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是国家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合作,是高校拓展学科发展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完善平台组织、管理制度、资金投入、设备共享、人员聘用、考核评价、成果归属等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关键要素,建立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有效实施路径,形成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体系,能够持续促进学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大项目为载体促进学科交叉加快高校科技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科交叉是产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方式,是创新思想的源泉.这就需要探寻能够积极有效地促进和实现学科交叉的方法和途径.为此,从分析高校科研中学科交叉的特点出发,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学科交叉平台建设的实例,提出以大项目为平台,促进学科交叉,加快高校科技创新,并就其优越性和实施措施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本文从学科交叉、队伍建设、制度管理、优势学科及校企业合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本文从学科交叉、队伍建设、制度管理、优势学科及校企业合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及管理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本文从学科交叉、队伍建设、制度管理、优势学科及校企业合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不同学科之间交叉对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新成果起关键作用,因此学科交叉、融合、渗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当今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地理学作为高等学校的传统学科,其涉足领域相当广泛,地理学科在高校主要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三大分支,随着时代进步、学科发展以及社会需求,地理学与其他学科已经相互交叉融合。作者对国内外学者在地理学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地理学科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三者之间的内部融合,地理学科与经济学、旅游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之间的“近距离”交叉,以及地理学科与艺术学、医学、计量学等学科之间的“远距离”交叉。研究认为,地理学内部融合有待重视,“近距离”学科交叉有待深入,“远距离”学科交叉有待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发展重点之一是:建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学科交叉、综合集成的研发战略,发挥高等学校的学科综合优势,促进跨学科集成、多学科合作。由此可见,进行跨学科研究和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既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建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杨晓波 《科技资讯》2010,(8):198-199,201
本文对财经类院校学科交叉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提出了如何构建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接着对高校学科交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学科交叉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改革举措,从加强学科交叉渗透出发,建立交叉学科的复合式培养体系。研究表明:学科交叉与渗透是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鼓励跨学科、跨专业,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基金会资助的“中心计划”,旨在促进学科交叉研究以及促进研究与教育的整合。以其中“科学技术中心计划”为例,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促进了高校资源整合、跨领域跨学科合作以及学科发展。这些都是我国在实施协同创新中心计划时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学科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原动力,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主要体现为科技创新实力。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影响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从经费投入、学科环境建设、学科交叉与融合及高新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机制构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