-60
<正>这里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长干里,是南京历经千载的佛门胜地,也是南京城市的发源地。一百多年前,琉璃塔还曾经在这里耸出天表,与日竞丽,而今天这一切已经沦为了人们的想象,大报恩寺成为了一种传说。1656年,清代顺治年间,荷兰画家约翰·尼霍夫随使团第一次来到中国。当他来到南京时,被寺院中央的这座精美的琉璃塔所吸引:"它是精品中的精品,展现了中国能工巧匠独特的才华与智慧……我要以诗将它凝固:将宝塔与世界七大奇迹并置。这在西方可能显得十分荒谬——我,一名基督徒,竟然会对一座异教的庙宇如此折服!"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2月,就意味着距离中国传统节日——除夕不远了。今年的除夕,号称是本世纪最晚的一次,这也影响到了我们除夕夜的传统"大餐"——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的"上菜"时间。今天我要说的不是今年春晚的总导演——哈文,也不是要剧透赵本山还演不演小品,更不是来讨论春晚要不要停办的问题。有人会问,那还有什么好谈的?那么我想问问,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方式收看春晚,你会选什么?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启明星名单上搜索,一个名为"大功率LED封装散热关键技术研发"的启明星跟踪项目引起我的注意.大功率LED是半导体照明的核心元件,我知道半导体照明是近年来备受业界重视、也逐步为市场接受的新型照明光源,它在节能、环保、色彩、亮度等方面的优点使它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备受青睐.在我的感觉中这样的与工业应用有关的项目的主事者无疑应是男性,但没想到接我电话的是一个女子,当时我确实是愣了一下.  相似文献   

13.
美洲印第安人中有一种古老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年长的印第安妇女、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2日,一项重大工程在上海浦东黄楼镇正式动工。它宣告着:我国即将出现——会飞的列车"会飞的列车"是人们对磁悬浮列车的形容。它虽然属于陆上有轨交通运输系统,并保留了轨道、道岔和车辆转向架及悬挂系统等许多传统列车车辆配件,但它的行驶方式确实像"飞"一样,不但快而且几乎不着地。磁悬浮列车利用的是电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可  相似文献   

15.
江南 《科学之友》2006,(5):58-59
美洲的印第安人中有一种古老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年长的印第安妇女和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16.
美洲印第安人有—种古老的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许多年长的印第安妇女、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他们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古老传说,传说中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孙叔敖。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只要遇见,就得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  相似文献   

18.
<正>我打小就对槟榔充满了憧憬,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采槟榔》那首歌曲引发的。我现在的脑海中还能搜索到它的旋律和歌词——"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试想,一种需要通过竞技才能品尝的零食,那一定是美味的,美妙的。于是,尝一尝槟榔在我心中扎下了根。后来真的接触到了槟榔,却没有想象中那么愉快。第一次吃到槟榔是好友从广东带回来的,那是一块包装好的槟榔——一块看似干草的东西包裹在真空包装里,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嚼了一块,一股浓浓的烟熏味升腾而起,  相似文献   

19.
美洲印第安人有一种古老的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许多年长的印第安妇女、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他们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20.
正以罗马神话中的主神朱庇特(Jupiter)命名的木星,注定不是一颗平庸的行星。木星是巨大的——"如果你将太阳系中的一切全都放在一起(除了太阳),那么它们都可以被塞进木星内部。"木星也是美丽的——"明黄色的它在夜空中尤为醒目,它还有纠缠瑰丽的气体云和永不熄灭的极地烟火。"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凝视过它,命名了它;几百年前,伽利略还观测过它,并发现了它的四颗卫星。如今,我们终于可以贴近这颗美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